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

第三百零二章 被困西京城

十三皇子第三百零二章被困西京城_wbshuku

第三百零二章被困西京城

第三百零二章被困西京城

“我有時候在想,不如把現在的官職辭了,到你的封地去任職。”池尚文忽然說道。

“你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那一個小地方,您去了不是大材小用嗎?”池尚文的想法,讓楊云大吃一驚。

“朝中尸位素餐的人太多了,還不如到你的封地,做一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官大官小我可不在意,怎么,你小子還看不起我。”池尚文笑著說道,不茍言笑的他難得開一句玩笑。

“小婿可不敢這樣想,如果您去了封地,政務上的事情可以由權全部統管,這方面的人才我可是太缺了。可是您老要是辭了職去我的封地,那可就成了震動大涪的大事。”楊云也笑著說道。

“你小子,其實我這也只是說說而已,我也知道,我要放著的這太史令不做,到你封地去做一個小官。那就會將很多目光吸引到你的封地去,一定會引出朝中人注意的。”池尚文難得端起酒杯,和楊云喝了一杯。

“不過你所需要的政務方面的人才,我倒可以給你推薦幾個。這些人都是做實事的,像我一樣現在過得很不開心,他們都不在顯著的位置上,到你那里到沒有什么問題。”池尚文想了想又說道。

“如果這樣,那真是太好了。”池尚文為官這么多年,對大涪官員十分了解,眼光也十分獨到。他推薦的人,一定沒有錯了的,現在楊云峰地上軍事上的人才增加不少,但處理政務上的好手實在太缺了。

“有時間你去看看你的老師吧!他現在也幾乎閉門不出,朝中的事情基本上不都不怎么參與了。”池尚文又說道。

池尚文所說的老師,當然是太傅趙乾。對于趙乾現在的處境,楊云也有所耳聞,他在朝中幾乎被架空了,所以他干脆以年邁為名,連朝都不愿意上了。

像趙乾和池尚文這種清流官員,其實是楊云最欣賞的,這些人不愿意把精力放在阿諛奉承和結交朋黨上,但才是真正能夠做實事的人。

這些人在涪皇獨具慧眼下,得到重用,為大涪做了許多事情。可是現在楊獻卻不重用這些人,將朝中許多要職都交給了最先依附他的那一群人,這對大涪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可是按楊云目前的境地,他無法向楊獻建議,就算提出了建議,自己的這位二哥也一定不會采納,反而會適得其反。

楊云回到西京城一月之后,就是新皇楊獻四十歲的壽辰,這個時候,所有封地的封主都已經回到西京城。

三日前,楊云接到朝廷的旨意,讓他于今日到皇宮中,參加新皇楊皇專門為大家準備的家宴。也就在這時候,楊云才見到自己的這位二哥。

家宴準備的非常熱鬧,新皇楊獻在眾兄弟和侄兒面前也沒擺任何架子,還一一給大家敬了一杯酒。

見所有人都按照旨意回到西京城,楊獻的心情顯然十分好,他熱情地給每一個封王王爺都聊了好幾句,與大家講著,和這些王爺們從小到大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整個宴會搞得非常和諧,場面也十分熱鬧,這些王爺們也很給楊獻面子,熱熱鬧鬧的一起看著歌舞表演,互相敬著酒,一副家庭和睦的樣子。

楊云含著笑看著這場面,表面上對什么人都十分熱情,暗地里動刀子也毫不留情。過了這么多年,他對自己這位二哥是最了解不過的。

平心而論,楊獻還是有些謀略的,在眾皇子中,他處理政務的能力也算比較出色的。只不過這人疑心太重,只喜歡重用自己當相王的時候跟著自己的那一幫人。

作為一個王爺,楊獻這樣做倒沒什么。可是他現在是大涪的皇帝,需要照顧大局,要調動一大批人的積極性,才能使國家這一個龐大的機器飛速運轉起來。

從這一個角度而言,作為一個大國的皇帝,楊獻對整個朝廷的把控能力還很不足。

對于這些,楊云很想幫一幫楊獻,畢竟楊獻是這一個國家的領頭人,只有他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使得政通人和,讓大涪的百姓過上好的生活。

可是現在這種狀態,楊獻對自己始終存在提防的心理,如果自己給他這些建議,他一定會以為自己別有用心。想到這些,楊云只好把這些想法藏在心里,只是在自己。能夠發揮作用的時候。盡量幫襯楊縣一點。

