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謀妝

371 三王齊聚

宣王出獄,楚皇言語加以撫慰,并接連幾日召宣王入宮,日日命其在御書房中伴駕,不僅研墨奉筆,還與其商討國事,朝中但凡奏書上言,楚皇御批之前皆會詢問宣王意見,并夸宣王有治國之才。言情

此消息一出,滿朝嘩然。

蕭太后和蕭、謝兩家皆是有些坐不住,紛紛試探楚皇心意,唯恐其會將儲位下移,誰知楚皇對此卻半點不曾回應,猶自顧我,幾人多次試探卻都是不得而返。

眼看著宣王在宮中時日漸多,朝中人人都以為宣王因禍得福,得楚皇看重,宣王一脈奔走相告興奮不已,而慶王和福王嫡系隨著宣王入宮次數增加卻開始隱隱躁動不安,朝上流言四起。

如今儲君未立,楚皇雖沒明說對宣王有所安排,也沒明言賞賜官爵金銀,但是他的這份偏倚太容易讓人誤會,單就他準許宣王跟隨在側學習國策之術,就足以讓得朝中之人議論紛紛,深覺宣王雖因刺客之事勢力大減,可在帝心之上,卻遠超慶王和福王,朝中原本朝著慶王福王傾斜的局勢也因此變得微妙起來。

慶王接連幾日日日前往蕭家,而越斐然程陽云等人也越發頻繁的聚集在福王府上。

京中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涌動。

隨著這種局勢發展,萬壽節也一日日臨近,朝中有關迎接他國使臣的人選再次提上議程。

原本奉差的福王傷重未愈,已不適合操辦此事,而渝郡王身份不夠,其他未封王分府的皇子更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人人都以為這差事最后會落在慶王或者宣王身上,再加之這段時間宣王在楚皇處所得的看重,慶王隱隱有些吃虧,兩方皆不愿示弱退縮,為此爭論不休。朝堂之上鬧的不可開交,從身份輕貴到政績功勛,從為人處事到心計謀略,甚至到了后來兩方人馬差點在朝堂之上大打出手。仿佛楚皇所選之人并非只是個差事人選,而是南楚太子一般,毫不相讓。

兩方相爭數日,卻不想最后所有人意料之外,楚皇居然把萬壽節的差事交給了凌王操辦。

圣旨剛下之時。朝上人人沸騰。

朝中之人皆以為是誤傳,這滿京城誰不知道凌王是什么脾性,恣意妄為,任性霸道,做事情全憑好惡,稍有不順就出手傷人,張狂無忌的令人頭疼,楚皇怎么可能把迎接使臣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給凌王來辦,這可代表的是南楚的臉面!可誰知道第二日,凌王就走馬上任。全盤接手了萬壽節的事情。

等證實了這消息后,朝中議論不止沒有停歇反而更甚,人人都在等著看凌王的笑話,等著事到臨頭楚皇命宣王或者慶王出面替凌王收拾殘局,可讓所有人都吃驚的是,他們等來等去也沒等到半點關于凌王的錯漏之言,所有的事情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條,處處妥帖,即使是有心人也尋不到半點錯處。

萬壽節前三日,列國使臣盡皆來楚。容璟代表南楚迎接外使入城。

這一日京中鼓樂齊鳴,彩褂翻飛,熱鬧非凡。

容瀾、容洵和容祉一同站在鐘樓之上,看著城門口騎著馬停在皇家禁軍之前的容璟。他身著一襲黑色四爪翔龍錦服,衣袖和脖頸處銀紋滾邊,外罩著一件月白色紗衣,顯得身形越發頎長,烏黑的長發在頭頂整齊束起,套在一個精致的白玉發冠之中。露出整張精致似妖傾城絕色的臉來。

此時日光正盛,燦爛的光輝落在他身上,映襯著那張如玉容顏,讓得他就算在千軍萬馬之中一樣無比耀眼,整個城門處人流無數,所有人的目光卻是不自覺的落在那馬背上薄唇輕揚,星眸如梭,明明絕美卻冷峻異常的妖孽男子身上,當觸及他偶爾掃過去的目光之時,都是不自覺的心生寒意忍不住低下頭來。

容瀾三人都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容璟,見他在各國使臣之間絲毫不墜皇家氣勢,姿態從容的讓人心折,甚至能讓那些隨同前來的皇子不自覺的矮上一截,均是心中震撼不已,他們這時候才第一次覺得,這個往日他們從來沒有看在眼中,只以為憑借著父皇恩寵而無法無天橫行無忌的弟弟,什么時候居然也有這般風流姿態了。

“我原以為十三弟會應付不來,卻不想他比誰都從容。”

容祉開口說道,眼下容璟做到的以他的眼光來說也已算是極好,此事就算換成是他未受傷親自來做,他也沒有信心能比容璟做的更好。

他原以為這個十三弟是個廢物,卻不想有朝一日卻能讓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容瀾沒注意容祉說的話,他只是有些發怔地看著不遠百姓聚集的人群之中,那個佇然而立臉上帶著清淺笑容的白衣少女,心中有些鼓動,明明在這般喧鬧的環境之下,那個女子卻好像從未融入其中,她就那般淡淡站著,就把所有的繁雜都隔離在外,明明在人群之中,卻耀眼的半點不輸人前的容璟。

容洵看著風光無限的容璟眼底閃過忌憚之色,容璟本就深受楚皇寵愛,若是讓他聲望再起,難保不會成為他的絆腳石,如今宣王、福王已叫他應接不暇,若是再來個凌王……

容洵心中微緊,面色卻不露分毫,他收回目光正想說話,卻發現身旁的容瀾失神的看著人群的方向,他不由皺眉朝著那處看去,卻只見到沸亂的人群,不由開口問道:“三哥這是在看什么,這般出神?”

容瀾聞言收回目光淡淡道:“沒什么,大哥方才說什么?”

容洵覺得容瀾神色有瞬間的不自然,不由朝著方才那處多看了兩眼,依舊發現那里什么都沒有,他這才收回目光笑著道:“大哥在夸十三弟這次的差事辦的漂亮,沒想到平日里十三弟放蕩不羈卻也有這般才干,恐怕等到萬壽節后,朝中那些對他原本有異議的朝臣有不少都會變了看法,父皇也會對他多加賞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