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783 原來是偽軍

,請記住“

異界小說

”網址,

大韓民國第六師太夠意思了,這么干簡直是在故意給志愿軍大部隊集結爭取時間,這樣的機會再抓不墜叫什么身經百戰的志愿軍指揮員。

一一八師師長鄧越敏銳的發現了戰機,雖然上級的命令是要他們奪取并守衛溫井,但情況有變計劃也要跟著變,鄧越并沒有機械的執行上級的命令,而是根據最新收攏到的情報,一一八師做出了如下決定,師主力停止前進,在原地構筑工事,以出其不意的動作先把韓國六師的前衛部隊吃掉。

打仗嗎,說到底是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只要能吃掉敵人的大部分力量,地盤也自然就到手了,這是中隊老戰法,也是經典戰術。

一一八師的具體部署是,以兩個主力團在敵人的前進道路兩側設置伏擊陣地,用優勢兵力將大韓民國第六師的前衛部隊消滅,然后再看戰局發展決定下一步行動,伏擊陣地選擇的位置是離溫井并不太遠一個名叫雙流洞的地方。

雙流洞是一個兩山夾一溝的地勢,為什么叫這個名字是朝鮮人的事,跟中國人沒有關系,這樣的地勢在朝鮮北方很普遍,和中國的安東一帶類似,有所不同的是,雙流洞的兩側山峰海拔并不高,只有二百多米,而且跟道路平行走向的還有一條河,水流湍急。

一一八師是滿編部隊,兩個主力團加在一起的兵力超過八千人,還有一個團被師長鄧越留在手里做預備隊準備應付突發情況。

戰士們緊張的在構筑工事,雙流洞離溫井的距離只有二十多公里,徒步行軍三個多小時就應該到了,聯合有大量的汽車,行軍的速度要比徒步快很多,所以說,留給一一八師的時間很有限。

好在中隊有挖洞的習慣,每個戰士都背有一把工兵鍬或工兵鎬。也不用指揮員下命令,到了陣地后一秒鐘都沒停就開始干活。

中隊慣于在敵強我弱的環境下作戰,完備的藏身工事是他們賴以克敵制勝的法寶,戰壕、火力點、單兵掩體、指揮所、隱蔽部等等很快就成型了。就在大家干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幾個全身插滿草葉偽裝的戰士從遠處一溜煙的跑了回來,幾個翻身就從外面滾進戰壕里,嘴里還喊著,肅靜,肅靜,敵人上來。

這是偵察部隊放出去的觀察哨,都是喧靈的家伙,熱鬧的陣地一下子靜了起來,靜的仿佛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挖工事的聲音停止了,大聲說話的聲音也停止了,就連咳嗽都被戰士們用手捂住自己的嗓子,各種武器的保險全部打開,手榴彈的蓋子也被成箱成箱擰開。

指揮員的命令沿著戰壕從戰士們嘴里一個個傳遞過來:“出國第一戰。一定要打出威風,要讓聯合知道什么才是中國的王牌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是一支很傲氣的軍隊,從戰士到軍長,個個桀驁不馴,因為他們有牛比的理由,不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中,四野三縱隊都是鼎鼎大名的部隊。指戰員的心氣高,戰士們很自然的認為,只要咱四十軍到了,就肯定能把敵人消滅,他們也知道對手是全套的美式裝備,比自己手里的家伙要好。但那又如何,國民黨軍隊里的新一軍和新六軍等部隊不也是全套的美式武器嗎,結果如何不也照樣被咱們干掉了。

“夫戰,勇氣也。”中隊缺的東西很多,武器裝備比不上對手。通訊手段不如對手,沒有海軍,沒有空軍,沒有裝甲兵,炮兵的質量和數量都不行,但中隊最不缺的就是勇氣,而勇氣則是戰爭的第一要素,戰略戰術有千萬條,勇氣永遠是第一條。

在戰士們注視的目光下,大韓民國第六師的部隊開過來了,也就是所謂的聯合,不過,戰士們奇怪的是,最先開過來的不是偵察兵,也不是步兵,而是清一水的炮兵。

一溜十二門火炮,應該是一個加強的炮兵連,被汽車牽引著慢悠悠的順著山腳下的公路開了過來,是美式的105榴彈炮,這種火炮在國民黨的軍隊中曾經大量裝備,也是后來解放軍炮兵的當家武器,火炮大家都很熟悉,不明白的是,人家聯合是把炮兵放在最前面開過來的。

