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春

021 各有心思

路子閔雖然在小事上頗有些大大咧咧,可這不代表他是個沒有眼力勁的人。

世家子弟若沒有一點察言觀色的本事,尤其是在滿城貴人的天子腳下,早不知淪落到哪里去了,哪里還輪的上他入翰林院為官?

“天色已晚,再耽誤下去家母該擔心了。”路子閔起身,識趣地要走。

他倒絲毫沒有與韓均置氣的意思,有些東西,知道的越少其實越安全。好奇心害死貓,路家父子三人一向秉持這樣的官場準則。

其實趙麓為今天過來除了他們三人和他的護衛以外,誰也不知。齊氏更不知道兒子此刻不在自己的院子里,哪里會擔心?

“無妨,不過小事耳。”趙麓為卻一副無關緊要的語氣,對韓均點頭示意。

確實是小事,但韓均在意的是三殿下的用意。

十月份他便要迎娶定國侯嫡次女為正妃,等于手中握住了西北地區的軍權。然而圣心難測,誰又能保證這不是今上對這個文名鼎盛的三兒子有了試探之意?

好在趙麓為并不急于籠絡岳家,連那日定國侯老夫人壽辰,他也不過露了露面而已。

如今更是借《讀風臆評》一事,完全抽離于朝堂之外,一副醉心文學不問世事的模樣。

可事實如何,大家心知肚明,不過是為了給那一人看看而已。

而大皇子雖然不比三皇子拔尖,但也有不少簇擁者,尤其是以其外祖為首的勛貴世家,很多都是跟著太祖打天下,立下累累戰功的開國武將一系。

世人都說今上偏愛三子,但宮闈之中,貴妃卻長寵不衰,連皇后都要退一射之地。

帝王心術,唯平衡二字。

而趙麓為,終究不是真正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之人。

今早韓均正要去與路子閔等人匯合,三殿下身邊侍衛長安孟突然從馬前經過,塞了一張紙條給他。

“珍平茶樓,有事相商”,上面只有這一句話。

韓均知道,好戲終于開場了。

前世,三殿下也曾經給過他這樣一張紙條。

只是那時候他并沒有與路子閔這般親近,為了趕上與秦先生的邀約,更兼少年意氣,很是不屑于參與進皇家的紛爭之中,便委婉拒絕了伸向自己的橄欖枝。

皇子雖然尊貴,但他韓均亦不是蠅營狗茍之輩,只想著憑自身才學,定能有一番作為!

終究是年輕氣盛啊!

他一心只為忠君,誰也不曾攀附,最后卻落得死于山崩之下。

天災亦或,韓均心中其實早有定論。但他并不打算因此而報復某一方,是他錯估了利益糾紛的可怕,那么這一世,他便要參與其中,親手博一份錦繡前程出來!

可是他并沒將好友也打包贈送的意思。

路家雖然是新貴,可這兩代卻人才輩出,如今便有三人在朝為官。

有二品京官,亦有四品知州,路子閔官職雖低,可有句話叫“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其清貴由此可見一斑。

韓均腦內急轉,本想拒絕,然而……

前世他死后小丫頭為自己跳了往生崖,路伯父嘔血不起,緊接著路家大郎便被御史彈劾“其父臥床,其妻宴請”,以不孝之名革了官職,路子閔心灰意冷,辭官歸家照顧家人,路家便沒落了下去。

而后,又有另幾為向來剛正不阿的大人陸續遭了難。

太學院的秦先生也致仕歸隱了。

他想,以后來三皇子與大皇子之間競爭之激烈程度,又加之圣上病重幾乎無法管理朝政,二人私下必然極力拉攏手中握有實權的朝臣。

如果遭拒而不能為己所用,那倒不如將他拉下馬來安插他們的人坐上那個位置。

可從路子昕與齊琛的事情看來,不過是沒有擺在臺面上的想法而已,路家都不愿意失信于人。而且經過多日接觸,他早看出路家幾人都是一身的文人毛病。

這樣的臣子,又怎么會輕易放棄為人處世的準則,而倒向某一人?

韓你現在所看的《》021各有心思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