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

第141章 皇家納采,貴女封妃

第141章皇家納采,貴女封妃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_筆尖中文

冬日過去,天氣一日日變暖。

到了四月末的時候,從薛府探過來半個樹冠的老槐樹開花了。

密密匝匝的小花開滿枝條,似樹葉間藏了一片雪。

“夏兒,拿幾個簍子在樹下接著,把花瓣收起來。”

裴姝安排好人收集槐花,然后往母親院子里走。

她今年要跟著母親學釀酒了。

裴夫人是擅長執掌中饋的主母,在外人面前總是端莊沉穩,可私下里居然是個好酒的女子。

每年,裴夫人都會自己釀酒。

桃花釀、梨花春、桂花醴……但凡府中會開花的,都逃不過被采下來釀酒的命運。

裴姝從小看著母親釀酒,但正兒八經動手一起做是第一次。

九歲的裴璇聽說了,也跑來母親院子里看:

“我也要學。”

裴姝知道,妹妹璇兒總是趁母親不注意,拿摘下來的花瓣去蘸糖吃。

她對此睜只眼閉只眼,可偏巧被剛進院子的裴凌云看見了。

裴凌云從裴璇手里拿走花:“花都進了你的肚子,娘和阿姐都沒有花釀酒了。”

裴璇爭辯:“還有好多花呢,我只吃了幾瓣。而且娘已經釀了好多酒,我們府里的酒窖里都裝滿一半了,喝都喝不完。”

“誰說喝不完?”裴夫人把糖從幺女面前挪開,“那是娘早些年釀的女兒紅,等你們兩姊妹出嫁的時候拿出來和賓客一起喝的。”

裴姝收拾著花瓣,面頰上浮起兩朵紅云。

裴璇卻一點不知羞地說:

“夠喝夠喝的,女兒紅都給阿姐,等我出嫁的時候不用酒,買好多荔枝膏水就行了。”

她說完,裴夫人和裴姝都笑了。

裴凌云開玩笑:“那回頭我問問長安有哪家公子愛吃荔枝膏水的,剛好和璇兒湊一對。”

“你敢?”裴璇追著裴凌云打。

裴凌云見狀就后退:“有話好說別動手,我可是你兄……”

兄妹倆繞著院子跑。

裴姝和母親一邊釀酒,一邊叫弟弟妹妹別鬧了。

學了幾日后,裴姝會釀酒了。

她回到院子里,試著自己釀槐花酒。

若是能釀成,明年就送給母親做生辰禮。

她手藝還不熟練,帶著幾個丫鬟在院里忙活了大半天,才裝好了一壇。

才要封上壇子,墻頭那就冒出個身影:

“裴嬌嬌,我給你看個東西!”

裴姝往西側看去,見薛玉琢逆著夕陽的光束攀在墻邊,懷里抱著一只動物。

“看什么?”

裴姝還沒看清是什么,就見一個影子從薛玉琢懷里竄出來,跳進裴姝的院子滿地跑。

竟是一只狐貍。

薛玉琢:“我今日去打獵獵到的,放你這里給初九做個伴。”

狐貍是挺好看的,毛發亮澤,可是和初九不對盤。

初九和這狐貍一對視,雙方就劍拔弩張,弓起身子大叫。

一貓一狐在院子里亂撞,大家抓都抓不住。

桌上的酒壇子被踩翻了,花和酒基傾倒在地上。

狐貍嗚嗚兩聲,竄走了。

初九好似自知做了錯事,低低地喵了一聲,也趕緊跑回屋了。

搗亂的兩個小東西跑了,留下院里錯愕的幾人。

裴姝看著自己的辛苦還沒變為成果,頃刻就化成了地上一片狼藉,又氣又心疼。

薛玉琢也愣了,完全沒料到這樣的場面。

“那個……要不重新釀,我賠酒給你。”薛玉琢聲音有點小。

裴姝瞪他:“你說得輕巧,這壇里的酒基可是幾十年的陳釀,我娘讓人從江南買來的。哪那么容易找?”

裴夫人那用了大半的陳釀,剩下一點給了裴姝。

薛玉琢撓撓后腦勺,約莫是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

“我知道去哪找,明日就給你!”

薛玉琢又風風火火地從墻頭下去了。

裴姝只當他心虛跑了。

可第二日,薛玉琢竟然真的隔著墻頭抱了一壇子酒來。

“給你,我薛玉琢言而有信。”

裴姝讓人接了酒壇子,打開來舀一口嘗.

酒香濃郁,醇厚如漿。

甚至比昨日被打翻的陳釀還好。

這樣的酒做酒基,釀出的酒不好喝才怪。

裴姝詫異地望著薛玉琢:“你從哪買到的?”

薛玉琢一臉神秘:“不告訴你。”

“酒有了,那還有槐花呢。”裴姝指著地上幾個空空的簍子。

“這個簡單!”

