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先別死,夫人有喜了

第419章 送禮與把柄

賬號:搜索第419章送禮與把柄第419章送禮與把柄←→:

見狀虞綿綿面上閃過期待,“表哥又給我送禮物了。”說著,也沒想要避著人,直接將木盒打開。

幾人紛紛側目,對禮物都有著天然的好奇。

只見她驚呼一聲,從木盒中取出一個精致的陶瓷小泥人。

“哇,好眼熟啊!”虞綿綿道。

虞紹湊過去看了眼,再抬頭看看親姐,“這不就是你小時候的樣子么。”

“哦?”虞綿綿面上興趣更甚,“表哥哪里買的,竟然這么像。”

此言,讓沈桑寧忍不住多瞧一眼她手中的磨喝樂,心想綿綿真是情竇未開,這玩意哪里能買到跟她相像的,還不是某人親手捏的,才能這樣像。

虧得謝霖一直記得虞綿綿幼時模樣。

虞綿綿此刻端詳著年幼的自己,傻樂的模樣,沈桑寧看在眼里憋不住笑意。

站在最遠的謝歡,沒有仔細觀察虞綿綿手上的物件,他的視線在央央的臉上停頓幾瞬。

見她的注意力放在磨喝樂上,謝歡收斂神色,默默扯扯嘴角,果然還是沒長大的小姑娘,也是喜歡小玩意的。

他兀自思索,無人知曉他在想些什么。

轉眼已是臘月廿八。

沒了平陽侯管束,沒有冬眠期的勤快鴿子們又開始飛翔,一只只振翅飛向京城。

京城的氣溫比揚州金陵更低,白鴿們于京城城北分道揚鑣,飛入不同的家宅中,背上卻同時都掛了雪。

第一只飛入宣王府內,瞧見屋檐下火紅的炭火,鴿子落地時抖了抖,由宣王府的下屬將信鴿的信條取下,然后放飛了鴿子,它轉身迅速飛走,仿佛宣王府是很可怕的地方。

“王爺,趙通判來信,稱平陽侯去揚州找太子了。”

“然后呢?”謝玄在火堆邊看著管家烤雞,聽聞太子訊息臉迅速黑下,連吃雞的心思都沒了。

下屬又道:“沒有尋到。”

謝玄臉色好轉,“找不到很正常,”再看向管家,“雞烤快些。”

下屬走至身側,將已經看過的紙條遞給謝玄,謝玄捂著手爐沒有接,吩咐道:“你都看過了還給本王作甚?”

下屬低頭,將紙條撕毀扔掉。

管家將烤好的雞切成塊,遞給謝玄,謝玄咬了一口,齜牙道:“塞牙,呸!”

他面目猙獰,“要不是平陽侯干的是二十年老本行,誰能知道他是去尋太子的,呵,父皇這次下的是密令,朝野上下皆不知,只怕是在防著本王呢,難道本王在他眼中就如此不堪嗎?”

下屬與管家相視一眼,又紛紛低下頭,看著被扔在地上的雞塊,心想殿下又發火了。

謝玄冷哼,“罷了,反正也尋不到。”

與此同時,皇城的北面,深墻宮殿內,晉元帝的確在睹物思人,那張泛黃的紙條上字跡模糊,他將之放在御案下,無事便拿出來摩挲一番,摩挲時還會問上一句——

“平陽侯可有傳來消息?”

聽見慣例詢問,大太監與往常一樣委婉地回答:“許是山高路遠,這消息一時半會還未傳回京來。”

晉元帝將紙條塞回御案下,“你慣會說場面話,若真有消息,虞卿定是馬不停蹄趕回來了,這一晃幾個月過去,又到了年關,他莫不是怕朕怪罪,干脆不回來了?”

