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炒

第五十七章 富貴愿

“三郎!別看了!”

臉龐通紅的石玉寧把陶陽手上的書打掉,同時把自己抓在手里的酒杯朝著陶陽一遞,

“喏,喝!”

“陪我喝酒!”

也許是伸手的力度太大了,還沒等酒杯到陶陽手里呢,酒杯里的酒倒先被石玉寧撒了三分之二出來,正潑在他的錦袍上。

霎時間酒香四溢。

陶陽彎腰拾起被石玉寧打掉的書,拍了拍書面;看見石玉寧把酒灑在自己身上,陶陽皺了皺眉頭,有些嫌棄,

“小心些,別弄到我身上了,”

“一股子酒氣,當心回家又被你阿爺罰跪。”

“嗝——”

石玉寧對陶陽的回答,就是對著他打了長長的一個酒嗝。

“三郎你太無情了,”

像是沒有看見陶陽遮著臉恨不得把身子躲出涼亭的模樣,石玉寧一邊含混不清說著,一邊顫巍巍地去拿酒瓶,打算給已經空了的酒杯續上。

到最后,他直接丟開了酒杯,拿著天青瓷的小酒瓶對著自己嘴巴傾倒,直抖落出最后一滴酒液,石玉寧咂了咂嘴,

“來人,上酒!”

周圍伺候的仆從剛想上來,陶陽卻對著他們揮了揮手,屏退下去。

他右手還拿著書卷,依靠在涼亭的欄桿上,

“你這是怎么了,”

“咱們一向自詡瀟灑風流不拘一格的石公子,也有借酒澆愁的一天?”

石玉寧此時整個人都匐在身下的席子上,聽見陶陽的話,他費力地抬起頭,醉眼朦朧地看著陶陽,

“連你也嘲笑我?”

陶陽挑了挑眉,

“我幾時嘲笑你了。”

石玉寧勉強地撐起自己的身子,幾次跌落下去,等他直起身來的時候,頭上簪發的冠都歪了。

少年往后一倒,手中空空如也的酒瓶就這么隨意一拋,徑直地掉進了涼亭外的湖中,發出“撲通”一聲。

陶陽默默地看著空酒瓶在半空中劃出的一道拋物線,

“下次,麻煩丟你們家自己的瓶子。”

“嗝——”

打完酒嗝,石玉寧愜意地閉上了眼睛。

半晌,

“三郎,”

才聽見他幽幽開口,

“你說,人活著一輩子,究竟是活個什么?”

“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察覺到石玉寧投來的眼光,陶陽朝著他揚了揚手上的書,

“《過秦論》,”

“繼續說,繼續說。”

石玉寧這才仰頭回去,看著自己身背后的金桂。蒼綠的葉片欲滴,已經有極細小的花苞點綴其中,看來不需要多久時間,就要開花了。

石玉寧又打了個嗝。

“平步青云,富貴無二,真的這么重要嗎?”

陶陽聽見他低聲吐出一句話。

“平步青云,對于渴望得朝廷重用得能才來說,自然重要;富貴無二,對于渴望縱情享樂的紈绔來說,自然重要。”

翻過手中書頁,陶陽淡淡地說了一句。

“石公子不會真的覺得,這涼亭,這好酒,哪怕是我手中的這“韋編”,都不要錢的吧?”

聽見陶陽的話,石玉寧猛地抬起了頭,他看著陶陽,眼里閃過一絲疑惑,

“我還以為,你要說,‘萬金難換萬青簡’呢,怎么,就是你這樣的讀書人,也這般看重錢財不成?”

“錯,”

陶陽抬眼,看著石玉寧,

“萬金當然能換萬青簡。”

說著,他把手中的書翻到了正面,抹平上面的折痕,

“這本《政論集》,消得五錢;孔圣人《論語》,書市中賣四錢,當然若你與其他書一起買,便算你便宜些一本三錢。”

“我書房中本本件件,都是真金白銀購來得的,還有些珍貴孤本,加起來,還真是有萬金之多。”

“如何才能說,萬金換不得萬青簡?”

石玉寧被陶陽得話說的一時語塞,他還真是從來沒考慮過這樣得問題。畢竟在他想來,讀書人都是視錢財如糞土,清高自視的,

可像是陶陽這樣坦蕩蕩承認書籍是要錢來買的,還是他第一次見。

“怎么,很吃驚?”

看著石玉寧臉上的表情,陶陽微微一笑,

“你說的有錯,萬金確實換的來萬卷青簡,但是,這萬卷青簡值不值得這萬金,卻還是要看花這萬金的人,是不是真的想要萬卷青簡了。”

“只是為了沽名釣譽附庸風雅,自然青簡值不得萬金;可若真是求知若渴好學不倦,那這書,才是真真有價值,其價值,才是真的超過了買書的萬金。”

“貧賤不能移是吾輩之榜樣,可富貴不能淫,亦是令人敬佩者。”

“求富貴沒有錯,錯是錯在讓黃白之物改了心,移了性。富貴淫者,貧賤亦能移。移者移也,改者改也,重要的不是身處何境,而是無論處在何境,都能自安自定,心性不改。”

說完,陶陽又重新翻開了書,翻到自己剛剛看到的那一頁,臉上的表情淡然平靜,絲毫不顧自己的一番言論,對石玉寧造成了怎樣的沖擊。

石玉寧的酒已經全都醒了,他看著陶陽,滿臉的難以置信。

“這,這都是先生教你的?”

陶陽搖了搖頭,

“這都是我從書中得來的。”

“你閑暇時也多看看書,靜心安性,省的整日里凈琢磨些沒用的東西。”

石玉寧看著陶陽,欲說還休。

“那什么,什么書,能借我看看不?”

陶陽的嘴角微微上揚。

“聽說你阿兄回來了?”

“可不是,還帶了我那鼻子都仰到天上的嫂子。你說我怎么就那么看不慣她那副”

“咳咳,四郎,慎言。剛才書里教你的,你都忘了嗎?”

“哦”

“你阿兄這次打算待多久啊?”

“大概秋分會結束吧,畢竟陳公已經發了請貼來,總不好悖了陳公面子。”

“你對你嫂子也溫和些,別總是一副要吵架的模樣,要是我,我看見你肯定也不喜。”

“知道了知道了,我會努力的好吧?對了三郎,你知道嗎,今年丫頭要參加秋分會的。”

“什么?!”

“哎哎哎你剛剛怎么和我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

“別廢話,快說你怎么知道的幾時幾分幾秒在哪兒參加?!”

感謝陶陽這位唐朝人讓石玉寧這位唐朝人深刻地理解了,“雙標”這樣千年之后的流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