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天下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孕

蘇天下117第一百一十七章有孕_wbshuku

117第一百一十七章有孕

117第一百一十七章有孕

御膳房位于太極殿西北,是整個一個建筑群,最為顯眼的是隨處可見的銅皮包裹的大缸,里面盛滿了水。

今日宮中夜宴,御膳房上上下下全都崩緊了神經,不等到宮中圣人睡下,今天的事兒就不能算完。躲在門外偷偷打磕睡的小太監,突然遠遠的看著兩排燈籠向著御膳房緩緩過來,本來有些迷糊的他,猛得驚醒,用手揉了揉眼睛,發現自己并沒有看錯,連忙跑進屋內,“師傅,師傅,有人過來。”

同樣在打著瞌睡的大太監,本來也半閉著眼養神,聽到小太監的話,猛的起身,“誰來了?”他神情緊崩,生怕是今天宴上那道菜惹得貴人心煩,著人來找御膳房的麻煩。

小太監搖了搖頭,“我就遠遠的看著好多亮著燈籠往這邊走,具體是誰不知道。”

“你……”大太監也沒心思跟小太監計較,連忙出了門,往門伸長了脖子往前看,果然看許多太監宮女,大約數去足有四十多人,手中的燈燭把路上照得通亮。正在心里猜測,來的人是誰,便看到太極宮賈總管的小徒弟,神情顛顛的跑了過來,神情有些倨傲的說:“太子妃駕到,叫御膳房的人都出來迎接。”

太子妃?大太監整個人都是蒙的,本能點頭哈腰,“小的馬上就去。”

“嗯。”小太監揚著下巴,冷淡的應了一聲,緊接著就往來路迎去。

大太監深一腳淺一腳的往總管廚房跑去,今天,御膳房總管肯定在廚房。

這邊,賈喜半彎著腰,親自掌燈引路,還不如細心而輕聲的提醒,“太子妃,小心腳下。”

蘇顏笑道:“賈總管,凡你告訴御膳房的人,大晚上的,不必興師動眾的出來。前面宴席未完,他們各自都有責任在,不好讓他們離崗。你只著人問清楚,長壽面該在哪里煮就好。”

賈喜連忙點頭,“老奴明白了。”他都沒多話,只對著一個年輕的太監使了個眼色,那人立刻就先走了。

之前的小太監興沖沖的往回走,正碰上這個。“李哥哥,你這是作什么去?”小太監殷勤的湊了過來,親熱的問道。

“太子妃有吩咐,帶我去御膳房。”李太監端著架子。

小太監面上熱情的引路,其時心里恨不得李太監敢快去死,省得擋了自己的路。

御膳房的人,本來聽說太子妃要過來,全員整理衣袍,打算出迎。接著就來了個人,說是太子妃來下碗長壽面,其余人的各守其位,不許隨意走動。

等到蘇顏過來時,便只見到了御膳房的總管和管著白案的徐大廚,兩人被小太監帶到蘇顏面前,按頭便拜,“見過太子妃。”

“平身。”蘇顏溫和道:“父皇薄有酒意,本宮想給父皇下碗長壽面。敢問總管,應該在去哪里?”

“這邊,請殿下隨老奴來。”御膳房總管連忙在前引路,這可是在貴人面前表現的機會,必須得抓住了。

蘇顏廚藝尋常,好在只是下碗長壽面,不需要太過高深的技巧。廚房里,制作各種面食的面都已和好,都放在一邊醒著。

按照御膳房總管的想法,太子妃只要在一邊看動動嘴就行了,其余的都可以用徐大廚來。

蘇顏搖了搖頭,“應該有熬好的骨頭湯吧?”

“有,有,豬骨、牛骨和整雞熬的好湯,用文火整整熬了十二個時辰,保證清而至鮮。”

有好湯,這面就成了一半。自有宮女過來伺候蘇顏挽袖洗手,然后跟所有人一起,看著太子妃揉面、搟面,再做出只有一根的面條。大鍋中的水早已燒開,面條下進去,只幾個翻滾就已熟了。蘇顏連忙撈出,先過一次冷水,才放入老湯中,切上一些細細的香蔥葉,撒入面中,一碗簡單的長壽面就制成了。

只有皇帝的還不成,還得給自己丈夫也做上一碗,不同于做壽的皇帝,太子那碗里,就是平常的刀切面。同樣的湯,同樣的香蔥葉,最后再點上些香油、陳醋,放入食盒,交由宮女提著,回轉太極殿。

皇帝和太子已經等了好久,見到蘇顏回來,都眼巴巴的看著她。蘇顏親自動手,端出兩碗鮮香撲鼻的熱湯面,放在兩人面前,不大好意思的說:“湯是御膳房熬好的,面也是人家和好的,我只負責煮熟了。”

“那也是七娘親手做的么。”皇帝滿足的咬了一口,連聲夸贊:“好,好,好。”

太子更是以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家卿卿的面有多好吃。蘇顏有些臉紅,“是御膳房的人手藝好,跟我沒大關系。”

皇帝一碗熱湯面下肚,之前的惱怒全都飛到了九宵云外,“御膳房今天伺候的不錯,賞。”

太子瞪著他爹,“顏顏呢?”