大太監不知該說什么安慰晉元帝,只聽上首漠然道:“他倒是要在外頭過年了,若年后再無消息,就先將虞卿抓回來,找得到找不到總得知會朕一聲。”

一去不復回,連消息都沒有,算什么。

晉元帝心里的不爽,遠在揚州的平陽侯感受不到,但就算感受到了,也沒有辦法。

皇宮上空沒有信鴿,信鴿都在宮外大臣們的宅院上盤旋。

比如李丞相府。

李相收到了一則關于《裴大人一夜往返金陵》、《裴如衍、謝霖準備動身前往金陵》的密信。

都是關于私事。

謝霖倒是無妨,可裴如衍不同,裴如衍是欽差大臣,在賑災、督造的過程中,無調令擅離,往重了說可是能被問罪的。

管家獻策道:“相爺,裴家的世子夫人在金陵,難怪裴世子會跑去金陵,估摸著,過年還得去一回,再一再二,您便可向陛下檢舉揭發。”

上回李成馬年之事,要不是裴家的世子夫人壞事,也不至于鬧這么大,寧國公一家擰成一股繩,叫李家吃了這么大的虧,李丞相一直記著。

眼下有了反擊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只是……

李丞相坐在正堂上,手里捏著一份書卷文章,心里有了顧慮,“裴如衍沒有耽擱公務,他夫婦二人于賑災有功,只怕陛下根本不會怪罪他,況且陛下將他視作未來肱骨,有心培養,若不是大事,根本撼動不了此子在陛下心中地位,反而會讓陛下對我李氏更不滿。”

今非昔比,李丞相無法再像以往一樣,如今每走一步,必須計劃周全。

管家沉思,“相爺思慮深遠,是小人想左了,一個把柄撼動不了裴家,還需要更多的把柄,裴氏家大業大,一個裴世子犯不了錯,害怕其他人犯不了錯么?”

李丞相點頭,就是這個理兒,就如同馬家之錯能連累李家一樣,他亦能以牙還牙,啞巴吃黃連的苦也要讓裴家嘗嘗。

但眼下時候未到。

“阿嚏!”而后是吸鼻子的聲音。

寧國公懷疑自己感冒了,這一個噴嚏將眼前信鴿嚇了一跳,火速逃竄飛走了,只留下一個紙條。

紙條上是大兒子的親筆,虞氏維持不住淡定湊過來,“寫了什么?”

“還能什么,無非就是不回來過年了,”寧國公平靜的臉孔下藏著失落,“衍兒回不來,徹兒也回不來,只有自己過了。”

他嘆一聲,差點要脫口一句生太少了,但又急急將話咽了回去,朝虞氏瞧一眼,唯恐勾起她的傷心事。

虞氏沒有察覺,一心接過信條要親自看看,見兒子字跡與以往一樣,至少能確定手沒有受傷,“不回來就不回來罷,我聽嫂嫂跟我抱怨說兄長也不回來,綿綿和阿紹都跑去寧寧那里了。”

大家都一樣。

虞氏表面不講,但心里確實寬慰不少。

幾個孩子在外頭有伴,過年說不準還歡快些,不像她們幾個老的這么孤單冷清,衍兒那個性子也確實需要多和低齡人玩玩鬧鬧。

這樣一想,虞氏也舒坦了,轉身召喚來一院下人,將過年的事宜一一交代,還有置辦年貨、新衣。

又想著兒媳肚子大了,說不準明年回來的時候都抱著孩子了,她是迫不及待想準備孩子用品了,但現在給孩子準備衣物玩具,又怕弄錯了性別。

男孩和女孩的養法畢竟是不一樣的。

可是虞氏又怕到時候再準備來不及,因為兒子兒媳沒有準確的歸期,萬一臨時突然回來了,或者突然生了,小孩子皮膚嬌貴,也不是什么都能穿能用的,還得請奶娘,奶娘還得經過挑選,也不是一天功夫能請到的,定是要提早請好的。

這些肯定是指望不上兒媳的娘家,虞氏也愿意操這份心。

寧國公不懂這些,根本不理解虞氏帶著愉悅的糾結。

最后還是鄒嬤嬤說,“夫人,若實在選不定,不如都準備了,不管是小公子還是小小姐,都能用上。”

“好好好。”虞氏點頭,決定奢靡一回,男孩女孩的衣物用品都買了!

寧國公府上下很快忙碌了起來,年前這兩日,有的負責置辦年貨,有的負責置辦孩子用品,管家再將交好的世家送來的禮單擬定好,一一由虞氏挑選回禮,世家往來是為了鞏固關系,不能出錯。

一件件珍品入了庫房,二房的人瞧見報給了許氏。

許氏思來想去,還是同裴二爺提了一嘴,“夫君,你現在回京任職了,過年是不是也要給上峰送些禮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