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

第六百章:河山錦繡

第六百章:河山錦繡

住在龍門,李重福的心定了一些。

秦少游給予他的禮遇,顯然也出乎了他的預料之外。

更讓他驚喜的是朝廷的動向,朝廷居然對此事不聞不問,這么大一個皇子,似乎就這么遺忘了。

某種程度來說,遺忘,有時候對于李重福來說也是好事。

而很顯然的是,李重福現在信心十足,因為他分明感覺到,朝廷的遺忘,當然不是對于一個皇子當真是覺得不痛不癢,這種事換做是哪朝哪代,都不是一件小事,而之所以如此,理由顯然只有一個,那就是,這位坐鎮洛陽的魏王殿下,實力顯然比自己想象中還要強一些,以至于朝廷不得不遺忘不可,否則朝廷一旦較真,就可能在秦少游這兒碰到一鼻子的灰,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自然是大失顏面。

既然會大失顏面,索性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罷。

許多時候,實力的體現,來自于許多方面,而秦少游確實是一棵大樹,至少……足以保護自己。

當然……只是單單的保護還不夠,李重福需要的是,秦少游能夠成為自己的籌碼,進一步,則有機會問鼎,即便退一步,也可以獨善其身。

這就牽涉到了秦少游的態度問題了,假若這位殿下態度不太好,對自己只是不冷不熱,又或者,只是想借著自己的身冇份投機取巧,那么情況可能很糟糕,因為今日你既可能成為他的棋子,明日,也可能成為一個棄子。

秦少游的熱心,終究還是打消了他的念頭。

因為幾日之后,除了大小的宴會之外,接著秦少游便邀請他動身,前去衛州,校閱三軍。

校閱三軍……

先是狐疑,之后便是喜出望外的李重福開始期待起來。

自到了洛陽,他沒有一日不是快活的,這倒是在情理之中,因為長安那兒,實在憋的厲害,每一日都仿佛透不過氣來,每日都是提心吊膽,可是在這里,難得有了輕松。

更何況,秦少游邀請他校閱五軍營,總算打消掉了李重福最后的顧慮。

他是皇子,何以秦少游要發出這樣的邀請?自然是希望,自己這個皇子的身冇份,可以提振五軍營的士氣,既然如此,那么說明自己這個皇族的身冇份,很是管用,自己……還是頗有分量的。

這和他在長安時完全不同,至少自己是絕不可能接觸到任何軍馬的,任何一點小動作,都可能遭來猜忌,甚至……可能是殺身之禍。

李重福自然知道,軍馬的重要性,那韋氏掌握了廟堂,不是第一件事,就是將韋家人和自己的親信安插在軍中嗎?

在洛陽,他已見識到了許多東西,這里的繁華,確實超出了他的想象。

在幾年前,他隨著自己的父皇離開洛陽,去了長安,那時候,他在洛陽已經生活了不少年頭,可是這一次回來,他冇卻是驚奇的發現,現在的洛陽,早和自己當初所見的全然不同了。

原來的東市和西市,原本只是一些攤販的交易場所,而如今,卻是商行林立,除此之外,還開辟出了一個南市,聽伺候自己的宦官說,那兒更熱鬧,而且買賣做的極大,有的交易,甚至超過了數十萬貫之多,城里的百姓,也比從前富庶了許多,各種娛樂都有,一到夜里,絲竹陣陣,從前這只限于內城,可是如今,外城也不遑多讓。

甚至還有傳言,整個衛州城里,如今已經是一個大軍營了,十幾萬軍馬盤踞在那兒,到處都是營盤,那五軍營很是恢弘。可以容納許多的軍馬,大量的軍馬日夜操練,喊殺聲不絕于耳,操練時火炮隆隆,不只是如此,為了供應這些軍馬,每日來往于運河的糧船以及各種船只宛如河水一樣,川流不息。

這里……簡直就是一片樂土啊。

李重福顯然已經將自己和那位魏王,當成了命運共同體,而魏王的聲勢越大,對于他來說,顯然是樂見其成的事。

過了幾日,魏王的人便來了,原來是魏王殿下已經先行動身,因為他是輕車從簡,所以先行出發,終于李重福,既是皇太冇子,自然還需要一些排場,因而不必急著走。

對于秦少游這種關懷備至,李重福精神一震,便也不急著趕去衛州,這一路帶著隨扈慢慢成行,其實現在去衛州極為方便,因為早在數月前,衛州與洛陽的運河已經聯通了,全程五百余里,并不算遠,若是快舟,三日就可抵達,即便是慢一些的船只,七八日也足夠了。

