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香計

第087章早點(第四更)

招弟知道他問的是馬氏把姜大山推搡得暈倒的事,笑著說道:“我爹沒事,多虧了鐵柱哥叫姜大伯和大伯娘過來扯勸。”

招弟說完,神色有些黯然,她們姜家每天為一點小事鬧得雞飛狗跳,叫人在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鐵柱笑著說了聲:“妹妹客氣。”再找不到話題說下去了,便各回各家了。

姜有財開始做飯,盼弟幾個也回來了,都忙著喂豬喂雞。

招弟問姜有財,鐵柱給的木頭在哪里。

姜有財道:“就在堂屋門旁邊。”

招弟進去一看,全是筷子長的邊角余料,心想,鐵牛哥是個有心的,非得這么長的木頭塊才好加工成簪子。

晚飯差不多做好了,姜大山夫妻兩個也喜氣洋洋地回來了。

姜有財姊妹一看就知道在里正那里一切順利。

果然,吃飯時周氏就告訴孩子們,里正把離村頭一塊地劃給他們家做房子,那塊地按荒地的價算,只收一兩銀子。

姜有財姊妹大喜,一般宅基地根據位置不同,從二兩銀子到幾兩銀子不等,里正卻白菜價賣給他們。

姜大山也笑著說:“你們里正爺爺說他明天一大早帶著我去縣衙辦地契,蓋官印來,早些把事辦了,我們就能破土動工了。”

在古代,辦房產的地契只要有了官印就合法了。

不過要在官府里辦官方地契是得交一筆手續費的,按地契或房契的十分之一交,姜有財家這一兩銀子的地基得交一百文錢。

當晚姜有財就交給了姜大山一兩很子三百個銅錢。

姜大山說太多了,哪怕路上要請里正吃點東西或是買茶水,多準備三十文就綽綽有余了,因此要退些錢給姜有財。

姜有財道:“縣城離我們這里一個時辰的路程,難道爹走去?

先不談爹身子這么弱能不能走得去,里正爺爺為咱們的事跑腿,爹好意思讓他老人家跟爹一起用腳走到縣城?這車是無論如何得雇一輛的,這就得好幾十文吶!

明天早上肯定要請里正爺爺不拘在鎮上哪家早點鋪子吃了再上路,等辦完事,爹還得買些瓜果點心酒送與里正爺爺以示感謝,用錢的地方多著呢,爹手上錢多點,路上好辦事。”

姜大山聽她說的頭頭是道,便把錢都收下了。

第二天早上,姜有財姊妹仍和往常一樣該干嘛干嘛。

幾個肉鋪的老板見姜有財又來買他們的豬下水都很高興,問她要不要豬肺,稱秤時四兩半斤的零頭都沒給她算錢。

姜有財把食材背回家,和全家人一起處理清理干凈之后就開始鹵制。

在鹵制時,她特意鹵了幾個雞蛋,做早飯時又做了十幾個雞蛋韭菜餡餅讓姜大山吃完早飯后帶去給里正老夫妻兩個當早點。

雞蛋她多鹵了三個,三朵小花一人一個,雞蛋韭菜餡餅也多做了一個,讓蘭花幾個分著吃。

吃完早飯,姜有財就出攤去了。

依舊是招弟幫著送去并把攤位擺好才回來。

姜大山則拿著姜有財準備的雞蛋餡餅和幾個噴香的鹵雞蛋在周氏的陪伴下慢慢走去了里正家。

里正的兩個兒子一個在縣里開著一家雜貨店,一個在鄰縣當縣丞,都住在外頭,沒和他老兩口一起住。

里正老兩口有百十畝良田租給人種,在家帶著幾個孫子靠著田租過得還挺滋潤的。

雖是夏季農忙季節,可是里正一家大小不用干農活,所以就沒有早起的習慣。

姜大山夫妻倆個到他家院子里時,里正老兩口和孫子們才剛剛起來梳洗完畢,正準備做早飯。

里正見姜大山夫妻兩個,笑呵呵地說道:“雖然今天要出門辦事,可也不用來的這么早,老婆子還沒做早飯呢。”

里正老夫人一點架子都沒有,笑瞇瞇的說:“我這就做去!趁早吃了趁早出門辦事涼快。”說著邁著一雙小腳往廚房走去。

周氏急忙攔住:“我夫妻兩個來這么早就是特意給李伯你們送早點來了,省得李大娘一早上做早飯受熱。”說著和姜大山一起把雞蛋韭菜餅和鹵蛋全都遞給里正夫人。

里正夫人接過那些雞菜韭蛋餅和鹵蛋高興的眉開眼笑,拿幾個大海碗裝了,放在飯桌上,招呼周氏夫妻兩個坐:“怪道你們兩個一進屋,我就聞到一股奇香,我還以為是別家做早飯傳來的香氣,原來是你們帶來的鹵蛋和這雞蛋韭菜餅的香氣!”

周氏謙遜的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好東西,是有財自個兒做的,還望你們不嫌棄,將就吃著墊墊肚子。”

里正夫人笑著道:“你們實在太客氣了。”然后招呼幾個孫子趕緊來趁熱吃。

她則要進廚房給姜大山打一碗糖水荷包蛋。

姜大山連忙阻止:“李大娘,我是在家里吃過來的,您老別忙了。”

周氏也道:“李大娘您千萬別忙乎,大山這病才有點起色,大夫交代,不可以暴飲暴食的,免得傷了胃。”

李夫人聽周氏這么說著,才沒堅持去廚房,給他夫妻二人一人沖了一碗糖水,歉意的笑著道:“那我們開吃了。”

周氏夫妻兩個都說道:“你們吃!你們吃!趕緊趁熱吃。”

里正夫妻兩個一人拿起一個雞蛋韭菜餅來咬了一口,頓時鮮香滿口。

老兩口贊不絕口,說這雞蛋韭菜餅做得真好吃,又說起昨天送來的三樣點心,特別是沙琪瑪又酥又軟又甜,就是里正牙口那么不好都吃得動,大贊姜有財能干,這么會做吃的。

李夫人還好奇的問周氏,姜有財這么好的廚藝是跟誰學的。

周氏笑著道:“跟人學廚藝還得交錢人家,我們家窮成那樣了,哪有錢交給人家學廚藝?是有財無意中撿到一本食譜,按照食譜上記載的各種菜譜和點心的做法自個兒摸索著來做的。”

李夫人贊不絕口:“這還是有財能干,看著菜譜就能把食物做的這么好吃!”

周氏自然謙遜了兩句。

姜有財做的雞蛋韭菜餅好吃,鹵雞蛋就更香了,里正的幾個孫子都吃得小肚子溜圓卻還要吃。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