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46章 倘若敗一次

不笑生作品

簡介:第五季永遠的黑暗46章倘若敗一次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五季永遠的黑暗46章倘若敗一次

第五季永遠的黑暗46章倘若敗一次

歡迎您

[]不管蒙古兵是不是夠勇敢,但面對這一大片到處是地雷、陷阱的平原上,他們承受了極大的傷亡{///書友上傳}幾乎每走一步,都有人被炸死面對使用的全是踏雷的雷場,因為沒有絆弦也就無從起獲

而且因為科技的差異,蒙古人想不明白,有些地方人走過去不炸,但騎著馬走過去一定炸,為何呢?還有些地方,卻只炸大車不炸人馬,這又是為何呢?

缺乏科技知識的他們,除過憑生命來一步步的填這雷聲之外,根本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解決問題當這個消息傳遞到親王忽必烈的耳朵里時,正叼著雪茄煙頭痛的他,一下子就瞪起了眼睛

“什么,我們居然為了這一小片土地損失了3000人?……我的雄鷹之神,我們遇到了什么樣的魔鬼難道那些華夏軍的人對這片土地下了什么禁制么?”

看著那原野上進軍的蒙古士兵之中,不時在爆炸里被轟起幾個人、幾個騎兵又或者一輛馬車,這讓親王忽必烈感覺到肉痛但他不能不進軍,因為前面的那座城不攻下來,他就沒有辦法進軍其他的地方原因很簡單,要么分兵看守,其他人進攻要么就是強攻而下

不能分兵的原因,前面已經說過,在面對“華夏軍”的時候,分兵就是死至于強攻而下,卻是親王忽必烈最擔心的事情上一道竹城,對方的兵力分散讓他損失了數萬大軍,那么眼前這個硬核桃,要用多少人命去“砸”呢?

看著原野上倒在地下的士兵以及戰馬的尸體,這時因為沒有人敢靠近,依然暴露在蜀地溫暖的氣候下泡書_)不用問,幾天之內或者這些尸體就會發起臭來臭并不會使親王忽必烈有些什么不舒服的感覺,但就讓那些戰士們死后無法安徽,是他最大的傷感

這一小自原野的盡頭處,是另外一道竹城它一直伸延到江邊的兩個圓柱形的堡壘,并與它們牢固的連在一起雖然親王忽必烈不知道那些堡壘是做什么用的,但他想得明白那些一定是些用來遮斷河流上進攻的堡壘

其實親王忽必烈一點也沒有猜錯,那些在江邊的堡壘的確就是為這樣的目標而建立的兩個江邊的堡壘里部署著全部的“地獄使者型野炮”,它們即可以以直射火力遮斷江上的行動,同時也可以用側射火力來對付攻竹城的大隊人馬

在它們的身后,由于是嘉陵江與渠江交匯的地方,江水湍急江面也相當寬闊根本不可能從后部進攻,而且射程8000米的“地獄使者型野炮”,也已經覆蓋了整個江面

“輪回型臼炮”這樣的曲炮炮,則布置在竹墻之后的堅固的堅固的堡壘里它們可以覆蓋前面5000米所有的一切,也就是說再想攻這里,就不得不面對這些重炮火力在“輪回型臼炮”火炮堡壘的后面,則是成片的“簡易竹火箭”的發射架

多達500個的發射架,可以讓整個營地一次投射的這樣的武器達到500發至于炮彈,這里與江對岸的基地里,在不停的制造著因為此刻地雷以及其他的陷阱已經完全停止了制造,主要生產手榴彈以及簡易竹火箭這些武器因此現在可以以每天500枚的數量在不停的制造畢竟火藥、竹子以及瓷器對于蜀地來說,根本不是什么重要的東西

而且“志愿者”能夠上戰場的人,也多達3000余人在蒙古人沒有炮火支援,只能拿人命去填的進攻戰里他們同樣可以使用“拋射”手段,在短時間里提供大面積的覆蓋攻擊在這里他們使用的就不是對付野獸的普通箭枝,而是“觸發式火箭”,大家知道這樣的箭不管什么樣的盔甲,一箭命中就必然喪失戰斗力50毫升汽油能燒成什么模樣,用想的了猜到了

“王爺,根據他們在竹城那里的表現,只怕這城并不好攻,我們恐怕需要多的人手才成”

親王忽必烈眼睛斜了一眼說話的張文謙,繼續在用望遠鏡看著遠處的營地他的心中想的想,這個硬核桃到底該如何砸顯然對方的打算是,任你千變成化我則以不變應萬變

你分兵,我進攻,你集中,我對峙

分兵之說,對于親王忽必烈而言,那幾乎是完全不考慮的事情畢竟趙伏波率領的“華夏軍”在薩萊城之戰里,一天之內殺光了10萬蒙古大軍,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而且以他所知的,“華夏軍”的戰線,無不是以1對10之戰那自己如何敢于輕易分兵呢?

而且此刻他手上,不過只有12~13萬軍隊,剩余的7~8萬都留在后面一是保護那些糧草補給,還要保護好后路萬一有個什么閃失,也可全軍而退

這也是他不愿意分兵的原因,不過此刻看著這倒在地雷上的3000余名士兵的尸體,他深深擔心的是,面對眼前的要塞,自己這12、3萬人就真的夠用嗎?

在前面幾天的作戰時,對方時而進行的覆蓋式炮擊雖然似乎威力并不大,但那密度實在是讓人害怕的畢竟別說炮彈,就算一枚手榴彈在身邊爆炸,那也是人所萬萬經受不起的

那么現在的問題就在于,自己手下的軍隊,是不是夠攻占眼前的要塞倘若按照張文謙所言,從后方抽調一定兵力來到這兒,那當然對于眼前大戰大有好處一是可以從后面使用水軍迂回,二是攻擊的時候也可以持續行動說白了還是那句話,打不過你,但我可以累死你

固然突破前面的竹城時,傷亡大了些,但終究是突破了他們的防線那么下面如果也用這樣的手段,是不是就可以突破眼前的要塞呢

親王忽必烈知道,眼前的“華夏軍”同樣沒有退路他們必然會死戰到底,這讓他看到了一點希望

“倘若他們敗一次的話”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