李重福沿途欣賞著美景,尤其是途徑到孟津的時候,頓時被這孟津連綿的工坊所震撼,這方圓數百里,居然都是連綿的建筑,無數的碼頭伸出棧橋,停靠著一艘艘的貨船,沿途到處都是人影,那煉鐵坊和磚窯坊伸出一個個的煙囪,冒著黑煙,一處處的滾滾黑煙直朝著天際沖去,整個天空,仿佛都灰蒙蒙的。

這樣的場景,反而讓李重福不禁振奮,雖然空氣中的味道,總是帶著一絲焦煤的味道,有些刺鼻,可是這一幕幕的場景,卻讓他感受有些異樣,這里固然沒有青山綠水,也不見任何綠油油的詩情畫意,卻給他一種磅礴的感覺,仿佛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展現在他的面前。

船是水路巡檢的船,在秦少游治下的各個州縣,幾乎都設有水路巡檢,主要是維護運河的安全,以及疏通河道,追查水賊,所以隨船來保護李重福的,乃是洛陽水路巡檢司的一員副官,這人見李重福對這煉鐵坊有興致,也不禁饒有興趣的道:“殿下,冒黑煙的是鐵坊,那兒是磚窯,還有那里,是燒炭的一處窯爐,現如今,都是用煤煉鐵,所以這煙最是刺鼻,而且仿佛漫天都帶著一股煤煙味。”這副官一面說,一面輕輕的煽了煽鼻子,繼續道:“孟津一帶,靠著河西那兒,煉鐵坊是最多的,足足有上百家,窯爐都有數百座,每年練出來的鋼鐵,多達七千萬斤,可是哪……即便如此,還是不足,尤其是魏王殿下四處招兵買馬,趕制刀槍劍戟,這精鐵的需求太旺盛了,現在許多人都在開窯,殿下看到了嗎?那一處大窯,就是陳記的鐵坊,他們能的爐子能煉出精鐵來,是五軍營最急需的,至于那些小爐,就不同了,只能打制一些農具,不過現在農具卻是極為暢銷,殿下有所不知,這兒的農耕和從前不同,從前是一家四五口種二十畝地,而如今,一家人,便有兩三個去了城里務工,留守在家的,不過寥寥兩人而已,從前是刀耕火種,現在鄉下務農的人少了,靠著以前的老辦法可不成,所以對農具和畜力的需求極大,否則,這地可就真正荒蕪了,現在各家鐵坊,都在制造最時新的農具,銷量是極好的,還有牛馬,都是從大漠里運來的,官府鼓勵用畜力代替人力,所以盡力壓低了牛馬的價格,再冇者,家里有人在外務工,每月都會寄些錢回去,因而大家也買得起。”

“殿下曉得現在時下最時興的是什么?”這副官想必是想賣弄,難得能讓一個天潢貴胄的皇子對自己有興趣,所以紅光滿面,一旦打開了話匣子,就收不住了:“眼下最時興的是車馬行,代送書信的那種,殿下想想看,現在哪個村,哪個亭,哪個鄉的家里沒人在外頭,因而書信往來最是頻繁,也有人托人帶東西的,若是逢年過節,在城里的還要置辦一些衣衫,或是吃食教人往回帶呢,這車馬行走一趟,那可是十幾大車的書信和托寄的貨物呢,都是來回的跑,走村串戶的,大的車行,雇傭的伙計有上千人之多,都是往返于各地的,到了某鄉,把東西送去之后,還要住兩宿,等他們準備好了書信,再往回帶,一趟下來,便是幾十貫的收益。”

李重福畢竟是年輕人,聽得有趣,也不打斷。

那副官笑吟吟的道:“這里,和別處就是不同啊,以往的時候呢,這錢比什么都難掙,可是如今呢,卻仿佛處處都是商機似得,有時候突發奇想,說不準就是一個買賣,其實別看卑下在這兒這么多年,這許多新奇的東西,沒世面啊,還是沒有見夠,看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哈……在水路巡檢里當差,比不得那些走街串戶的,這輩子啊,怕也指望不上大富大貴了。”

第一章送到,晚上還有一章。

請:m.yetianlian唐朝小官人相關推薦:、、、、、、、、、

第六百章:河山錦繡_唐朝小官人_軍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