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推薦上五千了,拼死拼活的總算把九千字搞定,今天三更如約奉上。
大家再給力一點好么?謝謝了!
這本日志也是用拉丁文書寫的,以拉丁文在現今社會的使用率,已經極少有人能夠看得懂了。看來還真是學會什么都不吃虧,看看人家這父子倆,雖然只是做海盜,但是那種孜孜不倦的學習態度還是很值得稱贊的,這在海盜界里恐怕還是獨一份兒的吧。
日志之中,除了記載著劫掠和挖掘等盜賊行為外,也還記錄著很多不同地方的風土民情,以及宗教和人民生活等情況,在當時的社會來說,這也算得上一部介紹世界各地風情和社會形態等方面的大作。雖然說在科技發達的新世紀,這些已經不太值得一提了,但是做為三百年前的日志,而且是親眼所見的記錄,還是要比現代的那些游記要詳實一些。。
看完了日志,就該清點寶藏了,還是像上次一樣,張辰來清點,寧琳瑯負責記錄清單。由于在島上山洞里沒有足夠的時間去仔細的查看,現在兩個人在清點的同時,也都把這座寶藏里邊比較有代表性的物件一一從戒子里取出來先欣賞一遍。
張辰在剛才看日志的時候,就已經想要好好研究一下日本的三大上古神器了,傳說這三大神器是神賜給日本天皇的,尤其是那個什么八咫鏡,還是日本天皇的祖宗。還有日志里記載的那件所謂的皇室珍藏,張辰倒要看看,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從戒子里取出那只箱子,材質倒是還可以,用的是酸枝木,周邊的棱角都用黃金包鑲著,箱子表面還鑲嵌著不少的水晶和瑪瑙等寶石,在一般的箱子里邊,也算得上是個物件了。
張辰打開箱子,里邊是用絲綢包裹著的四件物品,其中兩件的長度都超過了六十公分,看起來應該是刀劍一類的,還有一件是約有兩個巴掌大小的,另外一件則是一個長型盒子的樣子了。
拿出其中的一件,把包裹著的絲綢去掉之后,露出來的是一把青銅劍。這把劍在意念力的觀察下,表層有一濃三淡四層黃色的光芒,應該是兩千六百多年前的東西,在劍身上還有兩個鐘鼎文的銘文“十拳”。
寧琳瑯現在已經能夠看懂金文了,再結合劍身上的紋飾,可以確定這把劍就是春秋時期的了,就問張辰:“師兄,這應該是把春秋時期的青銅劍啊,照銘文看應該叫做十拳劍,日本神話當中傳說的那把十拳劍就是這把嗎?為什么要叫十拳劍呢,不會真的是因為有十個拳頭的長度而得名的吧?”
張辰仔細觀察過之后,笑著說道:“我看差不多就是這么個意思,這把劍差不多也就是十個拳頭的長度。在中文里邊,十有著完好和完美等等意思,我想應該和這個有些關系吧,隔了兩千多年的時間,還真是不好說清楚。至于傳說中這把劍的主人,所謂的伊邪那歧和須佐之男之流的人物,不過是當時的日本天皇為了把自己搞得更加神秘而杜撰出來的,壓根兒就沒有這些個人。如果真的有神賜給了日本天皇某些寶物的話,那為什么日本人在六百年的時候還連個文字都沒有呢,這神也有點太悲摧了吧。當時的日本完全沒有任何文明和科技,和原始社會也差不了太多,很多的東西都是經由東北或者朝鮮,從唐朝帶到日本的。這把劍既然是日本皇家的珍藏,那就應該是那把傳說中的十拳劍無疑了,日本的早期歷史里邊說這把劍已經被毀掉了,轉化成三個神仙。我看日本天皇家族一直保留著這把劍,估計是想要在關鍵時候拿出來再編造一套謊言,例如什么三大神仙合體之類的,來增加他們家族在百姓眼里的神性。”
緩了一緩,又接著道:“雖然小日本天皇的思想的確夠卑劣的,但是卻把這把精美的春秋時期的青銅劍完好的保存了下來,這樣保存完整的西周青銅劍還是極少見的,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反正最后得便宜的是我們。”
說完又拿起了另一件,打開包裹的絲綢之后,露出來的也是一把劍,不過這把劍就不是青銅材質了,而是正經的鐵劍。整把劍大約七十厘米左右,劍柄大約二十厘米長短,劍身最寬處有六厘米多,通體以極細小的云雷紋作為裝飾,以至于看起來沒有兵器應有的那種寒光,而是類似于磨砂面的效果。雖然看起來是比較朦朧的感覺,但是這把劍的劍刃還是比較鋒利的,劍身末端是“草薙劍”三個篆書銘文,應該是形容這把劍的鋒利程度的吧,NND又是華貨。
用意念力觀察過之后,那一濃一淡的兩層紅色光芒證明,這把劍應該是唐朝早期高祖、太宗或者高宗之一在位時候鍛造的。不得不說,這把劍的制造工藝還是很高超的,光是這劍身上細如蠶絲,密如細沙的云紋裝飾就不是一般的工藝能夠做到的,再加上鋒利的劍刃,就更是難得了。基本上,這把劍已經能夠代表當時唐朝的最高制劍水平,估計是當時的唐朝皇帝給日本天皇的賞賜。