薛玉琢兩手一撐,躍上墻頭,扶著老槐樹的枝丫:

“裴嬌嬌,你想不想看下雪?”

然后他抓著槐樹的枝條搖晃。

偌大的樹冠抖動,枝條間雪一般的花朵紛紛揚揚落下,竟真如下雪一般。

裴姝站在花雨里,淋得滿頭滿身都是清香生甜的槐花。

她仰頭,笑得燦若春光:

“夠了夠了,太多了裝不過來。”

”好了,別搖啦……”

后來這事過了一年,裴姝才知道薛玉琢竟然把薛將軍埋了二十多年的好酒挖出來給她了。

次年薛將軍回京探親,回府發現后薛玉琢干的好事后,把薛玉琢罰了一頓。

裴姝得知此事,讓人把埋在院里的酒挖出來,主動跟裴夫人坦白。

裴夫人把槐花酒送去隔壁薛府,解釋了來龍去脈。

隔日。

薛玉琢頂著腦袋上一個大包,趴在墻邊跟裴姝說:

“你放心,你那槐花酒在我們府中好好的沒人動,就當我們幫你保管了,以后再尋機會還你。”

裴姝見薛玉琢腦袋上的包腫得厲害:

“薛將軍下手這么狠么?”

薛玉琢:“我爹沒動手,只罰我跪祠堂反思。”

裴姝:“那你頭上怎么回事?”

薛玉琢:“我晚上跪得困了,腦袋磕在了供桌的桌角。”

裴姝:……

薛玉琢腦袋磕了個包,但不妨礙他每日練劍。

裴姝常常能聽見隔壁傳來隱隱的劍擊聲。

薛玉琢在練劍的時候,裴姝手中也拿著劍。

十四歲的裴姝身姿靈動,稚氣褪去,整個人如出水芙蓉一般。

一墻之隔,一個人練劍,一個人舞劍。

裴姝小時候身子嬌弱,三天兩頭地就生病,平日又不喜歡出屋子。

裴夫人為了讓女兒多出屋子活動身體,就請了舞劍師父來教習。

不求讓女兒一舞動京城,只想讓她每日能多走走跳跳,曬曬太陽。

裴姝原本對舞劍也不甚上心,但是自從看見薛玉琢練劍的樣子后,大受激勵,也想練出那般追風驚云的氣勢來。

想法是很好,可做起來太難了。

她每日都在院中練習,花了好多功夫。

薛玉琢練完劍后,就翻上墻看裴姝練舞,順便指點她:

“你身子歪了,不對,下盤不穩……”

“手手手!手沒伸直……”

“脖子太僵了,回頭你肯定要脖子疼的……”

裴姝聽得有點氣餒,舞劍比看書寫字難太多了。

“薛玉琢,我何時能練得像你那么厲害?”

薛玉琢只問她:“我三歲便開始扎馬步,五歲提劍,練了十年有余,你打算練幾年?”

裴姝握著劍:“不知道。”

薛玉琢忽然彎起眼角:“那你乞巧時問問織娘,求她保佑你練得快些。”

七月七,乞巧節。

大瑜有風俗,閨中女子在乞巧節拜神仙織娘,一求心靈手巧,二求如意郎君。

裴姝聽到乞巧節,鴉羽般的眼睫顫了一下,帶著幾分嬌蠻的語氣警告薛玉琢:

“我乞巧那日,你不許趴墻看。”

“為什么?”

“不為什么。”

乞巧節那日,裴家坐在一起用飯。

裴夫人問:“姝兒和璇兒可想好晚上要向織娘求什么?”

裴璇先道:“我要求織娘保佑我練鞭子練得越來越好,最好賜我一本秘籍。”

“你不如求織娘保佑一下你的畫功,免得你只會畫烏龜。”裴凌云今早發現自己的書冊被裴璇偷偷畫了烏龜,氣還沒消呢。

裴璇嘴上不吃虧:“那我求織娘給我找個厲害的好二嫂,好好管住我二哥。我去年求織娘給我找個大嫂,這不就找到了么?”

大哥裴凌風今年剛訂了親事,

裴凌風給小妹倒了些荔枝膏水:“是是是,多虧璇兒了。不過,璇兒今年若是求姻緣,那該幫姝兒先求才是,凌云還早呢。”

裴姝乍然被點到,拿著筷子的手頓了一下。

裴夫人:“姝兒明年就及笄了,是要看親事了。”

裴凌風:“母親可是心中有人選了?”

