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全員皆反派

第十九章 文天祥聽過嗎?

“嗚嗚嗚,冷易風是一個好人,不要放跑他。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我升級的希望。”233系統說道,因為冷易風最容易薅羊毛。

路遙又何嘗不是這么想的呢。

可是她也沒有什么理由,勸說他留下來。

冷易風走了。

路遙跟著陳秋陽等人進入了兗州。州府令安排住所,表示再過一日,傷員休整完畢,就可以乘坐靈舟出發了。

回了驛站,得了空,陳秋陽終于按耐不住向路遙問起了正氣歌還有她身負儒道唇槍舌劍的事兒。

路遙早就等著陳秋陽發問了,她也準備好了說辭:“這正氣歌不是我創的,是我師傅當年游歷天下時得到的。”

陳秋陽聽聞,倒沒有太意外。

不是他看不起路遙,而是她這般年紀,寫不出如此感悟深刻的正氣歌。

“可知道是何人所創?”

“文天祥。”路遙說道。

陳秋陽認真思索了一番竟是對創造出如此震耳發聵,令人振奮正氣歌的文豪一無所知。

他直覺有這般感悟心性和才氣,成就當在大儒以上,甚至可達半圣水準。

還啟發了他的文宮。

他自覺不如這個作者。

按道理,正氣歌如此才氣,如此氣節,應該聲名遠播才是。

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絞盡腦汁就是沒聽過,他轉而看向了寧須子,寧須子也搖了搖頭。

所以陳秋陽又再度看向了路遙。

“此先生是何方人氏?我當親自拜訪,若是驪山書院能請到這位先生,當是我驪山書院萬千學子之幸,也是唐國之幸,人族之幸!”

當然是南宋名臣,民族英雄。可惜不在同一個時空,你們也見不到了。

路遙在心內吐槽道,她繼而說道:“我也不知,只見到了稿件,卻不知道這位先生何方人士,我師傅早年游歷四海,去過的地方很多,也許并不在天火大陸。也許,還并非當代文豪,而是古之文豪。”

陳秋陽十分遺憾,捶足頓胸。

“才拜讀先生詩作,竟然無緣得見其人,是我陳秋陽之不幸啊!路小友,你定要替我默寫下先生詩篇,此詩篇一出世必然又是我人族一戰詩。放到前線定讓妖魔聞風喪膽。”

“好!”路遙沒什么問題。

這戰詩如果能送到奉天城,能讓武侯的手下少死不少。

路遙當即拿了筆墨默寫。

每寫一個字,這個字符都好像有了靈魂一樣。

絲絲縷縷的靈氣溢出,竟從她的靈臺穴而入。

她下筆如有神,越寫越順暢,早先被榨干的靈力不僅回來,而且感覺到了自己的境界似乎有些松動,竟在這個時候突破了筑基第六層。

是這些字符給了她感悟,也是正氣歌里的充乎于天地間的浩然正氣給了她感悟。

儒、釋、道一法通、萬法通。

法不拘泥于形勢。

天地間的法理,存在著共通之理。

就是公道和正義!

路遙感覺靈光一點,自己好像抓住了什么。

等到一氣呵成之時,筆落天驚。

萬里霞光鋪就,彩鶴與祥瑞齊鳴。

那霞光正是五色神光。

唐國內,各州府有文名的讀書人都感受到了變化,天地才氣再添一筆。

“妙,真是寫的妙!”陳秋陽看到了正氣歌不由贊嘆過。

可等他讀一遍就發現,有些典故,竟是看不大懂。

“這一句,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怎么解?”

這中國古代歷史,和天火大陸唐國的歷史又不一樣。

這些典故,路遙還不能說透了。

說透了陳秋陽會懷疑她怎么會對一個不太清楚來歷的正氣歌的典故如此了然。

所以路遙說道:“這些典故不重要,無非就是舉例這些人舍生取義、殺身成仁、忠貞不二的氣節和精神,我看陳先生,既然要以此詩為戰詩,不如把這些典故,改為唐國抗擊妖族的典故,如此更能激勵前線戰士。”

路遙的話,讓陳秋陽心動了。

“這可以嗎?”

“當然可以,先生不放心,署名仍是文天祥。作注釋注明改了的地方就好。如此能彰顯文先生文名和氣節,也能讓人通俗易懂。”

“好!你說得對!若是文先生來我唐國,傳播這些典故,亦能改回去!路小友真是靈慧,此事記你一功。你既然能施展唇槍舌劍,顯然才氣不斐,我看那青云門你也不要去了,入我驪山學院就好了。”

陳秋陽越看路遙越是歡喜。

路遙的師傅應無涯既然死了,自己收她做學生應該也是可以的。

而且一個學魔道,一個教儒道也不犯沖。

“不是,陳先生…”

“就這么說定了,老夫要去改詩了。”陳秋陽拿著這首《正氣歌》如獲至寶,樂樂呵呵去改詩了。

路遙竟是沒來得及解釋,她這一次性唇槍舌戰壓根就不是什么才氣的證明。

進驪山書院她能干什么?

當文抄公嗎?

那不是她的天賦,她的天賦正兒八經的單系木靈根,就是放眼青云門也能絕殺的存在。

“小七,恭喜你啊!在驪山書院也挺好的,真沒有想到你竟然才氣逼人。太讓我羨慕了。”顧雙雙星星眼,很是崇拜。

路遙:“……”

實力不允許我裝逼!

寧須子道:“天賦異稟,真是天賦異稟,可惜你為什么不會劍法呢?如果你和你師兄一樣會劍法的吧,老夫定要把你帶回巨劍門!”

寧須子感覺路遙天資驚人,可惜了他們巨劍門只收劍修,太遺憾了。

顧雙雙拼命點頭,不然她就可以和路遙做師姐妹了。

路遙淡淡一笑:“寧真人,我覺得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形式去青云門吧!”

寧須子可不敢答她這話。

因為看的出來陳秋陽這一次動真格了。

好不容易逮著一個天才誰想放過。

“這你得一會兒和陳大儒說,我可不說。”

路遙倒是想說,可也一直沒找著機會,陳秋陽連夜改稿,廢寢忘食。

改完總覺得哪里不滿意,還在摳字眼,壓根沒得機會。

第二日一早,州府令安排了靈舟。

大家出了驛站,便要乘坐靈舟離開兗州城。

然而此時233系統提示:“你六師兄溫珩就在大街上。”

“溫珩?他沒回元魔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