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之烽火歲月

第854章 善意的提醒

下定了決心的吳寶光團長命令部隊趕緊換裝,越快越好,因為部隊還有任務,在臨津江一帶磨蹭可不行,但有一點,帽子不能和敵人弄混。

在朝鮮戰場上敵我雙方有個很明顯的標記,聯合國軍的士兵戴鋼盔,志愿軍則沒有,在黑夜中作戰,衣服可能看不清楚但帽子和鋼盔還是能輕易分別出來的,所以只要帽子不錯,部隊就鬧不了誤會,再說了,過臨津江的時候衣服是濕透了,可是頂在腦袋上的帽子卻沒有什么問題,都是干的。

經過李勇的提醒,吳寶光團長算是想明白了,什么政策和紀律都沒有戰士們的生命重要,只要能減少部隊的傷亡,一切都是值得的,那怕他以后被上級追究也無所謂了,何況上級還未必那么不講道理。

解放軍的部隊都是一脈相承的,對搶敵人的東西很有一套辦法,高尚一點的說法叫繳獲,其實上性質都一樣。

吳寶光團長的命令下達后還沒到一分鐘,在整個突擊區域里就掀起了一片換衣服的,不但槍聲和手榴彈爆炸聲不斷,還有亂七八糟別的聲音,反正是狼哭鬼叫的什么聲音都有。

這是戰斗還沒有完全結束戰士們就開始從敵人身上扒衣服了,能有好聲音才怪,誰愿意在大冷天讓人把衣服扒走?那v會要人命的,聯合國軍的士兵和志愿軍戰士們語言不通,還以為志愿軍要把他們拖出去殺掉,所以死活不肯就范。鬼哭狼嚎的動靜讓人全身直起雞皮疙瘩。

這時候就別講什么俘虜政策了,更別提什么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戰士們不管不顧把對手的衣服扒下來穿上,再把自己的爛軍裝丟在俘虜面前。至于俘虜穿與不穿咱就不考慮了。

不過,事情也不是絕對的,還真就有被扒衣服不吭聲的,當然了,不吭聲的都是被戰士們用槍和刺刀干掉的,想喊也喊不出來了。

他娘的,聯合國軍的衣服真不賴,看看人家這些,還有這裝備。真是不錯,換上了干爽衣服的戰士們心里很得意,不用說別的裝備了,一雙鹿皮戰斗靴就已經讓戰士們欣喜異常,哎,這鞋穿在腳上就是舒服。

“好家伙,三四六團的在這幫小子下手可真快,不愧是四野的三猛部隊,哼哼。”副連長何翠花忍不住亂嘀咕。

看到別人發財。何副連長心里好大的不高興,何翠花是獨立旅里主管后勤的輜重營教導員,平時多吃多占慣了,搶東西可是她的強項。如果不是李勇沒有下命令她早就動手了,還啥他媽的政策,戰場上哪來的政策。等三四六團那幫傻小子動手的時候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連長李玉明這時也腆著大臉湊到李勇面前:“旅長,嘿嘿。你看咱們是不是也換點衣服啥的,再不下手好東西都讓三四六團搶光了。咱們好歹也算是跟著打了一仗,人家吃肉咱們弄點湯喝喝還不行嗎?”

不用李玉明提醒,好東西誰都想要,李大副部長身上的衣服也全是濕的,他和大家一樣被凍的全身發抖,只是戰斗緊張一時之間把這事給忘了。

他娘的,這天也太冷了,李勇就覺得全身沒有一處不冷,每一寸肌肉每一塊骨頭都在不停的顫抖著,身上感覺不到冷的地方只有頭發和胡子,濕透的棉衣貼在身上,把里的熱量一點一點的帶走,寒冷順著人的骨頭縫向里鉆,真是要人老命了,以前看材料時老是認為老前輩很頑強很英勇,是自己學習的好榜樣,有時候也熱血沸騰的認為自己也能做到象他們那樣,可是現在真的身臨其境了,李勇到是覺得什么豪言壯語的都是他媽的扯蛋,能在殘酷的戰場環境下生存下來才是最主要的。

不過,眼下還真不是換衣服的時候,因為戰斗還沒有完全結束,就算是要換衣服也得等戰斗打完再說。

“李玉明,你小子不要胡說八道,對面的聯合國軍有的是錢,好東西是搶不完的,只要咱們沖的上去,好物件有的是,再說了,咱們這也叫打仗?你小子連一槍都沒放吧,只有機槍班算是打了一仗,別人都在干什么?都在看熱鬧,跟人家三四六團搶東西你好意思嗎?我可丟不起人,命令部隊馬上發起攻擊,把這股敵人消滅后再換衣服。”

