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第二百六十七章吃了敗仗_wbshuku
第二百六十七章吃了敗仗
第二百六十七章吃了敗仗
聽到楊云的命令,傳令官立即敲起退兵鼓,揮起退兵的指揮旗,讓江中的士兵趕快調轉船頭,撤回楚江西岸。
可是這時退兵,已經有些太晚了,這時趕過來的步兵已經來到江邊。只見這些步兵撥開江邊的好些個草堆,露出一些模樣奇怪的東西。
“是投石機,這下有些麻煩了。”眼尖的朱晨安看到這些東西,不由得大叫起來。
這些步兵動作很麻利,他們熟練的將一塊塊巨石安放在投石機上。不都時,人頭大乃至磨盤大的石塊,像冰雹一般向江中的大小船只飛去。
江中正在往回劃的船只可遭了殃,他們手中的木制盾牌只能擋住長箭,根本能擋住這些巨大的石塊。
不多時,這些石塊就砸中江中一些士兵,一時間這些士兵們慘不忍睹。有的被砸斷手腳,半天爬不起來;有的被石塊砸中后背,趴在船上,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最倒霉的是被巨石直接砸中頭部,被砸得血肉模糊,顯然是活不成了。
有一些小一點的船只,被巨石直接砸破或者砸翻,船上的士兵悉數落在江中。會水者向一旁的船上游去,而那些不會水的士兵,則在江中不停的掙扎。
指揮第一批渡江的正是劉遠,見不多時,自己就損失了好些士兵,他連忙拼命大聲叫喊,命令所有士兵加快劃船速度,脫離對方投石機攻擊的范圍。
接到命令的眾士兵立即努力劃動船只,又付出了一些傷亡之后,所有船只終于離開敵人的攻擊范圍。
等所有士兵都退回楚江西岸之后,楊云馬上讓人清點人數。讓大家感覺沮喪的是,這一次不僅渡江失敗,居然還傷亡了三千多士兵。
自從出兵楚國以來,楊云所帶士兵順水順風,消滅了許多楚兵,還占領了好幾座城池,眾將士的心中多少有些沾沾自喜,覺得楚兵不過如此。
這一次失敗,終于讓大家對于這次出兵楚國,會遇上的危險,有了清醒的認識。
對面至少趕來了五六萬的楚軍士兵,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成功渡過楚江,從后面進攻于鮮所率的楚兵幾乎沒有了可能。
更麻煩的是,不能到達楚江東岸,就無法順利地回到大涪去。等到楚國調派出兵力,楊云率領的這一支處于楚國內部的孤軍,就會遇上危險,甚至全軍覆沒。
現在大軍的境況很不妙,楊云正準備把大家都召集起來,一起討論一下,下一步應該怎么走。
這時候,負責外出打探消息的姚俠趕回來了,帶回了一個讓大家十分震驚的消息,使得大軍一下子處于更加危險的地步。
“楚國集結了十萬大軍,正朝楊云率領的這八萬聯軍奔來,離這里只有五六十里路了。”這一消息在大軍中傳開之后,立即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原來,負責守衛青州關的楚國將領丟掉青州關之后,立即帶著殘兵逃回楚國境內。
青州關是楚國的西北門戶,是威懾西北方向鄭國和于月的利器。這么多年來,由于有青州關的存在,這兩個小國不敢打楚國的主意。
與此同時,鄭國和于月隨時擔心楚國人會兵出青州關,滅掉這兩個小國家。所以這么多年來,他們總是老老實實的送上貢品,以保證他們的安危。
青州關對楚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楚國為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他的防御能力強,就算鄭國和于月傾全國之兵,也不可能撼動青州關分毫,可是就是這樣一道雄關,居然被這兩個小國家占領了。
現在可好,本來是威懾鄭國和于月的利器,現在成卻成了這兩個小國家,抗衡強大楚國的依仗。
正常情況下,有個四五萬士兵鎮守的青州關,即使來個二三十萬人進攻,都很難拿下這一座雄關。所以,現在在青州關落在鄭國和于月聯軍的手中,楚國人要奪回它是異常艱難的。
這個庸才居然連青州關都丟失了,這可把楚王趙元讓氣壞了,他根本沒有給,這守關將領解釋的機會,直接就砍了他的頭。
聽人說起青州關丟失的過程之后,趙元讓怒不可遏,對策劃這次奪關的楊云恨之入骨,他憤怒的表示要御駕親征,將楊云碎尸萬段。
楚國的大臣們,費了很大功夫,終于勸得楚王趙元讓,收起了御駕親征的念頭。
但趙元讓心中的怒火依然未消,他選派了一名楚國能征善戰的老將,讓他在附近征調了六萬楚軍,再從守衛王城的楚國禁軍中抽出四萬士兵,組成一支十萬人的隊伍,要覆滅楊云所率的這支隊伍。
與此同時,楚王趙元讓還下旨,讓廬州府的所有城池和駐軍,盡量配合這十萬大軍,一起圍剿進入楚國腹地的楊云部隊。
本次楚王趙元讓派出的領軍將領,名為趙岳,已經六十多歲了,本是楚國名將,又是皇室宗親,在楚國軍方威望很高。
