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起波斯灣

95章 明亮的帝國

95章明亮的帝國

臺灣,始終是溫暖的臺灣。盡管進入冬季,但對于來到這兒的人們影響并不大。溫暖的天氣,讓所有的工程都在迅速施工。臺北已經鋪好的大道上,馬車來來往往。甚至有了發電機之后,電已經成了臺北早為明顯的標志。

馬丁本著盡量利用天然能源的原則,計劃在臺灣高山的河流上建立水力發電機。與之相適應,作為海島,風力發電機自然也是重要的發展方向。而且就此刻而言,風力發電是投入最小,收入最快的發電方式。

原因在于,雖然有了燃油蒸汽機,但跨越到燃油內燃機,顯然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就像是馬丁告訴了所有人化學元素周期表是什么之后,進一步論證及發現其他元素,才不過是一個剛剛開始的過程。

因此在這個時候,“華夏帝國”最大的發展速度最快的就是機械加工行業。畢竟就算是我屬材料再少,有了銅、有了鋼有了是,任何基礎機械都可以制造出來,并由此而引發真正的工業革命。并且隨著一代學好“數理化”的學生們,可以從普通的工程師工作里脫身而出時,那么其他行業必然因為工業的發展而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街燈因為馬丁在“華夏帝國皇家科學院”里,制造出來第一個抽真空,充入二氧化碳并使用竹子制作的螺旋形炭絲的白熾燈泡問世。這顯然是抄襲了愛迪生的發明,不過螺旋形燈絲,又是后世發明。至于鎢,對于“華夏帝國皇家科學院”的人來說,那是存在但還沒有探索到元素。

在整個臺北亮了起來前,巨大的困難在于汽輪機的制造,遠遠落后于電力使用的需要。雖然已經有了“燃油蒸汽機”,但汽輪機所需要的耐高溫葉片還沒有加工出來。因此結構簡單的風力發電機,就成了臺灣島上最新興的產業。

新生產的風力發電機,一排排的在整個海島上建立起來。高山上、海邊、等等地方的風力發電機,已經開始向城市提供電力。當臺北的電力系統完成之后,風力發電機生產的電力被接入到了電網之中。電先被點亮的,卻是“帝國大廈”與街燈。

倒不是“華夏帝國”也搞什么特權又或者分什么等級,而是在于雖然媒體上播報這種新產品的用途,但沒有多少平民打算給家中裝電燈。許多人還是感覺蠟燭與小汽燈對于家中,更適于室內使用。像是蠟燭這樣的產品,畢竟已經使用了千百年,自然讓人家拋掉老觀念并不那么容易。

因此并不便宜的燈泡與開關、漆包線等等產品,并不為普通人喜歡。雖然電力的線路,如同大家預期的那樣,使用電纜通過道路下面的通道被分配到大樓之中,又連入到各家。家中配套的開關、燈燈泡,包括手電也開始向各家出售,甚至馬車上也采用了鉛酸電池的車燈。

但在下面這個事情發生之前,還是沒有多少人喜歡這種產品。許多人都感覺,這種產品并不像蠟燭與火柴那么讓人感覺到放心。更有許多常年生活在外的人,都會認為火柴、提燈比起手電筒更讓人放心。

可當報紙上報了許久的街燈實驗的那天夜里的時候,許多人都等在街,希望能夠親自見證這個奇跡的發生。與此同時,“帝國大廈”上的,那座巨大的,整個臺北的人都看得到,整點還會報時的鐘,按照報紙上預先說過的那樣,開始了10聲長鳴。

“當……當……當……”

巨大的鐘聲,在臺北的11月的夜晚里遠遠的傳播開。街上等著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人們開始齊聲倒數起來,數十萬人的聲音與名聲匯合在一起,開始變得響徹云宵。

隨著數“0”聲結束,所有的街燈似乎閃了一下。接著白熾燈的燈絲變成暗紅,并隨著電壓的升高越來越亮,最后是人們已經無法用目光直視的程度。

與此同時,“帝王大廈”自然在通電之前,已經熄滅了所有燈火,就等著這時影響到今后千秋萬世的時刻出現。一盞盞的燈泡開始釋放出光明的時候,整個“帝國大廈”就仿佛是一個巨人那樣,猛然現身在這被街燈明亮的整個臺北的上空。

“帝王大廈”最頂上的巨大時鐘,同樣因為里面的明亮,盡管在夜間也可以被清清楚楚的看到。隨著電燈在臺北市明亮的一瞬間,整個街上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

無論來自其他地方的人,還是來自于原先南宋的,工匠、學者們,當他們看到這明亮的一幕時,他們同樣激動的熱淚盈眶。電力時代的來臨,標志著整個“華夏帝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街道上的人們載歌載舞,讓原本的企盼變成了一種興奮,隨即進行了快樂的游行。甚至有人舞起龍來,還有人舞獅。整個大街上,突然變得明亮起來,這讓許人整夜留在街上而不愿意回家。

隨后的反應就是,原本銷量不高的各種各樣的燈具、電線、開關開始脫銷。而電也隨著這些產品,進入到每家每戶之中。而這也開始讓馬丁考慮,是不是該想想辦法,讓廣播系統運行起來。

有了電,讓“華夏帝國皇家科學院”里變得熱鬧起來。他們曾經試驗過的,各種各樣的電器都在打算推出。而這進一步刺激著電力產業的發展,它們將伴隨著電灶、沐浴器等等產品,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同樣也將要引爆輕工業的發展。

與以往一樣,具有新科技特征的產品,自然是“華夏帝國”皇室的企業優先使用。這些當然會成為“暴利企業”,與以往一樣,它的收入將歸入“福利股份”的基金之中。與鐵路、能源、博彩等等暴利企業一樣,這些行業的主要利潤,將要成為“福利股份”分配的利潤。

但對于2億人口,這肯定是不夠的,而趙伏波是該為這件事發發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