李玉明被教訓走了,走的時候還不服氣的嘟囔:“沒打上仗能怪我嗎,還不是你這個當首長的沒有下命令,我就是一連長,能有什么辦法。”

為了防止中國軍隊的進攻,聯合國軍在縱深五十公里的地域里布置了五道防線,其中有兩條是固定防線,三條是機動防線,戰壕挖的縱橫交錯,三十幾萬部隊布防,防御的力量可不光是臨津江岸邊的這點力量,李勇想趁機向敵人的縱深發展,再接再厲打上一仗,然后再換衣服,現在只能是暫時先克服一下。

天越發黑了,運處的炮聲隆隆不斷,間或還有炸藥包爆炸發出來的悶雷一樣的巨大響聲和連成一片的手榴彈爆炸聲,這一切都說明戰斗正在激烈進行中,兄弟部隊正在與敵人激戰,三四六團也絕對不能再耽擱了。

肅清了連環地堡群的三四六團真的要走了,吳團長也又一次來到了李勇面前:

“首長,我們團馬上就要出發了,你還有什么要吩咐的?”

看著眼前的吳寶光團長和附近戰士們的笑臉,李勇不知道說什么好,三四六團還有一一六師以及三十九軍,都是志愿軍的絕對主力,在三次戰役中被志愿軍總部首長全程使用,大小戰斗無數,任務也極為艱巨,過大冰河只不過是他們大戰前的一道開胃小菜,到了后期的戰況慘烈無比,做為一線主力的三四六團能有一半人回來就不錯了,他不知道現在笑嘻嘻和他告別的戰士們下次還能不能再見到。

告別很有可能就是永別,見慣了生死的李勇也有點傷感,那個時代的軍人是極為簡單和真誠的,小分隊和他們一起打仗一起過大冰河,一起挨凍挨餓,他們早就把李勇和小分隊的戰士們當成了自己人,當成了自己的兄弟,可是李勇這時候能做什么?能說什么?說你們三四六團在以后的戰斗中會傷亡慘重?會遇到很極端的情況?就算說了又能怎么樣,這些頑強的軍人一樣會義無返顧的去完成任務,會一樣去流血一樣去犧牲,因為那是他們的使命,責無旁貸。

醞釀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李勇用很平緩的語氣說道:“吳團長,我長期在總部工作,接觸到的消息可能比你們要多一些,此次戰役絕非簡單,我們的對手也做了周密的準備,切記一點,不要把敵人當成傻瓜,那樣會很危險,因此要做最艱苦最困難的打算,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多考慮糧食和彈藥問題,在戰斗中多留一點預備隊,還有,繳獲的敵人武器和彈藥能拿就多拿一些,我們的后勤能力不足,戰役后期的補給會極為艱難,多帶一點糧食和彈藥吧,就算推進的速度慢一點也是值得的。”

李勇所謂在總部工作知道的消息多就純粹是胡扯了,他只不過是在給自己提醒吳寶光團長找了個恰是合理的理由而已,不因為別的,只是覺得三四六團的戰士們太可愛了。

吳寶光團長楞了一下,李勇的口氣極象自己的師長和軍長在布置任務時的情形,還多少有點婆婆嘴,可是這個年輕的小首長并不是自己的直接上級,有必要這樣對自己說話嗎,但吳寶光團長能聽出來李勇語氣里的真誠,這是真的在關心他們三四六團。

吳寶光團長不是傻子,雖然不知道李勇的職務是什么,但副師長張峰都管人家叫首長,職務能低的了嗎?既然是級別很高的首長,從他嘴里說出來的話可信度就十分高了。

“明白了首長,我會派出一部分部隊專門去打掃戰場,把繳獲的物資和彈藥全部攜帶上,一粒子彈也不給敵人留下。”

這就對了,李勇覺得自己的提醒終于派上了一點用場,現在的三四六團就比歷史上的三四六團多了幾個心眼,特別是這個吳寶光,腦袋瓜子開竅多了。

據資料記載,三次戰役的時候部隊為了加快突擊速度,部隊在突破以后很少能認真打掃戰場,以至于遍地的武器彈藥和補給品在天亮后被聯合國軍的飛機炸掉。

三四六團出發了,幾千名戰士成幾列縱隊齊刷刷的走了過去,沒有一點亮光也沒有一點聲響,戰士們沒有人吸煙沒有人打手電筒,甚至連身上掛載的武器也都弄的應應當當,防止武器和彈藥之間互相磕碰發出來聲音。

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來,這是一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軍隊,美國人卻認為他們是一群剛會打游擊的農民武裝,后來交手的次數多了,對手才明白這是一支什么樣的軍隊。

謝謝老伙計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