本來有人推薦趙岳為楚軍兵馬大元帥的,但是楚王趙元讓想到趙岳年事已高,便啟用了年輕有為的于鮮。
趙岳這人為人穩重,在接到出兵任務之時,還沒把出兵的兵馬籌集完整,就提前派出斥候,到前方打探楊云所率這八萬士兵的情況。
所以在沒有和楊云的軍隊遭遇之前,他對楊云軍中這諸位領軍將領的情況,還有楊云手下士兵的組成情況,都已經了解的清清楚楚。
這趙岳的確是老謀深算之輩,他率領的十萬楚兵,在剛剛離開楚陽不久,離楊云的部隊還有很遠的距離的時候,他便開始“出招”了。
趙岳是楚國猛將,手袋士兵皆是楚國精銳,手下十萬大軍,半數是楚國裝備最好的王城禁軍,孤軍奮戰此次一定會全軍覆沒。
趙岳先期率領的十萬楚軍,很快就會和楊云遭遇,所以楊云很快就會大敗,到時就算楊云僥信逃脫,楚國各地正在集結二十萬余楚兵,即將對楊云圍追堵截,楊云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鄭國和于月一向是楚國的友好鄰居,此次突襲楚國的行動是被楊云和涪國脅迫。此次楚國要滅的只是楊云所率涪國士兵,只要鄭國和于月士士兵離開楊云隊伍,楚國一定既往不咎,任由大軍離開楚國回往鄭國和于月。
不知什么時候,楊云的軍中出現了這些傳言,到最后甚至有人將這些消息寫成告示,貼在鹿棲渡一些醒目的墻壁上。
此次楊云渡江失敗,損失了幾千兵馬,正是士兵士氣最低落的時候。這些消息傳到楊云軍中,更大程度的降低了楊云所率士兵的士氣。
更嚴重的是,鄭國和于月士兵中已經有人在
悄悄相傳。楚國最恨的是楊云和他所率的大涪士兵,自己等人用不著為楊云陪葬。
這一些消息很快傳到楊云和手下眾將耳中,楊云第一時間來到巨遠光帳中,準備和這位智囊一起商量如何應對目前的局面。
“作戰失敗,士兵士氣下降這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用言語鼓勵,或者獎勵的方式提升士兵的士氣,但是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用一場大勝激勵將士,可是趙岳來勢洶洶,我們要想擊敗他們的確太難了。”這種局面,連巨遠光一時也想不到什么好辦法。
敵人既然出招,不管楊云愿不愿意也只得接招,楊云陸續找到手下的統兵將領,和他們每個人都單獨談了一次話。
僅僅過了半天時間,大涪士兵便抓出了好幾個在軍中造謠的楚國探子。楊云讓人當著所有士兵的面,將這些楚國探子斬首,扔入了楚江之中。
緊接著,各統兵大將也將自己營中一些意志不堅定,傳播消極言論的士兵,根據他們的情節給予了,嚴厲的處罰。
“兄弟們,這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一次失敗算不了什么,那些所謂的常勝將軍他們的經驗都是從失敗中總結出來的。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只有懦夫才會被失敗打倒,拿出我們的血性,死去的兄弟們在看著我們,我們一定要用敵人的鮮血洗刷我們的恥辱,為陣亡的兄弟復仇。”在全體將士面前,楊云熱情洋溢的一番話,終于讓這些垂頭喪氣的士兵有了一絲精神。
離大涪軍隊駐扎的鹿棲渡還有二十多里路了,根據斥候傳遞回來的情報,大涪軍隊現在在鹿棲渡一籌莫展,現在正是擊敗他們的機會。
“大家休息一下,吃點東西,恢復體力,以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馬上開始的戰斗!”眼看離鹿棲渡越來越近,老謀深算的趙岳可不會給敵人,以逸代勞的機會。
休息好之后,隊伍又往前走了一段,這時候離敵軍駐扎的地方已經只有四五里地了。
按理說,自己的隊伍離鹿棲渡已經這么近了,對方軍隊應該已經列隊做好戰斗的準備,但是對方卻像不知道似的,沒有一個士兵走出營寨。
前方的斥候回來報告,敵人的營帳依然還搭建在那里,里面隱隱約約還能聽見聲音,可始終沒有走出人來。
照目前這情況來看,一定有什么問題?
趙岳吩咐手下眾將官,一定要提防敵人的埋伏。為了預防萬一,他派出了一支一萬人的隊友,讓他們一點點往敵人的營寨在推進。
這一萬楚軍,他們分成十個方隊,每隊有一名千夫長率領,緩緩的向對方的營帳行去。
隨著離敵軍營帳越來越近,他們隱隱約約聽到帳中有人聲,還有戰鼓敲響的聲音。
看來這帳中一定有埋伏,這十名帶隊的千戶長也是很有經驗的人。他們讓手下士兵組成戰斗陣型,高度警惕,分散得很開,慢慢的離敵軍營帳越來越近。
已經到了敵人的營帳外,仍然沒有敵軍從里邊沖出來,甚至他們已經將攔在營帳外的柵欄全部移開,里面依然沒有士兵沖過來。
但敵軍帳篷之中,卻清晰的有戰鼓聲音傳來,甚至隱隱約約能夠聽到人聲,所以楚軍士兵也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