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豪橫

第661章 有錢好辦事啊。

葉坤搖搖頭。

他也知道,宋愷等人無法理解、也無法相信工業化帶來的巨變。

如果你告訴他,后世的一個唐山,鋼鐵產量就是現在的千萬倍,會讓他笑掉大牙。

是嘲笑!

回到城中,葉坤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又對兗州城的官吏,進行了一番勉勵和告誡。

九部已經回電了,大幅度提高了官吏待遇和基層治理基金。

葉坤說道:“九部最新決議,大幅度提高地方官吏的俸祿和待遇,還有地方治理基金。各位拿了錢,要做實事,要踏實肯干。朝廷有的是錢,但是絕對不養貪官和庸官、懶官。我希望,各位都拿出熱情和激情,我們一起努力,打造出一個空前絕后的太平盛世!

大業尚未成功,諸君還需努力!”

兗州官吏全體起立,一起抱拳:“打造太平盛世,我等責無旁貸!”

葉坤點點頭,宣布散會。

次日一早。

葉坤離開兗州城,宋愷送行。

走出驛館,葉坤就看見,當地官吏帶領城防兵、更夫、衙役,親自打掃衛生,沖洗街道。

城門口,也張貼了布告,宣布兗州城要打造衛生城市,為民眾提供更加衛生的環境。

葉坤點點頭,表示滿意。

果然還是有錢好辦事。

有了錢,太守也能帶頭掃馬路。

姜有容等人這幾天,也玩得盡興,看得舒心。

再次上路,都心情愉悅。

葉坤帶走了當地的校長呂業良,騎著馬邊走邊聊。

九部批準了葉坤的建議,允許中學旁邊的百姓,開辦食堂,為住校學生提供飲食。

但是全國一盤棋,還要制定具體的細則,以保證學生的飲食安全。

呂業良的建議被采納,很開心,笑道:

“皇上,學生的衛生問題,也可以進行評優活動。比如,以班級為單位,優秀單位,獲得嘉獎。人人都有攀比之心,有了評優活動,大家就會爭先恐后。”

葉坤點頭:“建議不錯,你可以完善一下,列出規則。以后的城市管理,也這樣學習,進行評優活動。衛生城市,就獎勵;不衛生城市,就扣分扣錢,追究主政者責任。”

呂業良點頭,又說道:

“但是強制剃發令,我覺得不能實施,只能慢慢引導。老百姓對頭發看得很重,剃人頭發,如殺人父母。萬一引起民變,得不償失。”

葉坤笑道:“我們引進的異族勞工,都是強制剃發的。還有許多當兵的,也只留短發。我相信,風俗會慢慢改變。”

文阿秀說道:“其實還有個辦法,也是慢慢來的。就是讓孩子們,都剃發,成年以后,舉行加冠禮,再開始蓄發。這樣的話,百姓的抵觸,就會少一些。”

葉坤沉吟道:“可以找個地方,先做試點。一定要慢慢來,不可操之過急。”

“皇上,最好的試點,就在皇宮。”

文阿秀一笑:“皇上可以考慮一下,十二歲以下的皇子,全部短發。十五歲弱冠禮,皇子們可以自行選擇,蓄發還是繼續短發。”

葉坤茅塞頓開,笑道:“這是個好辦法,不過,還是要提請九部決議。要不那些老酸儒,又會跟我吹胡子瞪眼。”

談笑間,已經出城二十多里,上了大道。

大道的路況,好了許多。

也是砂石路,但是路基質量好,路面平整,路標界牌明顯。

大道上人來人往,看見葉坤的車隊,紛紛避讓。

葉坤的車隊,也沒打出皇家旗號。

但是這個陣仗,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啊,誰也不敢惹。

大道邊,一個老漢帶著一個姑娘,背著包裹,原地等待葉坤的車隊過去。

一老一小,都風塵仆仆的。

葉坤卻停住馬,在馬上抱拳問道:“老人家,這是去哪里啊?”

老漢一愣,抱拳還禮:“貴客,老漢我帶著孫女,去涿郡尋親,投奔我兄弟。”

葉坤索性下了馬,問道:“你兄弟在涿郡,做什么事?老家哪里,家里還有什么人?”

老漢遲疑片刻,回道:

“我老家鶴壁,家中沒人了,就我帶著一個孫女。我兄弟在涿郡做生意,開了一家面館。我尋思,我死了以后,孫女無人照料,就想帶她去涿郡,托我兄弟,給她找個婆家……”

葉坤一愣:“鶴壁有大運河,為何不走大運河的客船,而是走陸路?”

老漢搖搖頭:“我們老家,在鶴壁西北,距離大運河兩百里。而且,聽說坐大運河的客船,很貴的,我怕盤纏不夠。”

葉坤點點頭,又問:“你們一老一小上路,不怕路上遇見強盜或者賊人嗎?”

老漢笑道:“這個倒是不擔心,大漢皇帝登基,早已經肅清了強盜流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沒有什么賊人敢為非作歹。”

葉坤聞言心喜。

看來北方的治安,還是很不錯的。

呂業良笑道:“老人家,你可知道,這位貴客是誰?”

老漢一愣,抱拳道:“草民眼拙,不認識貴客……”

小姑娘十四五歲,忽然低聲叫道:“這個貴客,和十文寶鈔上面的皇帝……好像!”

十文紙鈔,被民間稱為寶鈔。

上面有葉坤和姜有容的特寫頭像。

呂業良笑道:“小姑娘,你眼前的貴客,不是好像皇帝,他就是我們大漢國的皇帝。”

老漢嚇得直哆嗦,就要下拜。

“老人家,快免禮。”

葉坤一把攙住,笑道:“大漢國,已經廢除跪拜禮了。你老人家一把年紀,我豈敢受你的跪拜?”

老漢還是驚恐,結巴道:“草民有眼無珠……”

“不認識我,就叫有眼無珠?我也不認識你,豈不是一樣有眼無珠?”

葉坤大笑,命人取來馬扎,邀請老漢在路邊小坐。

老漢遲遲疑疑,欠身坐下。

葉坤簡單詢問了一些鄉情,笑道:

“此去涿郡,靠著你們徒步行走,怕是要一個月。不如跟我去鶴壁,我安排當地官吏,送你們去大運河。走水路,大約五六天,可以到涿郡。”

大運河的客運帆船,一天三百里輕飄飄的。

五六天,能到涿郡。

如果是朝廷的郵輪,蒸汽驅動,外加傳統船帆,只需要三天。

老漢猶豫片刻,低聲問道:“貴客……真的是皇帝啊,草民我怕……沖撞了圣駕……”

“我就是大漢皇帝葉坤,如假包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