皇帝想了想,才開口道:“前幾日永昌府進上了些玉石,看著到也不錯,都給七娘拿去做些擺件玩吧。”

大夏跟前朝一般,玉中最貴者便是和田白玉,其余則是黃玉、青玉、墨玉等,永昌府進上的翡翠,算不上多高檔的東西,只因為顏色多,到可以做些擺件、盤、碗等物。

不過,永昌府地處偏遠,又多是山間林地,多毒蟲,很少有商人會過去。再加上好玉難得,翡翠雖然比不上羊脂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名貴的東西。也只有皇帝,才有這個底氣,拿著極品的翡翠,送給兒媳婦,讓她隨意雕些東西來玩。

太子見他爹心情轉好,又因為吃了熱面,肚飽困意生,兩眼都瞇了起來,他就想借機帶著蘇顏回東宮去。話還沒說出口,就見賈喜咧著嘴,滿臉喜意的進來,“老奴給圣人道喜了。”

皇帝道:“喜從何來?”

“適才太醫給趙王妃、吳王妃請過脈,確認兩位王妃都已身懷六甲。”作為皇帝的貼身太監,賈喜知道皇帝有多盼著孫子。

這可真是喜事,老皇帝聽完了,臉上也綻開了一朵菊花,用力一拍大腿,“這可真是好事!”很可能又有兩個孫子要出生了,能不是好事么。

被太醫診出喜脈的魏六娘和蘇容都被各自的婆婆珍而重之的護了起來。剛剛還面有責怪之意的淑妃和徐昭媛,如今樂得合不攏嘴,看向兒媳的目光柔和極了。

相比吳王難掩喜意的俊臉,趙王看上去整個人都是懵的。直到徐昭媛推了兒子的一把,“五郎,你這回可得好生待你媳婦,再跟她吵架,我可不依。”

“啊……哦。”趙王點了點頭,看向魏六娘的目光依然復雜難言。別人不了解,趙王自己知道。自從之前害得魏六娘流產,他又護著魏八娘,兩人之間的關系就降到冰點。平常在府里都是王不見王,不得已要共坐在一處時,也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印象里,他這幾個月好像就有一次酒醉后,在王妃房里睡了一覺之外,兩人就沒在一起過。難不成他這個媳婦很宜子?趙王心情略復雜。雖然他已經有一個兒子了,但畢竟是妾室所出,又是七個月早產,看起來病秧秧的,很不健康。若是王妃給他生個健康的嫡子,兩人的關系也未嘗不可休復。

趙王這里盤算著要對魏六娘好一些,得到消息的皇帝邁著大步走了進來,紅光滿面的大笑道:“今天真是喜事不斷。”一眼看到趙王,想到自己的長孫,再有趙王妃又有孕了,頓覺這個兒子不錯,他順手拍拍趙王的肩膀,夸了句:“五郎不錯。”

趙王頓時喜上眉稍,父皇居然當著眾兄弟的面兒,夸他了!這可是平常只有太子或吳王才有的待遇。

趙王的喜悅一直持續到晚間回府,他就被本應在做月子的魏八娘攔了下來。才拼死生下一個兒子的魏八娘,面色蒼白,顫微微的跪在他面前,淚眼盈盈的哭訴:“王爺,妾身早產都是有人所害!”

趙王一聽,當時就怒了,怒喝一聲:“是誰!”

魏八娘捂著臉就是哭,任憑趙王怎么問,就是不肯回話。趙王氣得一指魏八娘的體貼丫鬟,“你說,怎么回事。”

那丫鬟連忙跪下,“王爺,奴不敢說。”

魏八娘和丫鬟如此作態,趙王就是再蠢,也該知道找誰了。何況,他并不蠢,在某些問題上,很聰明。

“是王妃?”

魏八娘抬起淚痕斑斑的臉,“王爺,妾身微賤,縱一死也不足惜。可是大郎,是殿下的親骨肉,如今看他如此瘦弱,妾恨不能以死相替。”

趙王怒意過后,及時想到他的王妃身懷有孕,若不是證據確鑿,不能過去質問。他閉了閉眼,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方才盯著魏八娘的眼睛問:“你說是王妃害你早產,可有證據。”

“有。”魏八娘肯定的說。

“說說看。”趙王道。

他的話音未落,就聽見有個魏六娘清脆的聲音在門外響起,“王爺不必多問了,就是我讓人做的。”

趙王騰的一下站起身,惡狠狠的盯著魏六娘,“你說什么?”

