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命令后的第四天石繼平便帶領部隊出發了,雖然長,但是除了那個新嵌入的加強連之外其它的連隊也沒有對石繼平的升任表示出義,其它的幾個連長也對他很服氣和敬佩,因此石繼平的升任并沒有引起什么爭執。
這軍隊中本身就是敬佩那些有本事的人,石繼平本身就是桂林陸軍學院戰斗指揮官專業畢業的軍校高材生,正兒八經的科班學歷,而且從學員兵起就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從37年湖南會戰的后期當上代理副班長職務后便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再加上他和他的三個老兄弟是第一個確認擊斃日軍高級師團最高長官的戰斗英雄,而且還是臭名昭著的第六師團谷壽夫,現在剛升任到營長已經是委屈他了,對此團部的幾位長官還頗有微辭,不過從團長向師部、軍部打聽到的消息是石繼平畢竟還比較年輕,而且更是太招搖的戰斗英雄,正是因為這樣才需要更好的在基層磨練磨練,等過了這個坎,一路晉升也就不是太難的事了。
雖然石繼平心中最擔心的那個新嵌入的加強連,但是沒過幾天他很高興的看到了自己的明智之舉所帶來的良好效應;陳立新很快的便溶入了這個加強連中去,爽朗的性格加上曾經同為老部隊的習性,上上下下都認服了這個喜歡拿大刀砍鬼子腦袋的新連長。這些士兵曾經因為彈藥給養基本上都需要從敵方手中繳獲的緣故,故此他們更習慣于與對手進行肉搏戰和夜間絞殺戰,這陳立新第一天上任便拎著把大刀和戰士們玩對煉,往往都是一招制勝,這使得這些戰士們從根骨上便認定服從了這位有著血緣關系的新連長。
而陳立新在和這些戰士們接觸了幾天后便對連隊有了初步的了解,找到石繼平將自己原先帶的三排混編到了這個連里,而且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夜戰近戰交給我們五連了!
部隊先是乘坐小船沿江而上,在當地后勤部門地安排下,一千二百多人分乘多條小船組成船隊,這讓原本準備走很遠道路的黃毛偷笑不少,就象他自己說的那樣,進到越南就沒少走過路。
當船隊靠近越老邊境的支流小河無法再深入逆流而上時部隊這才下船,雖然這里中國情報部門扶植的親華政府的影響力還沒有深入到這一帶,但是越南人這時候還是非常膽小的,要不然在段國學后世當中,十大大將中地一名猛將曾經組織過戰斗,將近七千越南戰斗人員攻打一個不到三百名法軍的陣地,戰斗進行了一天越南人都沒有能攻打下,到后面這名大將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準備撂挑子回國,一同坐鎮觀戰的越南司令這才帶人架上機槍在后面督陣最終拿下這個陣地。
因此只要是看到有人煙居住地越南、老撾村落,親華政府所派來的向導和協同人員會盡可能的安撫村民,而部隊也保持了一貫不擾民親民的紀律作風,再加上專門攜帶來的小禮品和小糖果,部隊很容易解除村民地警惕心和緊張感。由于部隊要求行軍要快,這樣的親民作風很容易得到當地百姓地認可,部隊很容易請到更熟悉這片山地叢林的向導,有了這些更土著地向導,部隊行進速度很快,在一些較為富庶的村子里,甚至可以在請向導的同時租借到村民地耕牛來運送一些較為沉重的武器彈藥。
至于為什么要對這些村民如此親善,段國學是向負責南方戰區司令彭穿石這么解釋地:
這些國家以前一直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或者是親善國,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地百姓并不和排華,對于這些土地上的人,我們不僅要拉攏而且要植入親華的思想。他們與邊境地的人不同,邊境地的人看到的第一個中國印象是溫飽富庶的生活,因此邊境地的人向往著成為中國治領下的國民,而他們看不到。他們看到的第一個中國印象是你們,因此你們這些部隊一定要嚴格遵守軍隊紀律。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國家意識還不強烈,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國家領導人是誰,這是一個機會,將這些土地溶入我們中國的機會,而你們這些軍人,就是將他們溶入中國的思想播種機。
