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窩里的科技強國

第六百五十四章 均無戰事

嘉四戰區向南推進的步伐雖然較為緩慢但仍舊一直按計鼎迪。到過年前,如果先頭部隊的重炮放開了最遠射程開火,那么炮彈絕對會落入到英國人控制的伊朗和阿富汗境內。不過雖然到現在還沒有一發炮彈打過來,但是邊境上的局勢已經讓英國人冷汗迭出,從情報部門那反饋回來的消息可以知道,擺在自己面前的可是以快速作戰著稱的中國第三集團軍,經過一年的適應和沿途道路的修建已經當地局勢的逐漸穩定,相信等過完中國的傳統春節之后,第三集團軍就會策馬入境炮轟司令部,想到這時就已經足以讓英國留守在伊朗、阿富汗的部隊為之恐慌。

只是英國人和法國人并不知道。實際上第三集團軍雖然的確有進攻的命令,但卻沒有英法兩國人想象的那樣猛烈,畢竟這邊的地勢是以讓地丘陵地帶為主,光沿途運送作戰物資就已經足夠讓中國的后勤部隊拼足了老命。而且蘇聯人在此淫威多年。要想徹底的形成一個較為穩定的戰區第三集團軍還需要些時日才能真正策馬攻擊伊朗阿富汗等地。

再看第三戰區,第三戰區的戰事明顯要比第二、第四戰區要來的多。東面、南面、西面三個方向上都有著戰斗。

東面的戰斗多半為小規模和美軍、日軍在菲律賓沿海一帶的交火。受到中國人手中病毒生化武器的制約,美國五角大樓命令麥克阿瑟不得擅自提高升級交火規模,這使得這邊的戰斗經常是處于小范圍交火狀態。不過實際上,麥克阿瑟就是想大規模交火都不太可能。

拖住麥克阿瑟后退的恰恰正是菲律賓諸島嶼上饑餓不堪的日本軍隊和日本移民。由于兩方政府已經聯盟。雖然政客們可以在一秒鐘內瞬間變臉從義正言辭的義憤填膺變成面帶笑容不可分割的倆兄弟,但是對于雙方在戰場上打的你死我活的軍人來說卻沒有那么簡單的和好。畢竟在不久前,雙方的軍人還在拼命把對方往死里整,自己部隊里誰沒有戰友死在對方的槍口下,說不定現在跟你握手的這名軍人曾經還槍殺過你的戰友。

只是這種拒絕,或者說是抗拒的心態多半出現在美國士兵中間,對于日本士兵來說,能停止這樣半屠殺的作戰對于它們來說就已經算是逃出生天了,而且由于長時間沒有足夠的糧食給養,所有日軍部隊都是處于一種嚴重的半饑餓狀態。當美國部隊接到五角大樓的命令從后面的補給中心拉來一車車的食品送到日軍這邊后,日軍軍隊還好說,畢竟有著較為森嚴的封建等級差異和軍紀約束還能保證著次序。但是那些日本移民就沒那么多講究了,用美軍這邊目擊者的形容來說,那就是一群一群餓成皮包骨頭的骷髏在不斷的甥動,等這群比難民還難民恐怖的饑餓者沖到食品車旁,就連那些對日本有成見的美國大兵們也起了惻隱之心。

只見這些恐怖的饑餓者抓起一切食品就往自己嘴里塞,面包、巧克力連包裝紙都沒有撕開便直接放到嘴里咬。在嘴里匆匆嚼過兩口后就往肚子里面咽,接著就吃著下一口。生怕手中的食物在下一刻便消失似的。而一些沒有搶到面包、巧克力這樣食品的日本鬼子抓起罐頭就啃。不是不會打開罐頭,而是慢慢的用罐頭上面的開啟鑰匙一點點的旋開封裝的馬口鐵對于這些饑餓的日本鬼子來說就比什么時間都漫長。這些鬼子用牙齒撕扯著堅硬的金屬外殼。硬生生的將罐頭的金屬外殼給撕扯出一個個的口子,由于撕扯力度和金屬鋒利的邊緣導致這些鬼子嘴部被劃破使得滿嘴都是鮮血,但是這些鬼子好像絲毫不知道痛楚一樣繼續在撕扯著罐頭外殼,將罐頭里面的湯湯水水和美國大兵們吃膩的午餐肉瘋狂的全部送進自己的腹中。這種瘋狂的進食方式和勁頭讓所有圍觀的美國大兵毛骨悚然,在戰后。一名幸存的美國老兵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記錄下了這段回憶和畫面。而又過了若干年后,一個中國電腦游戲制作團隊的核心開發人員在看過這段回憶之后突發靈感,用這段瘋狂進食的靈感設計出了以饑餓瘋狂進食的僵尸為背景主旋律的《生化危機。其中開頭的場面,就是以當時這名美國幸存老兵的回憶錄中記錄的資料和影像作為藍本的,只是瘋狂進食的對象成為了游戲中的人。最舊出,游戲在全球賣的是大熱大火。不過有流散在世界各地標口扒后裔對游戲片頭提出了抗議,但是誰將這些已經是地球上最低等民族的聲音放在耳朵里呢,,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麥克阿瑟雖然無奈于五角大樓和華盛頓的命令。但是出于軍人的身份,麥克阿瑟仍舊執行了五角大樓下達的和菲律賓日本軍隊握手言和的命令月下旬初,也就是中國人正在準備新年的時候,麥克阿瑟將自己的指揮部給重新搬回到了馬尼拉。

