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

第137章 豹子爺爺

第137章豹子爺爺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_筆尖中文

蘇知知跟著伍瑛娘在白云縣住了兩天。

等她從縣里回村的時候,發現自己好像錯過了些什么。

村里新來了個老爺爺,就是在街上差點撞掉了她的紅豆餅的老爺爺。

老爺爺住在魏爺爺家里。

蘇知知問老爺爺怎么稱呼。

魏大栓說:“你叫他豹子爺爺就成。”

蘇知知佩服地看著秦嘯:“豹子爺爺年輕的時候像虎豹一樣快嗎”

秦嘯含笑,謙虛中暗藏幾分得意:“我當年曾獨自獵得雪豹一只,因此得了個諢名豹子。不過都是當年的事了,不多提了。”

魏大栓在旁邊道:“你當時可得意了,天天穿那豹子皮做的衣裳,借我穿兩日都不肯。”

蘇知知:“能一個人獵到豹子很厲害,豹子爺爺你像我們村里人一樣厲害。”

蘇知知這句話是很高的評價。

她高興村里添了豹子爺爺,可是轉頭聽說哥和秦爺爺要回長安去了。

慕容棣和秦老頭走得很急,次日一早就要走。

郝仁夫婦帶著蘇知知和薛澈送行。

郝仁看著外甥:“棣兒此番回京小心。”

慕容棣:“舅父放心,我和師父定會平安到京。扣在縣衙的禁軍和宮人也會放出來,護送我們回京。”

和慕容棣一起來的禁軍和宮人這些日子被嚴加看守在縣衙后院,與外界消息不通。

慕容棣偶爾會去那裝瘋賣傻演幾回戲,再配合上宋縣令的說辭,假裝他一直縮在縣衙內沒有出去。

伍瑛娘對秦老頭道:“秦叔,勞煩你護著棣兒。”

“小弟是我的徒兒,做師父護徒兒,談不上什么勞煩。”

秦老頭現在有兩只耳朵了。

為了避免出去時太惹眼,秦老頭請秋錦玉給自己做了個假耳朵,看起來正常些。

他扮作宋縣令家中老仆,代替宋縣令回長安家中探望。

蘇知知問:“哥,我們什么時候能再見到你啊?”

蘇知知頭上的頭繩有些松了,慕容棣順手將妹妹的頭繩扎好:

“快的話,幾個月就會回來。”

慕容棣低頭:“知知有什么話想讓哥帶去的嗎?”

蘇知知很寶貝地拿出一個手串。

一根牛筋纏了線做成的細繩,上面串了好多個小東西,有小木球、小石頭還有曬干的小果實。

牛筋繩是薛澈纏起來的。

串著的東西是蘇知知平時撿回來的,然后在會手藝的村民幫助下穿洞、打磨邊角和上蠟。

很圓潤,很光滑。

“我沒見過姨姨,不知道要和她說什么。這是我和阿澈做的手串,送給姨姨。”

“好,那我代母妃謝謝知知和阿澈。”慕容棣把手串小心地收進懷里。

東邊越來越亮,太陽就要從山頭冒出來。

秦老頭和慕容棣師徒的身影在視線中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薛澈對郝仁道:

“郝伯伯,這次我表叔送軍衣去西北,我也想一起去。”

薛澈語氣很堅定。

他的身體已經好了,他要去西北親眼看看薛家軍。

郝仁沒有拒絕:

“是該去了,你父親牽掛你已久,總要見了面才真正安心。”

蘇知知舉手:“爹,我也要去!”

慕容棣和秦老頭去長安了,現在薛澈也要走,蘇知知哪里還坐得住?

薛澈:“知知,去西北可能很危險。”

蘇知知反問:“比嶺南危險么?”

薛澈:……不知道。

伍瑛娘握住郝仁的手,似是看清了他的心思:

“阿仁,你想去?”

郝仁默認了。

但他在思考,若他離開,村子由誰打理?

村中能人眾多,需要一個鎮得住的人。

伍瑛娘:“阿仁,既然你想去就去,有我在村里,萬事放心。”

蘇知知抓住伍瑛娘的衣角:“娘,你不跟我們一起去么?”