為此,第三戰區的所有官兵都必須嚴格遵守軍隊紀律,不過這條命令對于已經形成優秀傳統部隊來說是有些多余的。因為這種軍隊紀律已經牢牢的根植于他們的行為作風準則中去,只要不是當地人向他們開槍或者動武,士兵們不會傷害到任何一位百姓。
隨著越來越深入老撾地腹地。石繼
另外一個擔心地糧食問題隨著親民政策地展開得到了這里地老百姓并不富裕。但是別忘了這里是熱帶雨林。豐富地動植物資源使得到處都有天然野生地美味。這使得只攜帶兩天戰地壓縮食品地部隊能一路吃飽快速象著預定目地地行軍開進。
就在石繼平帶領著他地部隊向老撾一帶轉戰之時。在遠東地共青城外。蘇軍在遠東最后地武裝力量集中匯聚到了這里。雖然對于蘇軍指揮官巴切列夫來說。他們深知這樣地集中對于中國人來說更容易將他們集中擊潰。但是蘇軍指揮官看著手中那缺稀而又匱乏地各種資源后也只能選擇這樣地抵御作戰。
和歐洲地區聯絡交通地大動脈從去年起便已經易手于中國人地掌控之中。而海洋補給也被日本給切斷。即使是共青城內還能生產一些武器彈藥。巴切列夫手下地士兵基本上也只能一人持槍一人配發一排子彈作戰。
因為在去年年底地作戰中。蘇軍損失了大量地部隊已經彈藥。現在在幾個城市內臨時征募地士兵有些連隊列都不懂走。但是不得不贊揚蘇軍政治動員地強大能力他們在最短地時間里匯聚了大量地士兵。有一些甚至是參加過當年紅色革命。士兵兵員參差不齊。但是有一點。這些士兵非常地易于管理。他們在政治政委地忽悠和鼓動甚至是身后地機槍監督下向前方進攻。
雙方在共青城外匯聚了最后的力量,蘇軍吸取了伯力和海參威失利的經驗,總結出在城市巷戰中的一些特點和中隊所使用的武器特點,改進了自身的作戰戰術。
在斯大林保衛戰中,蘇軍充分的利用了自己狙擊手的震懾特點,在斯大林這座城市中和德軍絞殺在一起。但是蘇軍遠東部隊所期望在此再創佳績的愿望被打破了,中國的軍隊不僅同樣有著大量的狙擊手,而且中國的狙擊手們似乎經驗更加的豐富。
同時在作戰經驗豐富的同時,他們的裝備似乎更好而且更精良,他們裝備了常規的狙擊步槍,更有裝備一些蘇軍未能想到過的特殊裝備。
參與這次戰役的中國狙擊手們有部分配備了暗影部隊以前才能裝備的特種裝備—紅外熱感探測器,這樣能使得這些狙擊手們能更好的保護自己和狙殺蘇軍。
當然,能裝備這些特種裝備的狙擊手們不是一般的普通狙擊手,而是集團軍中的狙擊精英,這些人都是有著十年從軍經驗的老兵們,只有經歷過長時間作戰的老兵們才能有著這樣的待遇。因為這些裝備是那么的驚駭世俗,如果將這些裝備流入到敵軍的手中,肯定會造成不不要的泄密和一些不可預計的情況發生。
因此這些裝備只能讓經受過多次戰火考驗的那些老兵們使用,只有他們能有更多的機會在戰場上存活下去,只有經受過血火考驗的他們能將這些裝備完好的帶回基地中來。
而且除了這些老兵們,無所不在的戰場通信設備也使得中國士兵們能及時的得到更多的火力支援。面對著那些隱藏的蘇軍狙擊手,中國士兵們可以呼叫更多的炮兵對似目標隱藏地進行火力覆蓋射擊;不僅如此,中國方面由于投入兵力眾多,對各處房屋、建筑都進行了地毯式的搜索和清查,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抑制住了蘇軍狙擊手的發揮空間和作用。
這樣多管齊下的手段處理下,蘇軍在前兩個城市的失敗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針對于此,蘇軍很快的調整了自己的作戰戰術和作戰防御體系,試圖做著最后的抵抗。
而中國方面對此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大量的部隊在攻擊完伯力和海參威后放慢了攻擊速度以做更多的攻擊準備。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彈藥、更多的補給、更多的飛機和更多的士氣……
“司令,戰士們都已經準備好了,什么時候發動總攻擊。”唐畢強的身邊,作戰參謀將一份戰報遞交給他。
“還不急,著急的不是我們,而是對方,人類在等待中會消磨完自己的所有精力,鼓三而竭,他們沒有足夠的彈藥,沒有增援,他們甚至連食品都不足,等待下去對他們只有著無盡的恐懼和憂慮,而當他們的負面情緒累積到一個極限后,推倒他們就變得會很輕松……”
又是忙碌的一天,還好沒來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