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144章 我想做記者

如同在濟州島上一樣,各個部門接了自己的客人,安排到了各自的單位去。至于那些普通人,自然有戶部的人,為他們揭風,并安排到暫時的居住點去。隨后,這些人將可以隨意在城中的工廠里任職。或者按照事先的安排,進入到大宋羽林軍的新兵營去。

前面說過,馬丁打算用“蟒蛇式左輪手槍”與“馬丁1式步槍”,裝備起一支全火器的部隊。固然大炮此刻依然是“飛燕II型弩炮”為主、“榴彈拋射器”為輔,但對于連阿拉伯的拋石機都可以稱雄的歐洲來說,那已經夠用的很了。

“我叫珍珠小枝,如果把我的阿拉伯名字翻譯成漢語的話就是這樣,我聽說漢人沒有姓珍珠的,但現在有了。因為作為漢人的王妃,我也是漢人!”

說話的是珍珠小枝謝杰萊.杜爾,作為趙伏波任命的島主,她兼管著島上全局的事務。雖然如此,前面說過島上的軍營、海軍基地、華夏城,全都被那些信號塔聯結在一起,管理起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王妃殿下,我叫肖虹妍,過去是濟州島上女校的校長!”

此刻濟州島與索科特拉島唯一的聯系就是信鴿,這實在是一件相當麻煩的事情。不過此刻高達150米的,以鋼鐵為骨架、水泥構件為輔助的信號塔的各個模塊已經在生產之中。

相信如果各個商站開始施工之后,要不了一年時間州際的光信號塔就可以建設完成。它將使用強力的光照,以及大口徑的天文望遠鏡系統為基礎。同時馬丁用光學鏡片對光進行了變焦與聚焦。以300~500公里為一個節點,一直鋪設到濟州島去。

通過信鴿,如同肖虹妍這樣重要的人物,自然索科特拉島極為重視。因此為她以及其他幾個學者,例如蕪湖方面的鐵工的頭領、濟州島上男性之中的高中生等人,進行的揭風洗塵宴,由島主珍珠小枝謝杰萊.杜爾親自出席,科學院院長馬丁博士及夫人以及科學院其他的學者們領袖一起做陪。

可以說對于這個17歲,就獨立自學完成高中課程的學者,包括馬丁在內都有著非常的敬意。尤其作為女性之中的佼佼者,更是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甚至馬丁已經在考慮,她是不是該做這個世界上以化學為基礎的醫藥學的最開始的那個人。

不過這可不是肖虹妍的志向,一路之上她看到了不少不如意的地方。前面說過,雖然她不否認正統趙伏波手下的生活,已經遠遠領先世界其他地方。但按她一個高中生的見解,理由有更好的發展。

畢竟,憑著這個世界上先進的技術,想過好生活不難,但想過更好的生活,就完全不能有自滿的因素在內。這也許是她進行了一段時間教育之后,所體驗到的事情。

“或許,我可以做一個記者,一個完全由私人辦的記者,而且王妃殿下,對于您和濟王千歲,我可不打算說更多的好話呢!”

珍珠小枝謝杰萊.杜爾感興趣的看著眼前的肖虹妍,她感覺得出來,這是一個小辣椒式的姑娘。只聽她的話里,就透露出那么多的辣味。

“不是吧,這個小丫頭要辦報紙嗎?倘若是這樣的話……真是有些可惜呢!”

畢竟,肖虹妍完成的是“數理化”的教育,至于語文馬丁的教材里只有一項——閱讀,什么唐詩、宋詞以及阿拉伯、歐洲的古典文獻。當然也包括馬丁的現代散文、議論文等等現代文體的教育。更多的時候,只有基礎的標點、語法等等,然后考試就兩項作文、閱讀。

大概因為他是理化實驗室的老師,對于文學這一塊倒也不如何關心。只是他不明白,怎么肖虹妍倒想做一個記者,甚至還想開私欲的報業。雖然趙伏波夠開明,或者說他根本不管。但看這小辣椒的模樣,顯然是要揭龍鱗的,趙伏波那個家伙,就真的能接受這件事嗎?

“肖姑娘,也許現代醫學是個更不錯的選擇,你知道化學除過武器之外,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物理對于設計方面,更是基礎之中的基礎。所以我考慮……”

馬丁試圖按照自己以往的作法,想要把肖虹妍分配到醫學院去。那兒已經超出了馬丁所知道的范圍,但有著奴隸尸體可以解剖,有著小白鼠可以實驗,進行藥物實驗。有著各種各樣已知的化學原料,可以進行研究以及探索。

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門學科研究10年之后,各項注射.液的研究以及病理、病毒等等方面的探索,將會使現代醫學萌芽和發展。功利看一下,那絕對是一本萬利的手段。

珍珠小枝謝杰萊.杜爾聽著馬丁的話,似乎想到了什么。大概她能夠理解馬丁的擔心,擔心這樣美麗聰慧的姑娘,會因此而受到什么不幸的待遇。不過在這兒的見識以及對趙伏波的了解,她有了另外一個看法。

“馬丁老師,我倒是想聽聽這位肖姑娘的打算。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您是要批評王室的,而且是要從你看到的事情里找到問題,是這樣嗎?”

肖虹妍點了下頭,她雖然有些遺憾馬丁不造成她的選擇。但倘若她學的東西沒有錯的話,如果那個對濟王千歲的傳聞沒有錯的話,那么這個華夏城的勢力所及的范圍之中,是會需要一個批評者。

“是的,王妃殿下,我猜我的作用就像是一面鏡子,倘若我批評了殿下以及您,會使我們整個華夏國因此而可以避免一些錯誤的話,我會愿意做這件事!當然,如果您與您的丈夫反對的話……”

肖虹妍的話沒有說完,無論眼前的人反對與否,自己是否必須要去科學院里做研究工作。但首先她會知道,將來的華夏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華夏。

“會的,我想我們大家都會想有一面鏡子,這件事沒有比一個女人更懂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