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初臨(中)
書名:
春節期間由于電信機房內部存在安全漏洞,導致網站訪問不穩定,我們已經在盡力處理問題,感謝大家支持。
簇水將托盤放下,氣鼓鼓地坐在爐膛便,使勁的拉著風箱。紅紅的火舔著鍋底,很快油鍋便冒出一陣青煙。世蕓忙倒菜進去,“哄”地一聲,油鍋冒出一道火光,驚得世蕓忙后退。
“奶奶沒事吧!”橫云丟了菜刀跑過去看。
世蕓撫著胸口:“沒事,沒事。”她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場景。
橫云責著:“別那么使勁拉,火那么大,還好沒燙著奶奶。這火可不是玩的。”
簇水垂著個頭:“我沒想到。奶奶,那幫人也太能吃了,每人一只雞,還要吃,老爺就隨著他們胡來?這都吃了多長時間了,還要吃到什么時候。”
世蕓已經撲上去救肉片了,這么長的時間,那肉片已經沾鍋了,再怎么炒還就是那個味兒,只好硬著頭皮兒做了,反正那些個人也不在乎,只要是肉就好。
吃肉吃肉,素菜他們一口沒吃,吃的就是肉。
“你爺如今是什么?”
“知縣大老爺啊!”簇水很快便反應過來,章延闿到這里是做知縣的,是父母官,若是要升官兒,就得好好的干下去,干出成績。今天就是在拉攏人的。
想明白地簇水推開橫云:“你去燒火,我來切菜。”
世蕓則是招呼來順兒,讓他到街上再割些肉,買些米面回來。
這一頓吃了個天昏地暗,這些人才滿意的顛著肚子出來。到了門口,那知縣太太,居然還送他們每人二斤肉,及五斤米,連帶著先前說好地車前也一并結了。
六條漢子一時間居然不曉得說什么好。
老來子不顧肚子吃得死漲,撲通一聲跪下:“大老爺,太太,我吃屎迷了眼,您大人不計小人過……我……”他咚咚咚的連磕了幾個響頭。
剩下五人也同樣的做著這無言的動作。
章延闿忙將他們攙扶起來:“你們也是為生計所迫,這是我的過錯。還要請你們見諒。”
六人哪里還有什么說的,連連道謝了數遍這才離去。
吃了飯,留下了無數的盤子碗筷要洗,更何況,章延闿他們還未曾吃飯,世蕓少不得又做了一頓,又盛了兩大碗飯,又拿了個海碗,各樣菜揀了一些,讓順兒給那兩個門子送去。
偌大的鄖縣縣衙除了那兩個門子外居然沒有任何人,就是縣衙也是破破爛爛,好容易找了三間屋子勉強可以住人,可這么一分卻是不夠了,只得讓順兒跟董維運在正堂打地鋪講究兩日。等修葺好了再分配屋子。
世蕓將孩子哄睡著了,抱著自己的賬本子,就著等下記著,昨日跟今日的花銷偏多了,這日后還要修葺屋子,置辦家具。早知道,當初就把在興義的家用都帶來了,何苦再買。
送出去一千兩作為扳倒郝知縣的證據,也舍了那么多的錢,若是有那些錢,她也不愁這些了。這花錢容易,掙錢難。
她將今日這一筆賬記下,打算熄燈睡去,章延闿同錢師爺在前頭正堂正謀劃著什么。還不曉得要到什么時候。這鄖縣什么都沒有,什么都要重新開始,這要花費多少的工夫。這一次,她再也不能像上一回那樣,寬慰章延闿,說什么越是貧苦之地,越是能大展宏圖。這種窮山惡水的地方,能生存下去,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了。
“奶奶,老爺請您過去。”
世蕓忙穿了衣裳,這么晚叫自己去還能有什么。
到了縣衙正堂,除了一摞摞的卷宗文書,卻發現不到人,待簇水通告后,世蕓才發現,原來章延闿同錢師爺被一摞摞卷宗文書遮住。
世蕓看著那桌案上一摞摞已然發黃的文書卷宗,有的還落滿了灰塵,可見已然許久都沒曾翻閱。
章延闿見世蕓來了,忙人順兒端了椅子給她,指了自己同錢師爺看過的文書卷宗道:“這些都歸了你。這些都是賬目上的東西,你算盤撥地比我熟,平日里又看賬,曉得這是怎么回事,這都給你了。務必要算出本縣的正賦,及收支。”
他頭疼的道:“早知道,當初就多交他們幾個字,也能辦我幫襯一二。正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啊。”
錢師爺看的是刑名卷宗,到也笑道:“老朽做了一輩子的錢糧師爺,臨了跟了大人,卻要從頭開始,做起了這刑名師爺。老朽年少時,一心想做這,還以為再也挨不上邊了。”
世蕓讓橫云把女兒抱了過來,放在旁邊的側屋睡,隔得太遠她也不放心。又分了幾本給橫云簇水,她們還認得幾個字,也會打算盤,這快些。
幾個人忙了一夜,這才有些眉目。這鄖縣一年的正賦居然只有十四兩,正經在戶的人口不過千人。十四兩銀子,不過千人的一個縣,各類的供役、需索無數,壓得百姓難以承受。加之這里又是荊襄山區,存在著大量的流民。各種問題大量存在。
世蕓將章延闿同錢師爺談論的提要一一記下,一方便他們整理。
“匪徒甚多,流民夾雜其中,或民或匪。加之這鄖縣又屬于川陜湖三省交界之處,鄰縣之人也常常犯境。老朽以為,還是要先剿匪,待地方長治久安,才能恢復生產。”
章延闿點著頭,在錯綜復雜的事態中將頭緒一一整理出,確實難辦,更何況還要挑最要緊的事情:“先生所言及是。既然要剿匪,自然是要摸清這些個匪賊哪個是擾害本縣最重的,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摘了大的,其他的也不治而愈。”
“既然這樣,就要約會鄉民練兵。老朽今日見老來子等幾人到是有幾分身手,想來同朝廷打交道的日子久了,每人都能練上一手。若是能將這些人攏在一處,前途無量啊。”
章延闿連連點著頭:“到是。董維運。”他提聲將董維運換來。
董維運不認識字,也幫不了什么忙,只在外頭守著茶爐子大瞌睡。一聽到章延闿叫自己,一躍而起,大聲應道:“是,大人您叫我。”
章延闿招呼著董維運:“派你個差事,從此時此刻起,你就是我鄖縣的捕頭。待會,你便給我招衙役,壯班快班的人都由你一個人管上。你負責把他們給我訓練好了。你行不行?”
