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148章 不急著反攻

約翰王亨利三世用手中的馬鞭指著前面的戰場,對于眼前的戰況他的樂觀的。

“陛下,我看今天夜里我們也許就可以登上都靈城的城墻,也許我們該多派些士兵,或者……”

他的話引起了亨利七世以及阿圖瓦伯爵的注意,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嘴角都隱起笑意。無疑這是約翰王亨利三世受到了榮耀的感招,倘若今天夜里以英格蘭軍為主力的攻擊,可以被從這一面城墻攻破的話,那么他的聲名的確會因此而得到。

然而,眼前的“小型要塞”中的其他幾個,依然在不這的用它們的探照燈捕捉著大群攻城的士兵。那些射擊孔中的“愷撒連射弩”,依然在收割著大批的人命。最少在那些時隱時現的光芒里看得到,許多正在奔向城墻的士兵,都倒在了燈光里密集的箭雨之下。

這常常讓人摸著頭腦,畢竟那些小型要塞不過是些直徑20米的小東西,它們怎么可能射得出那么多的箭枝呢?這對于絲毫不懂得機械的人當然是值得疑惑的事情,而此刻的歐洲的確是已經喪夫了曾經在古希臘、古羅馬的輝煌的科技成就,畢竟在中世紀的時候,曾經承載了上述文明的語言——拉丁語在整個歐洲會說的人已經沒有多少。

不過英諾森四世教皇有了白天戰斗的結果之后,對于整個戰局可不像是約翰王亨利三世那么盲目樂觀。雖然他不是一個真正的曾經在戰場上撕殺的戰士,但他也看得出來,此刻戰局之中的進展非常小。倘若用如此多的代價去取得些微的優勢,那么這絕對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舉動。

“不急,我看我們需要對他們城外要塞進行更多的打擊,倘若他們失去了三座要塞的話,我想我們才能夠讓我們的士兵安全的到達城下!”

約翰王亨利三世聽到自己的建議,被英諾森四世教皇斷然否定,感覺臉上有些不大好看。他陰沉著臉,目光轉向阿圖瓦伯爵與亨利七世,希望他們能夠贊同自己的看法。然而后兩者此刻對于他的目光,都裝做沒有看到,對于他剛剛說的說的話也裝成沒有聽到,這讓約翰王亨利三世心中不爽。但缺乏支持者,又讓他感覺到自己似乎有些勢單力薄。因此只好放下自己的想法,再向戰場上望去。

“亨利,派人告訴各營的軍官,要他們先集中起來拋石機,把那些要塞打掉,他們實在太影響我們的行動。”

起初沒有打掉那些小型要塞,原因在于對那些起初一片死寂的要塞沒有人多加注意。而且面對重型拋石機的打擊,它們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這讓各營的軍官都認為,如果能夠奪取那些要塞的話,那么這也許是可以用來作為攻城的前進基地。

不過當第一個被重型拋石機,以及中型拋石機密集打擊過的“小型要塞”爆炸之后,英諾森四世教皇以及他身邊所有的軍官都明白,使用那些小型要塞作為進攻的基地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與其留下他們,讓攻城的士兵總是腹背受敵,不若把他們全部破壞更有利于攻城。

隨著教皇的命令下達,圍城各營的軍官都開始集中拋石機來打擊那些“小型要塞”。雖然教皇軍的拋石機精度并不佳,但勝在數量龐大的它們,可以把一波波的石彈以及“瀝青彈”拋向“前進要塞”。尤其是那些中型拋石機拋射出的“瀝青彈”,裝滿了油料的它們,很快就附在那些“小型要塞”的石壁上燃燒起來。

這讓整個戰場上的局勢似乎有了變化,不利因素越來越多的影響著都靈城的守軍。而這些不利因素,卻在都靈城的城頭上引起了爭論。與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一樣,阿米娜也在警報聲里趕到了城頭。此刻雖然城外的攻勢還沒有影響到城防,但那些小型要塞的破滅,卻讓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有些憂心忡忡了。

“我們要用輪回炮把那些拋石機打掉,來人,傳我的命令……”

阿米娜這時卻突然來了一句,阻止了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命令。

“陛下,我有個看法。您瞧,敵軍的拋石機不少,而且它們會給我們造成很多麻煩。就像是城外的那些要塞一樣,我們的城墻禁不住如此之多的拋石機攻擊。因此,我看我們要放棄城外的要塞,然后為了支援攻城,他們會把拋石機調到前面,我猜他們并不清楚我們拋石機的射程,因此應該誘使他們靠近,然后把他們多數的拋石機打掉。這樣的話,比起留下那些小型要塞,也許會有更多的好處!”

雖然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理解阿米娜的意思,那就是保持“輪回炮”最大射程,幾乎要達到500米的距離。那么得到的利益就是,在下一次攻擊之中,可以毀滅掉對方多數的拋石機。換句話說,“輪回炮”不但可以毀滅對方的拋石機,還可以毀滅對抗操縱拋石機的人員,就算在這都靈附近還有森林,拋石機打造起來相當容易。但失去了操縱拋石機的人員,新的人員會讓準確度原本就相當差的拋石機就會變得準確度更差。而且,臨時制造的拋石機,自然不可能對木料進行處理,因此會更加影響拋石機的效能。

但“小型要塞”拱衛著都靈城,對于都靈城的防御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此刻,為了毀滅敵軍的拋石機,就要放棄這些“小型要塞”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頗有些舍不得。畢竟,挖掘這些巨大的深坑,都靈城可是動用了不少的民眾。修筑那些“小型要塞”,也讓都靈城的人受了許多苦。可這突然之間就不要了,讓人有些接受不了。

看到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猶豫,阿米娜知道他的想法。于是她又加了一句,這才讓神圣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徹底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