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的寵妻日常

第一百四十八章得民心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福公公拿腔拿調道,“雜家是受皇帝所托,來靖王府找您和王爺的。”

沈青黛頷首,等他往下說。

“不知靖王妃可曾聽過北齊的長公主?”福公公問道。

北齊的長公主?沈青黛在心里默默重復。

她印象里北齊好像有一個小公主,是宮里先皇的一個妃嬪所生,宮里人都喚小公主,從沒聽過有誰叫她長公主……

經小福子這么一提醒,沈青黛忽然感覺好像是有點奇怪。

為什么都喚她小公主,不叫她長公主?

沈青黛把疑惑問了出來,“公公口中的長公主可是小公主?”

問完她忽的一驚,萬一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她這么一問,自己的身世很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猜測。

她正要開口解釋兩句,就聽到福公公道,“不是,王妃不知也正常。”

聽到他這么說,沈青黛松口氣的同時,心里的好奇心也被勾了起來。

“那福公公口中的長公主是?”既然不是小公主,沈青黛還真沒聽說過有這號人。

福公公抿了口茶,將茶盞輕放到桌子邊緣,不疾不徐道,“靖王妃常年不在京城,而且這個長公主在十幾年前就離奇失蹤了。

長公主是和貴妃所生,而和貴妃那是正直恩寵,然因給先皇誕下長公主逝世,正因如此,許是心里還惦念和貴妃,先皇很是疼愛這個女兒。”

“后來長公主忽然消失,宮里人沒人知道她的去向,先皇為此大病一場,宮里人再也沒人敢提起長公主的只言片語。”

沈青黛擰眉,長公主為什么會好好失蹤?

而且,長公主的失蹤和這個福公公來找她和楚瑾瑜又有什么關系?

忽的一剎那,沈青黛腦海里一個離譜的念頭一閃而過。

狗血到她差點當場吐血。

“我……和這個長公主是有什么關系嗎?”她問得很隱晦。

然而這個想法一點點成型的時候,沈青黛再也淡定不下去了。

不會吧……該不會她就是那個長公主吧?

就是那個早些年悄悄離開皇宮,只身一人獨闖天涯,現在忽然被皇宮里的人查出來,長公主并沒有去世,而是將沈國公府的沈青黛頂替了。

小皇帝知道此事后,著急忙慌的派小福子過來。

這也太特么雷人了吧。

要是她真是長公主,那她和楚瑾瑜成親,豈不就是個笑話?

沈青黛越想越覺得離譜,她一副吃驚狀。

福公公雖然剛過加冠之年,但在皇宮里什么樣的人沒見過,看人臉色這一行當也摸得門清,見面前的靖王妃神情古怪,只消轉念一想,便明白了。

“王妃應是誤會了,”福公公被面前這個靖王妃離奇的想法逗笑,“您和長公主倒沒什么關系。”

沈青黛這下總算是放心了,她點點頭,示意福公公繼續。

福公公應了一聲,“雜家來,是因為長公主昨晚忽然回了皇宮。”

沈青黛一怔,回來了?一個消失那么多年的人忽然回來了?

“確定是長公主嗎?”沈青黛問,她當年既然悄悄的離開皇宮,要不是被人綁了,就一定是自己不愿意再在皇宮里待了。

這么多年不回來,也沒人拿長公主要挾過小皇帝,八成當年是長公主自己離開的皇宮。

怎么就忽然回來了呢?

沈青黛懷疑這人很可能就不是長公主。

她問完看向小福子。

福公公聽后當即搖頭,“是長公主,長公主的奶媽還尚在,昨晚長公主一回宮,皇上一開始也不相信人真的是長公主,就派人去傳了長公主的奶媽。”

沈青黛聽的認真,見小福子停頓,她抿了口茶水,問,“然后呢?”

“長公主的奶媽親口說,長公主肩胛骨處有一塊蝴蝶胎記,皇上就命人查看,身上果然有奶媽所說的那個胎記。”

“而且,長公主長的自小就像先皇,恰巧皇上也很似先皇,兩人站在一起,鼻子眼睛都很是相像,一瞧便覺得兩人是親姐弟。”小福子說著說著,面前就浮現出昨晚太和殿上那一幕。

皇帝也不曾見過他這個親姐姐,畢竟當年長公主離開時,皇帝才一個多月,哪會對長公主有什么印象。

沈青黛眉梢挑了挑,“那福公公找臣妾和王爺是?”

聽到這兒,她還是不太明白這個長公主和她還有楚瑾瑜有什么關系。

福公公笑了笑,“王妃別急,雜家正要說呢。”

沈青黛莞爾。

“長公主回來,按理說應該高興的。”福公公如是道。

沈青黛不明所以,確實應該高興啊。

小皇帝多了個姐姐,多了一個親人……這是好事啊。

“皇帝起初都打算命人給長公主辦接風宴了,”福公公口有點干,他潤了潤喉嚨,繼續道,“然而長公主忽然說,她會皇宮,是想請旨嫁到燕國。”

“嫁到燕國?”沈青黛有點震驚,好像北齊和周圍的列國中,就數同燕國的關系最差。

別說是長公主——

沈青黛這些天在京城的酒樓里聽到不少市井傳聞,其中有一個點就是,北齊的百姓死也不會嫁給燕國,更不會娶燕國的女子。

她一開始聽到是很是驚訝,兩國休戰多年,雖不至于說仇恨消融,但關系確實緩和不少,而且北疆一帶,兩國在一些領域還互通有無。

不至于說起嫁娶一事,就這般深惡痛絕。

沈青黛當時給了酒樓談話的二人一些銀子,這才知曉了其中的個中緣由。

故事也是好幾年前,當時北齊和燕國雖然戰火不斷,但兩國的百姓,在嫁娶一事上倒是沒太多的忌諱。

可自從發生了一件事后,這一切就變了。

當時北齊的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嫁到了北齊,因為這女子是北齊的一個大功臣的女兒,而且那女子有一顆玲瓏心,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曾以一曲名動京城。

京城的百姓,鮮少有人沒聽過她的名號。

這位姑娘不但貌美如花,為人更是樂善好施,經常救濟貧苦百姓。

說是人見人愛雖有些夸張,但從二人口中描述,這姑娘確實是很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