把炮兵擺在最前面這是什么戰法,雙流洞兩側陣地上的中隊都糊涂了,連中國最普通的士兵都知道,仗——沒有這樣打的。

炮兵號稱戰爭之神,是陸軍最重要的火力打擊單位,是指揮員手里的寶貝,但不管怎么解釋,也沒有把炮兵擺在最前面打仗的,因為這不是打仗,是找死。

可是人家聯合就是把炮兵放在最前面了,你有什么辦法,陣地上的志愿軍指揮員面面相覷,這是個什么意思對手想干啥

志愿軍的指揮員年齡都不大,師長鄧越也不過是三十剛出頭,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但是這幫年紀不大的指揮員的戰場經驗卻十分豐富,他們經歷過的生死考驗可能比普通人幾輩子十幾輩子都要多。

最初的愣怔過后,志愿軍的指揮員很快就調整了心態,不管對手擺的是什么陣型,反正是對老子有利的陣型,師長鄧越命令前沿部隊,把聯合的炮兵放過去,打后面的步兵。

鄧越師長的命令很及時也很正確,這就是一個優秀指揮員在戰場上臨機應變的本事,敵人最先開過來的是一個炮兵連,十幾門火炮,一百多個兵,這么點人馬還不夠一一八師兩個團塞牙縫子的,提前開火會把自己的位置和意圖暴露,鄧越師長才不干那樣的傻事,再說了,炮兵跟步兵不一樣,炮兵只有在拉開了距離之后才有威力,短兵相接的戰場上,重型火炮還不如一把工兵鍬來的實惠。

幾個志愿軍的指揮員在悄悄議論,媽巴子的,聯合是啥意思擺出個二百五的陣勢等咱們來打

代表聯合的大韓民國第六師當然不是傻子,但他們的戰斗素質和警覺心理就比中隊差遠了,把炮兵放在最前面行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一路長途行軍,汽車的損耗太大,美國大老板的補充又是可著自家人先來,韓隊是聯合里的三等公民,補給的速度跟不上部隊的損耗(在聯合里美軍是一等人,英國、加拿大是二等人,韓國、土耳其、菲律賓是最低等的三等人)。

汽車損失較多,補充還跟不上,致使全部機械化行軍的部隊汽車保有量不足,造成有一部分步兵只好徒步行軍,這樣就拖慢了部隊的行軍速度,而炮兵就不同了,重型榴彈炮都是用汽車牽引的,汽車的速度當然要比步兵快,所以追擊朝鮮人民軍的大韓民國第六師前衛營的炮兵就跑在了全營的最前面。

理由看似很荒謬,但這樣的情況就是當時的事實,當然了,韓國人也有他的理論,他們認為當時的朝鮮半島上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他們前進的步伐,前衛營的后面是步兵二團,步兵二團的后面是整個六師的部隊,而在六師的后面是美軍的強大兵團,有了這樣的后臺,還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他們覺得怎么行軍都無所謂,北朝鮮的人民軍是沒有力量和他們對抗的。

其實就是太大意了,這也跟人民軍一路潰敗沒有組織起有效的防御有關系,可是有一個情況韓國人萬萬也沒有想到,那就是中國人來了,中隊在他們必須經過的雙流洞地區擺了兩個滿員的步兵團。

炮兵過去能有十多分鐘樣子,后面拖拖拉拉的步兵上來了,有坐車的,也有一部分是徒步的,成幾路縱隊沿著山腳下的公路慢悠悠向前推進。

漸漸的,聯合越來越近,兩側山上的志愿軍戰士不錯眼珠的看著,看著頭一次要交戰的外國人是個啥媽樣,可是看著看著大家就有疑問了,為什么因為山下開過來的聯合士兵長的跟中國人差不多,只是軍裝的樣式不同而已,這也是聯合

志愿軍戰士們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出國作戰的經驗,但不代表志愿軍里就沒有能人,這些明白人告訴大家,和我們樣子長的差不多的肯定是聯合里的韓國人,是李承晚的兵,按照中國人的叫法,他們是偽軍。

這下明白了,山下來的這幫人是和以前小鬼子在中國扶植的皇協軍一個樣,就是狗腿子嗎,說心里話,中隊是比較看不起偽軍的,戰士們嘀咕著,他娘的,原來是南朝鮮的部隊,還以為頭一次就能碰碰美國佬,也好長點見識,沒想到來的一群孬貨,沒意思。

謝謝老伙計們的支持,現在的軍文真的很難混啊!!!

為了方便下次訪問,請牢記

異界小說

網址,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