只是搬家容易坐穩了難,麥克阿瑟在和日本匯兵一處之后這才發現。整個菲律賓特別是呂宋島主體,被上百萬日本移民和日軍折騰的是一片狼藉,到處不僅是蕭條一片同時是浮尸遍野。

同時整個呂宋島上的基礎建設也荒廢多時,自己要想重新將菲律賓變成一個進攻中國本土的橋頭堡,美國的工兵還需要有一段很長的路要志,”

第三戰區東面的情況就是如此。南面的情況逐漸明朗化,澳大利亞總理最后的戰敗演講詞擊潰了淡大利亞最后抵抗的決心,各地的殘余軍隊紛紛放下武器向趕過來的中隊投降,一座座城市和小鎮向中隊投降。中隊現在更多的是在這里接收一個個的城市和一支支投降的澳美聯軍降兵。在如此順利和沒有抵抗的情況下,在過年前的某一天,處在澳島西部人際罕至的某支中國部隊甚至創造了單日二十四小時內推進三百零七公里的記錄。而這個記錄,成為了一直保持超過上百年不被打破的記錄。在戰后眾多戰爭的戰史上,也就只有是澳大利亞這樣特殊國土、特殊人口和特殊國情之下才能做到這個記錄。

當然,第三戰區澳大利亞軍區結束了攻堅戰并不意味著就萬事大吉。接下來的這一年里,世紀上更加的忙碌和有著大量事情可做。驅趕走白人導致了澳大利亞出現了大片的無人區,原來的牧場和礦山、碼頭、工廠都失去了足夠的人力進行工作開發,國內需要向這里轉運大量的移民來填補這些缺口,以便重新利用上這片美麗而又富饒的土地。

同時在澳島的軍隊在結束完這里的戰斗后還有著新的征程需要出發。新西蘭、太平洋上的眾多鳥嶼也是段國學一直以來垂涎的地方。

不過有個小插曲要說明的是在過年前,也就是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中隊接收的最后一批投降戰俘是坎加魯島也就是袋鼠島上的數百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鍋蓋頭們,這些鍋蓋頭們當初被送到這個島嶼上尋找中國人的前哨觀察站以保證海軍突襲的效果,結果這幾百號人上去后除了和袋鼠游玩島嶼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做。戰役結束之后,這些鍋蓋頭們發現自己被遺棄在了這里,離自己最近的援軍或者說是友軍部隊都相隔數百英里。無奈之下,這些失去給養和戰斗任務的鍋蓋頭們最終主動向中國部隊投降。這幾百名鍋蓋頭們在被運送回澳島之后,一直處于幸運女神青睞的他們再次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繼續垂青,由于沒有和中隊直接作戰,這些鍋蓋頭們很幸運的得到了善待,并且在第二天還有幸和中隊共同分享了大飯。中國廚師所作出來的豐盛團圓宴讓這些美國大兵們終于知道了在美國吃到的中餐都是變種變口味的垃圾。甚至餃子這不僅好吃又具有另外一層含義的東西也讓這些美國俘虜們在親自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感受頗多。

當然,這樣的場景并不是中隊有多善良,而是出于從政治宣傳上的考慮。在不久之后,以這幾百名戰俘受到優待的畫面和照片以及其他資料很快的出現在各路媒體上,,標榜自己的仁義和道德豎立形象。自然需要有著適當的對象和手段。在這點上,德國人、蘇聯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甚至就連日本畜生都知道需要給自己些粉飾、美化自己的東西,可以說,這些冠冕堂皇給自己人看的東西,大家都是這么做的,,而第三戰區最后一個方向也就是西面,這里的作戰對手主要是英法聯軍,兵強馬壯的美國大兵都被打得是滿地找牙,更何況這些戰爭潛能并不如美國這樣雄厚的英法聯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