伍瑛娘捏了一下蘇知知的鼻頭:

“前兩日我們才去縣里和幾個店家說定了在布坊山開店的事,娘哪能直接走?”

“你爹有你爹要做的事,娘也有娘要做的事情,我們是一家人,但是娘不能只圍著家轉,知知明白么?”

蘇知知好像有一點點明白:“就像我喜歡玩,但是不會一直玩,我還要練功和寫字。”

郝仁看著伍瑛娘,反握住妻子的手,握得很緊。

伍瑛娘朝他笑,笑得唇邊的痣都帶著晨間柔光。

接下來一段日子,大家繼續忙碌著。

山上不養閑人,連剛加入的秦嘯都被安排著和魏大栓一起去飼養區照料牲畜。

在京中養尊處優多年的秦嘯,一腳踩上馬糞,感慨這日子真是重回年少。

布坊的進度整體很順利,中途遇到些小問題也都被大家積極解決了。

七月末的時候,成衣已經全部做好。

同時,棉花吐絮,各地棉花陸續進入采摘季。

八月,每天都有牛車驢車載著一袋袋鼓鼓囊囊的棉花運來良民村。

布坊山內,長工們把棉花塞進成衣里,然后往身上一套。

大家都說這棉花衣裳真厚實,在嶺南的天氣里才披上一會兒,腦門都要出汗了。

秦源后面又來了好幾次。

一看軍衣,二看祖父。

看軍衣的時候不得不承認軍衣做工好。

而看祖父的時候,覺得祖父簡直是樂不思蜀。

秦源問:“這山野之地,有何值得歡喜?”

秦嘯正給兔子搭新窩:

“在長安,你們都說我不老,但所有人都覺得我老得快死了;在這里,他們叫我老頭,但是沒人真的覺得我老。”

到了九月的時候,在秦源和顧刺史的監督下,陸春娘帶著全體布坊山的長工將軍衣裝車。

完工的那日,大家像過節一樣慶祝。

長工們得了工錢,眉開眼笑。

錢袋子越沉,他們笑得越開心。

有些人回家休息去了,還有人則繼續留在布坊做工。

由于今年嶺南大范圍種植棉花,一些農家除了賣出去的部分,自己還留了一點家用。

他們也學著用棉花織布。

自己摸索的過程中遇到一些不懂不會的,就去問良民村,或者在布坊做過工的長工。

良民村也不瞞著,會告訴大家用棉織布的流程。

但后來大家發現,自己在家織棉布,沒有布坊山那樣織得好織得快。

沒法拿出去賣,只能自己家里人湊合穿。

可這也算不錯了,省到就是賺到。

運送軍衣的隊伍要去西北前幾天,良民村集議。

郝仁問村中可還有什么人想去西北,可以跟著一起去。

秦嘯和魏大栓自然站出來說想去。

魏七本來也要跟著去的,但是被魏大栓勸住了:

“這么多人一起去,爺爺就當去西北玩一圈,不會有事。你這時候一走,人家小豆姑娘被王二郎偷心了怎么辦?”

魏七今年十七了,到了想媳婦的年紀,和村里的小豆姑娘看對了眼,但還沒說破。

小豆姑娘也是當初逃難過來的,剛來的時候瘦得跟豆芽似的,這兩年出落得清秀。

于是魏七對爺爺千叮萬囑注意身體別亂吃東西,然后屁顛屁顛地繼續幫小豆姑娘磨豆腐了。

除了秦嘯和魏大栓外,有兩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站出來說要去。

穿白衣的虞大夫和穿水紅衫的花二娘同時道:

“我去。”

“我去。”

村民們看看虞大夫,再看看花二娘。

百雙八卦的眼神亮起。

有情況。

絕對有情況。

村里但凡有眼睛的,都能看出花二娘對虞大夫不一般。

難道他們已經……

花二娘打斷大家的臆想:

“不是你們想的那樣,我還沒得手。”badaoge/book/141994/52916030.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