董維運被章延闿一連串的任命給弄糊涂了,他莫名其妙的成了捕頭,又慕明奇妙的管上一大幫的人。他還成了頭兒。
章延闿看著怔怔的董維運,提了聲音:“董維運你行不行?你若是不行,我就換旁人。”
“行!大人您就交給我吧。”
“好。我只有一條。給你三個月,要給我練成虎狼之兵,要上陣能殺敵,閑時能護民。若是到時候不行,你給我回家抱孩子去!”章延闿學說著當年在京城郊外的那邊兵痞的話。他曾經見識過這么說話,很能鼓動軍心,心里一直想要這么做。沒想到,今日可以那出來練一練,這話說出去還真是爽快啊。
可是董維運卻沒有被章延闿激發出豪情斗志,只是為難的道:“大人,我還沒孩子呢。”
他的話惹得眾人都笑了,錢師爺捋著胡須笑的直打抖。
章延闿扯著嘴笑了笑,擺著手道:“你若是辦的好,回頭讓我夫人給你提親去。”
董維運忙笑著應下:“大人,這可是您說的,您就瞧好吧!”
章延闿點了頭同錢師爺又商量起其他的事情來:“旁的都好說,流民的事情到是要辦好。”鄖縣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流民,若是流民問題不解決好,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費,甚至他們都可能在這喪命。
“大人有什么想法么?”
章延闿搖著頭,他現在也是一籌莫展,一點對策也沒有:“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世蕓在邊上聽著,隨口問道:“這地方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流民,都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朝廷連剿了兩次都沒用?”她知道這里有很多流民,可是為什么朝廷剿過兩次后還會聚集這么多的流民。
錢師爺翻了自己手邊的一本縣志,翻出了那里面的縣志圖。指著那圖示意著世蕓:“縣太太您看。這是我們鄖縣,屬于湖廣布政司,這是陜西的西安府,這西邊是興安府,這西南邊是四川布政司的夔州府。我們這北有秦嶺,南又大巴山,東又熊兒山,這中間有荊山,太岳(注:明代武當山稱太岳)。地跨三省,谷阻山深﹐人煙稀少,填涂肥沃﹐且可逃避賦役。看這里有鐵礦,煤礦。流民多在這一帶采鐵開礦。朝廷卻秉‘空其地,禁流民’之策。即使這樣,流民也會不停的而來。”
世蕓點著頭,原來卻是這樣:“那為什么朝廷不留下這些流民呢?”而是采取強令驅趕和封山的政策呢?
章延闿道:“朝廷認為這些流民聚眾鬧事。你也看到了,老來子那些人當知道咱們是來縣衙,還要打劫,若不是今日有董維運在,朝廷怕是又要接到縣官被殺的邸報。”
錢師爺接著道:“這些流民之說以舉事,不過是舍不得他們辛辛苦苦運作的田地,為了口吃的。朝廷要趕他們,他們要活下去,只有冒然起事。”
這是個惡性循環,也是鎮壓,就要有人造反,朝廷就要越花功夫治理,卻往往都是無疾而終。
“那就撤除禁令,允許流民在此居住,開荒種地。”
錢師爺同章延闿不由一笑,若是這樣朝廷早就做了,為什么,就是朝廷不愿意。
“流民是了田地才這樣,若是能讓他們曉得這些田地是他們自己的,那么他們還會造反么?一味的打壓總不是事啊!”
聽到這,章延闿同錢師爺漸漸的收起了笑容。是啊,武力鎮壓不行,就要采取懷柔安撫的政策。武力,他如今手中無兵無將一個縣之力哪里能做。對懷柔安撫,與民修養!
章延闿立即拍板,拱手對錢師爺道:“還請您操筆,我要上書布政使大人。”
錢師爺連著點頭,又問道:“可這些流民日后要怎么處理?這田畢竟還是有原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