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33章 海洋什一稅

33章海洋什一稅

一個小小的加里曼丹島算不得什么,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部族干脆連農耕文明都沒有進入的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資格,來與一個掌握了工業文明的勢力來談他們的未來。他們的未來實際上就如同別人槍口下的兔子,別不喜歡聽,這是世界的歷史證明的,恰恰就是這件事。

不過對于那些土著人而言,能夠加入到華夏帝國的范圍里,那是他們的幸運。最少加里曼丹島上的,那些連弓箭都沒有的人,在第一次看到了步槍之后,就認識來的華夏人根本就是神靈。別說與他們對抗,神靈的話那是誰都要聽的。

對于這樣的“奇跡”,章青早已經感覺到沒有意思了。因為愚昧的民族被征服,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就算不殺他們,他們過上兩年穿皮靴住高樓的日子之后,再把他們趕到叢林里,他們一定會玩命抗爭的。而且絕對不是什么恢復他們的“傳統文化”,因為他們所謂的傳統文化,不過就是茹毛飲血、不過就是忍受蚊蟲叮咬而已。

一周之后,章青率領自己手下的10艘戰艦向濟州島駛去。不過在路上的時候,他看過海南島、臺灣島以及琉球群島。其中琉球島并不會建立什么工業體系,那里將來就是遠洋的海軍基地以及遠洋作戰的裝備倉庫所在地。而最遠的地方,則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不管馬丁老師說的在將來那屬于誰,現在那里已經被趙伏波看進眼里,屬于華夏帝國的領土,想讓他吐出來,談何容易喲。

完成了一圈的探索之后,章青率領自己的船隊趕向濟州島。在這里200艘大船組成的船隊已經不再需要它護航,那些船隊也不是完全沒有武裝,按照“華夏帝國”的標準來說,它們只具有輕型裝備——“飛燕型弩炮”沿著船舷兩側,各布置了三臺。

任何一個方向來的敵船,都將受到3臺“飛燕型弩炮”的射擊。其實對于其他民族而言,這樣的裝備幾乎已經夠他們亡國了,但在“華夏帝國”的船上,那不過屬于標準的自衛裝備而已。而且事實上,在整個中國海上來說,基本上也沒有什么海盜出沒。

包括當時海盜最多的占城,說白了就是曾經南越所屬之地。當時他們的海盜被章青打過一次之后,每次無論他們是否還充當海盜,“華夏帝國”的護航艦隊經過的時候,就會把他們沿海的城市轟一遍。此刻章青的船隊,更是好好的過了一下放“閻羅追魂炮”的癮。

從此距離海岸10公里之內,占城人不再建設城市、不再開發家莊,甚至還想派人前往去趙伏波談談,他們成為藩屬的事情。不過對于越南這個反復無常的屁大一點的國家,趙伏波一點好感都沒有。談判的機會不會給他們,只不過“華夏帝國”每經過一次,就會把火炮范圍所及之所劫掠一次。此刻他們的海港全廢、船舶全沉,華夏華夏帝國不開禁的話,他們永遠只能守著大海當內陸國了。

當然,想當內陸國可以,但每年必須把趙伏波派給他們的朝貢放置在海灘上。不然……不然內陸國也不要想當了,準備亡國滅種吧!

說起來中國傳統帝國們,都有“寧與外人,不與家奴”的毛病。對外從來都是高抬貴手,對內的時候往往都是血腥征伐。評論只有一個字——蠢!此刻的華夏帝國所為,即是恰恰相反。對內極近仁義以及福利之事,對外極近鐵血、掠奪、屠殺之能。

然而令人刮目相看是,周邊的小國永遠不會再與他們談什么海洋的歸屬問題,因為此刻周邊所有非中國人的漁船,必須向“華夏帝國”交出他們十分之一的收入,美名其曰——海洋什一稅。倘若不交就會片板不允許下海,見一艘就打沉一艘。

“這是不講道理的事情啊!”

是啊,這當然是不講道理的事情!不過這樣的問題,恐怕只有那些把“目光放在全人類角度”上的磚家才說的出來。要說現實的話,我們幫的越.南,他們把我們的漁船抓了,現在還占我們的島礁。我們幫的印.尼,一捐幾個億,可惜人家排.華了,殺的就是中國人。我們幫的朝鮮,可惜人家抓的就是中國漁船,抗美.援朝的戰爭費用,一分都不打算掏。我們免了戰爭債務的小鬼.子,要和我們在釣.魚島打仗了。我們買了人家一大堆國債的某國,到我們家門口演習了。上帝啊,中國的政治磚家們怎么了?難道腦袋全都被驢踢了嗎?

磚家們,別在幼稚了好嗎!中國的那些狗屁不通的,所謂有政.治頭腦、懂歷史.觀點的所謂“學者”,不要把目光再放到“全人類的角度”去好嗎!看看我們自己,看看我們中國人辛勤的汗水、委曲的淚水以及慘烈的鮮血來說,全世界都對我們友好了,因為我們像修女那樣純潔。

而現在“華夏帝國”的海軍,在他們所及之處宣布,那里是中國海。反正趙伏波沒說過“中華海”到底有多大,所以他們在哪里收這種“海洋什一稅”都不犯法。論起來地中海他們在收,沒人反抗、沒人反對。他們在紅海同樣在收,至于南洋,當然也要收。占城的就不收了,因為他們國家已經徹底沒有船了,內陸國當然不會繳納什么“海洋什一稅”。

因此在章青率領著自己的船隊到達濟州島前,那些巨型的“大鯨級快速運輸船”早已經到了濟州島。不過只有章青到達的時候,蒲金書才知道,趙伏波又給他派了許多的任務,而最大的問題就是——人。

“長官打算在黑海、里海再建立兩個軍事基地,當然也是漁業生產基地。因此還是需要大量的人口。雖然們所有的人加到一起,已經快有100萬之眾,但這數量還是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