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176章 三十餃子宴

不笑生作品

簡介:第五季永遠的黑暗176章三十餃子宴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第五季永遠的黑暗176章三十餃子宴

第五季永遠的黑暗176章三十餃子宴

歡迎您

不過朱莉安娜可不給他逃避勞動的機會,而是要穆克去傳達命令。{}<

要知道“華夏軍”的士兵們,多半不怕趙伏波,對他有著更多的尊敬。但對于穆克這個“冷面王”,那是所有士兵都會怕的神出鬼沒的。

除過穆克夫婦之外,自然還有曼弗雷德帶著晴虹與月烈兩女。撒福成與章青也被趙伏波邀請了,但他們兩個都是與軍營里的士兵們一起過的,自然那里的餃子宴的排場,比這兒還要大許多倍。甚至從這里的確樓頂上,就看得到軍營里干脆就在訓練場上支起了數百口的大行軍鍋。

大年三十餃子宴,就成了“華夏帝國”宮廷里每年必然進行的一個儀式。倘若誰要是能吃一頓“華夏帝國”的皇帝陛下以及王妃們親手包的餃子,那絕對是夠吹一年的榮幸之事。這讓世界上許多的貴族們,都在舊歷年前趕到“華夏帝國”的都城。因為能夠受到邀請,他們來年“盟國晉級”之事,就是一種現實的可能。

當然,還有一個傳統就是,所有參加的人必須全都動手,一個都不能少。甚至這個傳統在后來流行到了歐洲以及阿拉伯帝國、欽察汗國等等的王室、蘇丹以及貴族的宮廷里。甚至有樣學樣的他們,全都是香蔥與豬肉餡的餃子,至于羊肉那是奴隸們吃的東西。

而到那個時代,誰不會哼兩句“華夏帝國”的戲曲,誰沒吃過香蔥豬肉餡子,誰就是個下等人。

這就是強者制定的規則!

且不說未來的事情,眼下趙伏波帶著差不多70個人一起包餃子,比起當年趙伏波與三娘、舒鈺兒在馬房里的光景又各有不同。別看趙伏波十幾個近衛,一個個如同狗熊般高大。但他們那粗手大腳,干些什么揉面、端餡之類的事情就成了。

至于包餃子,那手指快趕上搟面杖粗的他們,可沒那個本領。倒是趙伏波的表現是令人驚訝的,甚至朱莉安娜看著趙伏波那粗手指包餃子,居然還包得十分快的時候,實在是驚訝萬分。

“當家的,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樣的本領!”

“哎,那是。你是不知道,我小時候只有年三十這一天夜里,三娘才會對我笑,也只有這一天夜里……”

朱莉安娜臉上流露出注意傾聽的神色,她是知道的,丈夫對于三娘十分在意。大約更是由于三娘的離開,他對于過去的那些事情回憶的次數也更多。對于趙伏波的童年,那一向是所有人都同情的遭遇。而令所有人同樣震驚的是,三娘作為趙伏波的親奶奶,可以那樣安頓親孫子。即讓人贊嘆她的眼光的長遠,同樣也讓人感覺到她心思實在是夠獨到的。

“我真的沒有想到,你小時候的生活會那樣艱難!”

聽到朱莉安娜的話,趙伏波又哈哈一笑。笑容之中即有得意,卻也有著更多的回味。

“說是艱難也不錯,但也有些很好玩的事情。就小黑炭那壞小子,吃起餃子來吃的比我還多。有一次年三十的時候,這小子連沒煮的生餃子都吃去了一多半,害的三娘和鈺兒幾乎都沒有吃呢!還有飛火燃天獸那東西,更是個吃貨,所以我們今天要多包些呢。”

因為包的餃子太多,趙伏波干脆就要人在樓頂上架起油爐子來。幾個行軍大鍋里的水也滾了起來,充當伙夫的近衛,把一盤盤的生餃子被倒進去,一股香味立即就彌漫在整個樓頂上。不但是趙伏波他們所霸占的,曾經屬于蒲金書的執政官府里有著香香的餃子味,甚至此刻整個濟州島兩樣到處都飄浮著濃濃的餃子味。

為了年三十家家的餃子宴,光活豬與配菜、調料,就滿滿的拉了幾船來。雖然濟州島上的人平時的伙食就很好,不像是大宋的百姓們能在年三十吃頓好的,就算是這一年的光景不錯。但年三十在“華夏帝國”的“華夏人”心中,有著比其他節日更重的分量。

至于說其他宗教的那些節日,雖然有人過,但很少能夠有什么真正的過節氣氛。在“華夏帝國”建立30年后,“華夏帝國”已經看不到其他的節日,而整個世界上,“華夏帝國”的節日正在慢慢取代著其他國家原本舊有的節日。

餃子在滾水之中幾起幾落之后,負責煮餃子的近衛們撈出來,干脆就盛在放茶具的大瓷盤子里上桌。6個人一桌,不拘男女大家混座。而這時島上的名聲響了起來,隨即各色的煙花、爆竹在島上響成了一片。

觀看著這熱鬧的場景,所有人都沉浸在這歡聲笑語之中。

但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如此歡笑的。當然去關心歐洲、阿拉伯帝國帝國,還是說非洲的原始人部落。趙伏波可沒有那個胸懷,他的胸懷天下,那“懷”的是世界的資源以及國家的利益,至于其他國家與種族,相信他們會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國家元首的,輪不到他趙伏波去關心。

但在這時,他接到了一個報告,而這個報告卻是來自不遠的大宋。

“什么,那些混蛋不會去抵抗蒙古人的進攻,你們確定這件事嗎?”

趙伏波剛剛接到的是情報局的報告,他們此刻已經裝成各色的人混進了“大宋”的角角落落。各地的官員尤其是京城臨安的官員們,無論他們如何想、如何做,都已經無法再瞞住“華夏帝國”的情報機構。

“嗯,這些官員贊同抵抗,這些是贊同投降的,還有一些等著看朝廷的態度!”

聽著情報官員的報告,趙伏波咬起牙來。投降的比抵抗的多,甚至還有更多人主張與“華夏帝國”交戰。

“你們確信所有的人都看到《華夏律》的?”

“是的陛下,我們確信他人所有人都看到,并且明白叛國罪是要被絞死并沒收財產的!”

趙伏波咬咬牙,在益州進行的試探是這樣一個結果,夠讓他感覺到惡心的。他不明白大宋的那些狗官們腦袋是不是客串過糞坑。

請分享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