魏六娘扶著丫鬟的手,吟著笑,慢慢在趙王旁邊的椅子上坐下,輕笑道:“若不是臣妾,王爺怎么會有個跟圣人同一天生辰的庶長子呢。”

趙王張口結舌的指著魏六娘,“你,你,你是說……”

魏六娘了然的點了點頭,“我就是故意讓人下藥,好讓孩子在今天出生。”她瞄了一眼抬頭眼睛冒火的盯著自己的魏八娘,理了理自己的袖口,慢條斯理的道:“王爺放心,臣妾下藥之前,都已經在好幾個人身上做過試驗了,完全可以確保魏孺人母子平安。現在大郎就是看著弱,好好養上一段時間,就跟正常的孩子了一般無二了。”

聽著魏六娘輕描淡寫的說著自己拿孕婦做實驗的那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趙王背后出了一身冷汗,甚至身上的汗毛都豎了起來。

“怎么,王爺怕了?”魏六娘眼帶諷刺的問。

趙王下意識的挺直脊梁,“誰說本王怕了。”

魏六娘掃了一眼魏八娘,“臣妾過來,是有一事要跟王爺說。”

趙王問道:“何事?”雖說魏六娘下了藥讓魏八娘早產,可正像她說的,若沒有她用出這等手段,如何能得到一個跟父皇同日所出的皇長孫!權衡之下,他默認了這件事。

魏六娘道:“大郎即是王爺的長子,又是父皇的長孫,身份貴重,讓一個妾養大可不像話。”

魏八娘用力掐著自己的掌心,可憐巴巴的看向趙王,她如今在趙王府里地位,根本不足以跟魏六娘抗衡,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趙王身上。

趙王攢眉沉思,好半天才在淚眼盈盈的魏八娘的期盼中點了頭,“那大郎就有勞王妃費心照顧了。”

魏八娘不敢置信的看向趙王,只得了他溫和的一句:“八娘回去好好養身體,你才生了孩子,可不能這么任性。”不只如此,趙王甚至把魏八娘身邊的人都換了一遍,把她關在屋里坐月子,誰也不許探望。

這種刻意控制孩子的出生,以求在皇帝面前邀寵的行為,越少人知道越好。

那一夜,趙王府里無聲無息的死去了不少人,在隨后的幾天里,被人從后門運出府里,拉到城外的莊子上掩埋。

又一次敗在了魏六娘手下的魏八娘,恨得眼睛冒火。她只能告訴自己,慢慢等,慢慢來,早晚有一天她會報了這個仇的。好在趙王對她有愧,到是日日都來看他,無形之中,讓魏八娘在趙王府里的地位上升了不少。

這一次趙王妃和吳王妃同時在皇帝的壽宴上暴出有孕,讓周王妃朱氏和齊王妃劉氏都有些不是滋味。

同樣是王妃,安王妃已經替安王生育了一女,雖說不是兒子,好歹也是生了孩子的,先開花后結果的事,可是有很多。然后趙王妃,才流產沒多久,就又懷了一個孩子。吳王妃也是在新婚一年內,就有了身孕,還好運的在皇帝有壽宴上暴出來,得到了皇帝的重視。大家都是女人,同樣嫁入皇室,怎么自己的肚子就沒什么動靜呢?

不只是她們自己著急,周王和齊王的親娘也著急。做為一個婆婆,擔心兒子的子嗣問題,最先想到的,用得最順手的一招,永遠都是給兒子送女人。

周王府和齊王府先后得到了來自德妃和李修容賜下的四名宮女,周王妃滿懷感激的進宮謝恩,當天晚上就安排宮女去伺候周王。齊王妃呢,根本就沒顧忌李修容,直接把四個宮女安排在自己身邊伺候,也不要她們做什么,就是站在室里當花瓶,一站就是一天。齊王也不多言,隨著齊王妃折騰。

皇帝那里眼看著五兒子和六兒子都有要孩子了,自己的愛子那里,才只有一個太子妃,想著都略慘。當日想給兒子多送幾個妾室的想法,再一次清晰起來。

鑒于蘇顏這個兒媳婦,皇帝很是喜歡,他也不想讓兒子的后宅不穩,所以給兒子挑起小老婆來,格外的小心。每挑出一個人來,總是考慮了又考慮。

皇帝不只是給太子挑小老婆,私下里還總給兒子作指導,時時督促,想讓太子妃早日有孕。

太子被他爹煩得不行,“阿爹,兒臣和顏顏都年輕,早晚會有孩子的,您著什么急啊!”