這次家宴搞得十分熱鬧,楊獻想擺出一副兄弟和睦的景象,這些王爺們也都不是笨人,都喜笑顏開的陪著楊獻一起演戲。至于大家的心里想些什么,就沒有人知道了。

這一場家宴,氛圍十分輕松,但各封地的王爺們還沒從,這種兄弟情深的場景中轉換過來,楊獻便開始出招了。

幾天后,楊獻的一系列針對各封地的措施,使得這些王爺們怨聲載道。

首先,朝廷宣布,為了加強官員之間的交流,朝廷將從封地中調出一些官員,到其他地方任職。同時,朝廷也將派出一些官員去各封地。

按楊獻的意思,這種交流制度要長期執行下去。以后各封地的官員,將改變有封地的封主全部任命的情況,采取分組任命一部分,朝廷委派一部分的方式。

這一措施,讓個封地的王爺十分不滿,按著大涪以前的規定。封地就屬于高度自治的區域,在區域里的官員任免,以及稅收全部由封主所有。

可是現在,朝廷卻可以派出一部分官員到封地來任職,這相當于朝廷擺明了要在各封地,安排一些眼線,這是一種對大家不信任的態度。

如果說這一政策還有些封主,勉強可以接受的話,下一個措施,就引起了所有封王王爺的不滿。

第二個措施就是,朝廷宣布,開始從個封地長期征收各種賦稅,雖然,這些賦稅,只有大涪其他地區的兩三層左右。

這一措施一公布,許多封王王爺們義憤填膺,從先朝晉國,再到如今的大涪。都明確規地,封地就是個分組的私人地盤,不用繳納稅收。

但現在,很長一段時間,各封地生產出來的糧食,卻要被朝廷分一杯羹。這不是活生生的,要瓜分一些個分組應得的利益。

這一政策出臺之后,各封地的王爺們。表面上沒有表達什么,但私下里則開始聯系,一起商量如何應對這一方案的辦法。

大家還沒有商量出,有效的應對方案,楊獻的第三招又出來了。

朝廷頒發旨意,先皇駕崩還不滿一年,先前由于楚國進攻,沒有安排眾皇子皇孫為先皇守孝。

但現在戰爭已經結束了,所有的皇族子弟,應該留在西京城中,為先皇守孝,一直到他滿周年祭為止。

不準離開王爺們離開西京城,這是大涪建國幾十年來,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事情。

減少收入,壓縮權力,甚至還限制行動自由,這一下在封王王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眾王爺立即行動起來,將自己手下在智囊們都召集起來,一起商討如何應對朝廷的這些策略。

與此同時,各王爺之間的來往也密切多了,王爺中關系比較好的,都在互相商量著,要成立一個聯盟,共同表達出對朝廷政策的不滿。

甚至還有些比較激進的,還產生了偷偷離開西京城,回到自己封地,正面對抗朝廷的想法。

現在的楊云,在朝中的地位得到明顯提升,他的封地,在所有封王王爺的封地中算是發展最好的。從上一次對抗于鮮所表現出來的實力,在眾封地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所以許多王爺悄悄的找到楊云,希望楊云能夠站出來,領著大家一起對抗朝廷的這些策略。

對于朝廷的這些做法,楊云也是有許多意見的,但是他知道,在這西京城很少有人保守住的秘密。所以他從來沒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任何人。

各封地的王爺,如果真的團結起來,一起用這種強硬的方式表示對楊縣政策的不滿,一定會激發矛盾,甚至產生一些沖突,這些都不是楊云所想看到的。

正所謂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如果各封王王也公開對抗朝廷,對朝中的影響一定會很大,老百姓的日子就會難過許多。

楚國人多次進攻大涪,都沒得到多少好處,如果封地的和朝廷對抗起來,可能最高興的就是這些楚國人。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楊云不僅沒有加入王爺之間的聯盟,還希望他們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大涪處于動蕩之中,這樣對什么人都沒有好處。

因為朝廷的這一旨意,使得楊云將長時間無法回到自己的封地。

想到這一點,楊云暗自慶幸,慶幸自己在離開封地之前,已經考慮到這次來西京城的復雜情況,將封地中好些事情都安頓好了。

朝廷的兩另外兩個策略,對于稅收的問題,楊云倒是早有心理準備。對他而言,這倒不是什么大問題,楊云勢力中人,在楊云的指導下,生產出了許多新奇而有用的東西,讓封地賺了不少錢。

現在楊云勢力沒年終的總收入,可能比某些封地兩個倍還多,所以這一點小小的稅收,他還是能夠接受的。

但是朝廷委派官員這件事情,就讓楊云有些苦惱了。倒不是他不愿意放權,而是擔心新來的官員,對于自己的一些思路不理解。白白占了位置,無法為封地做出貢獻。

想了好幾天,沒有想出有效的應對,楊云干脆不再想了,他寫了一封書信。將這里的情況,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封地中的巨遠光等人,讓他們商量出應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