再拿起一件來打開,里邊是一面兩個巴掌大小的鎏金銅鏡,鏡面依然光可鑒人,在銅鏡正面的邊緣和背面是瑞獸葡萄紋。正面邊緣帶有紋飾的銅鏡還真是不多見,而且還是背面帶著伏獸鈕,并且有重圈銘帶的,這可是精品中的精品了。
張辰拿著銅鏡,仔細地看著背后的銘文,也是篆書的。大致意思是說天授二年倭王派使節來進貢的事情。在意念力的觀察下,一層濃濃的紅色光芒在銅鏡表面流動,的確是武則天稱帝初期的玩意兒。
這日本天皇的三件傳家神器已經見識了兩件了,所謂的天叢云劍和八咫鏡都是中國古代的物件,這第三件八尺瓊勾玉又會是什么呢?傳說中的八尺瓊勾玉是一串用繩子連在一起的辣椒狀玉器,看那件剩下的包裹,好像是一只長型的盒子,估計應該差不多就是一串玉辣椒吧。
打開最后一件包裹,果然是一只可以推拉的長型木盒子,材質也是酸枝木的,大約十厘米寬窄,三十厘米左右的長度,厚度有差不多三公分。
打開盒子之后,里邊的東西確是讓張辰和寧琳瑯都沒想到,之前以為就是一串玉辣椒,可看到的確是一塊象牙笏板。
張辰嘴里念念叨叨的:“不是說八尺瓊勾玉嗎,怎么會是一塊芴板呢,可這芴板還是象牙的,完全和玉搭不上邊嘛,這日本人也太沒文化了。”說著又把那芴板拿出來,釋放出意念力去觀察,也是兩層紅色的光芒,看來是同一個時期的物件了。
張辰還拿著那芴板莫名其妙呢,寧琳瑯一眼瞟到芴板背后的不同,說道:“師兄,這塊芴板有點不一樣,背后好像有字呢。”
翻過來一看,果然是有陰刻的文字,大約一百多個字,也都是篆書。看完之后,兩個人可算是對這日本天皇三大神器的來歷完全了解了,丫的完全就是拿著天朝上國的東西回去忽悠當地勞苦大眾的嘛。
這塊笏板背后的文字說的很明白,大周天授二年,倭國來朝,進貢萬金求名劍一把,以為倭王之用,并請為天朝之屬國……等等的請求。皇帝陛下念在倭人知錯能改的份兒上,也就原諒了倭人之前的愚蠢行為,賞賜給倭王一把太宗時期的寶劍——草薙劍;對于想成為天朝屬國的請求,也答應了,還封了倭王一個從五品下的歸德郎將;賜倭國另名為日本,另外還賞賜了一面鎏金銅鏡和一些天朝土特產,以資鼓勵。
這就弄明白了,之所以日本天皇有這塊笏板,就是因為武則天封了他一個從五品下的歸德郎將散官。唐朝官員的笏板是有品秩規定的,五品以上的官員用象牙笏板,六品以下的官員用竹木笏板。
想來是使者帶著這些賞賜的寶物回到日本之后,那狗小子天皇知道日本人不認識天朝的文字(當然他本人也不認識,當時也沒有真能認識篆字的日本人,那時候日本還沒有自己的文字呢。),所以就想了個損招,說這些都是神的東西,是神賜給日本天皇的,這樣就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并且無比的神話天皇家族的地位了。
為了能夠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是真的,日本天皇還專門花費大力氣,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編了百八十個故事,又找人用漢字成書,用來證明歷史上真有過這些事情。這些個故事在后來還真就廣為流傳,那幾本書的名字就叫做《古事紀》、《日本紀》和《風土記》,好幾本歷史類的書籍里邊都有了這個記載,就不信這些個不識字的土鱉們不相信。估計當時那天皇也有過鐵盜部官員那樣的思維: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有了這些,張辰就想啊,是不是將來可以把這些東西的來龍去脈都搞清楚,然后再給他公布出去呢,也好好的臊一臊日本天皇家族的臉面。拿著天朝上國皇帝的賞賜,謊稱是神賜給自己的,實話實說,我們天朝上國可沒有你們這種齷齪的后代。兒母同床就像是家常便飯一樣,這么惡心的事情,即使是最卑劣的人也做不出來,枉華夏先賢還專門給日本早期的稱呼里邊加了個人字在里邊。(古代的時候稱呼日本人為東夷或者倭,都是帶人字的,而南西北三邊的,則是叫做蠻、茙、狄,有的還叫做韃子,都是帶蟲啊草啊之類的意思的。)
想著想著,張辰又想起日志里說,有九百多卷日本的皇室筆記,現在是沒時間去仔細翻閱了,等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查閱一下,看看那些個皇室筆記里邊是不是有關于這段的記載,或者還有沒有別的一些皇室丑聞等等的記載,最好是有很多,那樣就可以大把地給日本和天皇家族抖摟出來,掉掉他們的面子。
一般來說,張辰還是很規矩的,也比較有禮貌講文明,不會做這種折騰別人祖宗的事情,但是對于這個卑劣的民族,他卻只會覺得這樣做還不夠。嗯,這個事必須得當成一件正經事來辦,辦的越嚴重越好,大家都喜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