“延綿子嗣,這可是大事,朕多問問怎么了?”皇帝瞪著眼睛說。

太子正色道:“就因為是大事,才要慎重。”

皇帝有點沒弄明白,“慎重什么?”不就是多睡女人,然后就會有好多孩子么。

太子斜了他爹一眼,“兒臣這段時間讀了許多醫書,言說父母身體如何,影響著孩子的身體。是以兒子和顏顏最近一直在調養,爭取以后生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他和顏顏的孩子,都要精意求精,才不要跟他爹一般,隨便什么樣的蠢女人都睡,然后生出一堆又蠢又難看還麻煩的孩子來,討厭死了!

皇帝居然被兒子說服了,無奈的道:“行,算你有理。”

雖然被說服了,小老婆還得接著選。看他兒子疼媳婦的模樣,大約不會舍得太子妃生很多孩子,這時候就需要小老婆了。花了一輩子的老皇帝,完全沒有考慮過他兒子不要的問題。

事實上,皇帝賜給太子的孺人,太子也好,蘇顏也罷,都沒有多少感覺。無非是東宮里多了幾個女人,給她們找個地方一放就行了。

皇帝著人送進東宮的三個孺人并十個新進宮的良家子,蘇顏的反應還沒有她身邊伺候的人大。

幾個孺人和良家子進入東宮時,她正帶著人在釀秋露寒,聽了宮女的話,不過隨意應了一聲,表示自己知道了。甚至還很平靜的吩咐了一句:“讓李平把她們帶到掖廷宮,找個地方住下。”

半夏這個著急,跺腳道:“娘子,那可是圣人給殿下的女人,您就不擔心么?”

蘇顏奇怪的反問:“我有什么好擔心的?”要容貌她有,要才華她有,要家世她有,要丈夫的愛慕和死心踏地她還有,什么都有的她,對幾個小妾,有必要在意么?

“您不怕殿下被那幾個狐貍精勾走!”半夏賭氣問道。

蘇顏挑了挑眉,“用什么勾走?比我丑得多的臉么?”

因為擔心而匆匆趕回來的太子,正好聽到愛妻的這句話,他整個心都像泡在了熱水中,暖得厲害,伸手推門進來,直接粘到蘇顏身邊,摟著嬌妻不肯放手:“還是卿卿了解我。”

蘇顏仰頭對著丈夫甜甜的一笑,“七郎,今日怎么回來的這樣早?”

太子抱著她晃了晃,老實的說:“我怕卿卿傷心。”

蘇顏“撲哧”一笑,眉眼彎彎的說:“不過是幾個女人而已。我已經讓李平把她們都送到掖廷宮去了,等她們安置好了,再讓陸司閨去教導一下,平日里無詔不許隨意出掖廷宮。”

太子連忙點頭,“就該這樣,我可不想跟卿卿逛園子時,突然冒出個女人來請安。”

“好了,這里讓她們動手,咱們出去吧。”蘇顏掙脫太子的胳膊,親熱的挽上丈夫的胳膊,笑吟吟的問:“七郎今日回來的早,咱們去園中烤肉吧。”秋季野物正肥,皇帝特別有勁頭隔幾天就帶人去行獵,打回的獵物,總會著人送到東宮一些。正巧,剛剛隨著幾個女子一道來的,還有兩頭鹿和幾只野雞、兔子。

太子欣然點頭,“好。”

太子和蘇顏甜甜蜜蜜的去玩燒烤,三個不知道是好運還是霉運的被皇帝選中的孺人,心懷甜蜜和忐忑的進了東宮,還沒等見到太子和太子妃,就被一道命令送進了掖廷宮。

太子妃身邊的太監總管端著一張面無表情的臉,冷冷對幾人說:“幾位孺人,這就是掖廷宮,選好你們今后要住的地方后,無殿下和娘子傳詔,不許隨意出掖廷宮門。”那十個良家子,是沒有什么名份的,直接被李平分給三個孺人當侍女。

十個人三人平分,還多出一個。李平想都沒想,直接一指余下的那個,“你就去伺候杜孺人吧。”太子母族出來的杜五娘,李平還是照顧了一下。只是這個是真的照顧還是別的什么,就要好好想想了。

李平干脆利落的安置好這些人,轉身就打算走,杜五娘膽子大些,連忙開口,“公公慢些走,不知太子妃何時會召見我們?”她明著說是太子妃,其時在指太子。

李平扯了扯嘴角,要笑不笑的道:“這個,老奴也不清楚,總得看娘子的心情。”

十三個姑娘面面相覷,她們沒理解錯吧,若是太子妃沒有見她們的心情,她們豈不是一輩子都在這掖廷里枯坐?: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