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窩里的科技強國

第二百二十一章 土地改革

42年的春天,不管國際形式變化得多么混亂和迷離,中法在邊境線上打的是多么的激烈,對于中國這片廣闊土地上的最多農民老百姓來說,最讓他們開心的是土地承包權的繼續落實和延續。

自從段國學當年在1918年初在殲滅入侵劫掠的土匪后順勢將通敵助匪的一些地主們收拾掉后,土地政策就有了一種即不成文又不成例的操作模式。在1919年和陸榮庭撕破臉正式半獨立半自治的進行展后,各種法律法規也逐漸一一擬定。雖然這些最初的律法條文非常的簡單,也非常的不完善,但是對于當時絕大部分的平民老百姓來說,讓他們做違法的事情是一種要殺頭大逆不道的事情。同時在段國學的建設和展下,淳樸的老百姓從新政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糧食、收入還有教育和醫療的好處,對于新政所制定下來的法律條款也都謹尊例行。

而新政中的法律隊伍建設也在這種淳樸親善的環境下逐漸地建立起來。雖然法律工作中最大的問題不是老百姓知不知法,守不守法的問題,而是在千百年中,老百姓之間有著一種自己解決鄰里矛盾、生存環境爭奪的原則和行為準則。如果是村里的人犯了作奸犯科偷摸傷人的惡行,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倒也干凈俐落。

但是對于土地的歸屬權、水源的劃歸這些生產資料的根本問題,如果兩個村子產生這種矛盾基本上就是村級的械斗,扁擔鋤頭斧頭火銃土炮什么地全村老少一起上,打死打傷了對方的人不用賠償,自己這邊人的傷亡村里負擔傷藥和誤工費用,死了人村里人湊份子風光大葬,家里的遺孤老少村里人繼續供養著,在那個土地歸屬權、特別是村與村邊界土地、林地還有水源劃界比較模糊的時代,拳頭的強弱可是代表著能不能多吃一口飯菜,多養活一個人的問題。

因此法律隊伍地要任務不僅是要讓老百姓知道法律是什么,而且更要配合著政府機構隊伍對土地的劃分以一個公正的角度合理順情地將兩個村子、甚至是多個村子地人一一說服和做出公正的判決。

SS:一沐在工作中也遇到過這種事情,由于公司要使用到某個山頭時,山頭明確哪個村子的倒還好說話,青苗賠償、土地使用等合同就找山頭歸屬的那個村子簽,但是碰到邊界模糊的山頭就比較麻煩了,兩個村子的人會找出村里的老人跑到山頭上進行談判,雙方在我們聽不懂地土話中爭執一番,最后爭的出的獲勝,實在不行就會找鎮上、縣里的人做公正,倒水分界,以水流的走向分化界線。不過在以前這種有利益歸屬的事情如果談不攏就是要開戰的。)

不過好在由于法律工作對身后是代表著新政,很多村子在眼巴巴地期盼著新型高產稻種的盡快入村好解決千年來一直困擾大家地溫飽問題,因此也能配合著工作隊的工作順利展開進行。畢竟這高產的稻種一畝薄田只要沒什么蝗蟲洪水干旱的大災,一畝地的產量也能讓原本一個人吃飽土地上產出讓三個人吃飽的產量,光這一點就能讓所有靠天靠地吃飯地農民們瘋狂不已。而且如果新政府建立的農業科技站還會經常派人下來指導如何培地蓄肥,新型稻種地種植密度、每叢株數都會進行手把手的講解。對于這些大字不識幾個地農民來說,這些做學問的人什么時候這么為老百姓的吃喝著想過?貼心人啊……

國的土地自古起有著一種說法,就是土地屬于國家,屬于皇帝的。在這一點上,段國學也很快地借用了這一點,土地是屬于國家的,從大角度上先糊住人,再進行著生產資料的再分配。對于那些地主,絕大部份村民對地主掌握著絕大部份的生產資料早就已經不滿了,不進行重新的分配如何收攏住人心?

在這一點上,段國學采用了不是那么激化的一種折衷的手法,對于地主中產階級來說,這個時代的很多精英也是出自于這些階層中間,段國學不可能將這些精英們全部向對手那里推。收回他們的土地會給予一點補償,新政也會在經商、開廠時給予一定的補償和優惠,雖然這種不是辦法的辦法仍舊得罪了很多的中產地主,但是對于這些代表著這個時代的精英背景階層們,段國學也并不是那么的太在意。

對于不管是眼光毒辣看出了自己未來的宏偉目光步步實現,還是出于無奈無法選擇的上了自己的賊船,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當年的地主利用新政給予的優惠和政策進入到了更加富裕的富人階層。當然,這里面也有著很多投資失敗或是太過于克扣薪水而導致失敗淪為低層人員的實例。

而如果你們不愿意幫助我一同共創大業?那么也請自便。

離開這片新政保護住地土地去中國另外地一處再圖大業?笑話。在其它地方這種投資

在當地軍閥們眼中隨意宰割地砧板肉!從肉到骨渣:吃地一點不剩!

而要站到反對打倒我們地那一邊?也沒關系。對于中國這個時代培養出來地各行精英比例。精英們更多地是成為了軍政精英。而科技精英地數字實在是太少了。段國學從制定自己地載戰略和科技興國、建國、強國地戰略上就已經將培養自己地各種精英力量作為了主要地展方向。你不愿意和我們一同創業沒問題。但是站在對面反過來對付我們地人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腳下地歷史墊腳石。

當段國學在幾年前登上中國權利地最高點時。很多人這才現。西南培養出來地科學家、政治精英、軍事將領等等眾多精英人才當中。出身草根階層地占據了絕大多數。而段國學在西南高級技術學校一次開學時地一句話可以很形像地說明:

“既然他們不愿來我們這。我們就自己花個十年二十年地時間培養出我們自己地人才!”

所以段國學對于這個時代的地主階層子女所培養出來的精英們并不是太感冒,得罪你們又怎么樣,沒了你們還清凈,段國學我能忍住二十年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培養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草根精英,而且現在也用事實證明了,我們培養出來地人才不比你們差,還要遠遠地比你們強!

因此在土地的重新分配上,段國學有著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去解決土地分配后地主階層地不滿和對立情緒,只是這種辦法所要花費的連帶代價是巨大的,段國學必需要重新構建自己的上層建筑精英人員體系。

不過好在這個時代中,平民大眾對于免費并提供食物就餐的學校是渴求著的,因此段國學以這個方向為突破口,用著大量的時間和勒緊褲腰帶省吃儉用咬著牙培養出比地主中產階層所能培養出成千上百萬倍地各種人才。從上百個平民家庭培養出來的孩童中難道就找不出幾個比地主中產階級家庭中培養出來的一個孩童還要強嗎?而且中國的科技未來不可能就僅僅只靠著中國不到五百分之一的所謂精英階層來承擔,一個國家的科技體系和工業體系就象是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地基地盤越大,塔尖才能筑建的越高。

而現在,讓這些農民們感到最開心地是政府和自己續簽了新的土地承包使用協議,新簽署的糧食土地承包協定不像之前的五年一簽,而是一次性地簽署了三十年,這讓已經土地改革深入多年的地區更加死心塌地地支持著段國學的新政府。

而對于東北、華北、中原、江南這些收入段國學勢力范圍較晚、土地改革進程還未進行徹底地地區,這樣的土改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而且經過這么多年,隨著土地丈量工作地慢慢展開和深入下去,宅用土地已經非主糧類土地的使用權也逐步地落實。不過目前對住宅土地的使用時長也沒有一個明確和最好的解決辦法,段國學也只能借用后世中七十年的使用權。

雖然這七十年的使用權在后世也是被人病垢的一個地方,但是要看到,這種不是解決辦法的辦法有時候也是一種合適的處理辦法,至于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當然有,但是在目前的經濟展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前提下,這些更好的辦法就是開著沒油沒彈的坦克回古代打仗,有這個心沒這個力。

對于很多東西,特別是政治上的事情,段國學和他的幕僚班子們也沒有更多的參考來借鑒取經。

在中國的大地上,有兩個黨派之前進行過這樣的土地改革,一方是購買地主手中的土地這種比較溫和的手段,但是他們忽略了中國人對土地的極度依賴新,很多地主老財們寧可守住自己的百十畝土地,也不愿購買生產機器來進行產品生產。再加上施政的這群人腐化貪污嚴重,因此真正能落入地主們手中的補償也是寥寥無幾的。

而另一黨派的手法非常激進,這種激進的做法同樣遭到了地主階級的反彈,不過這個政黨更會借助著這股反彈徹底的剝奪了地主的更多所掌握的生產資料,這也是一種手段。而且他們也證明了,掌握住了百分之九十的民眾支持,剩下來的那百分之十的力量就成為了一種渺小的力量。

因此段國學的手法比較接近兩的折衷,對于肯出讓土地重新分配生產資料的,段國學和新政工作人員歡迎,也會幫助這些地主成為新的工業主;而你要是不識時務硬要頑抗的,哼哼……打的就是你這樣的出頭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