裴夫人看看面頰紅潤的裴姝,又看了一眼沉默吃飯的裴定禮,到了嘴邊的話,還是沒有說出口。

裴璇放下筷子,拉著裴姝的手,驕傲得很:

“阿姐是長安頂頂好的閨秀,自然要有頂頂好的郎君來配。”

裴姝被妹妹這話捧得滿臉羞意,她把手抽回來,給妹妹夾了一塊魚肉:“吃飯,先別說了。”

晚上,她回到院中。

院子里設了祭拜的供桌,擺了瓜果。

月盤高懸。

清亮的月色照得地上光影分明。

裴姝在供桌前的蒲團上跪下,兩手交疊在額前,虔誠拜道:

“祈愿織娘垂憐,佑我闔家安康,無疾無憂。”

“愿織娘賜我心靈手巧之福,更祈得遇良人,文辭似海,如芝如蘭,以結百年之好。”

她拜了三拜,從蒲團上起來,轉身就看見月影清暉中的少年。

裴姝頓時皮膚下燃了一團火,燒得臉上滾燙:

“薛玉琢,我不是跟你說了,讓你今日不許偷看的么。”

薛玉琢一臉無辜:“我沒偷看,我正大光明看的,也沒趴墻,是坐在墻上看的。”

裴姝:“那、那你都聽見了?”

薛玉琢故作嘆息狀:

“唉,你方才拜織娘的時候左手和右手上下放反了,這下求反了。”

裴姝還真沒注意左右手上下的事:

“放反了會怎樣?”

“也不會怎樣,就是求不到一個文縐縐的郎君了,織娘大概會賜個舞槍弄棒的郎君給你。”

薛玉琢說這句話的時候,俊秀的面龐隱在槐樹的陰影下,將臉上的緊張和通紅的臉色藏得嚴實。

裴姝腦中嗡得一下,被薛玉琢這話驚得有些昏了腦袋。

她手腳笨拙地掩飾著自己的心慌,隨手拿起一個渾圓的梨子對著薛玉琢扔過去:

“你盡會瞎說,我不理你了!”

薛玉琢長臂揚起,接住了梨子,送到嘴邊咬一口:

“挺甜的。”

裴姝捂著臉回屋了。

月亮越升越高。

裴姝趴在床上,翻來覆去了好久都沒睡著。

寂靜的夜里,她聽見自己急促的心跳聲被無限放大。

初九蹭到她的床上來,碧色的眸子如水洗過一般晶瑩剔透。

“噓——初九。”

裴姝從床上爬起來,走到窗邊對著月亮再次拜下.

這次很謹慎地把左右手的上下順序換過來了。

月光照得她的臉越發白凈,她的聲音小得只有她自己能聽見:

“求織娘莫怪罪,我方才說謊了。”

“我不用夫君文辭四海,如芝如蘭。”

“我只求一個愛笑愛吃果子,會給我摘花偷酒的夫君,就像他一樣。”

少女叩拜的影子投在地上,像一只從月宮里逃出來的兔子。

她輕手輕腳地抱著初九回床上:

“初九,你聽到了我和織娘說的秘密,你可誰也不能告訴。”

裴姝把臉埋進枕頭里,笑得肩膀都在顫。

很久很久以后,裴姝回憶起來這個夜晚。

她自嘲地想,定然是織娘怪罪她說謊了,才會把那樣生氣蓬勃的少年從她身邊奪走。

半年后,庭州傳來噩耗,薛將軍戰死沙場。

消息傳入京城,隔壁的薛府一夜之間就掛滿了白幡。

薛玉琢身穿孝衣,欲赴邊疆承父業。

裴家去薛府吊唁。

裴姝看見穿著孝衣的薛玉琢跪在靈堂內,整個人消瘦了一圈,眼白布滿血絲。

他身上的張揚熱烈被抽走,留下頑石一般的堅韌和沉默。

薛玉琢長大了。

從一個恣意的少年長成一個沉穩的男子。

那段日子,薛玉琢沒有再來過裴姝院子的墻頭。

可裴姝反而每日都主動去院子里舞劍,眼角余光總往西側的墻上飄。

除了一片樹影,什么也沒有。

昨日薛玉琢沒來。

今日薛玉琢沒來。

后日薛玉琢也沒來。

大后日……

就在裴姝決定主動爬上墻頭去張望的那日,薛玉琢出現了。

時機真是巧得很。

兩人居然同一時間爬上了墻。

“你怎么來了……”裴姝驚訝地看著薛玉琢。

薛玉琢臉色比上次在靈堂見面的時候好了一些。

人還是有些消瘦,眼下帶著疲憊的烏青,但眼神變得光亮堅定。

他說他要去西北了,次日一早就走。

也許兩三年會回來。

也許永遠都不會回來。

“我一去千里,你別等我。”

薛玉琢把手藏在背后,握緊了拳頭:

“我們薛家子孫注定戎馬一生,未必有再見之日。裴嬌嬌,你是長安最好的姑娘,我不能誤了你一生。”

“你明年就及笄了,記得要找個芝蘭玉樹,會吟詩作賦說話好聽的郎君,不要像我這樣笨手笨腳的,總是惹你哭惹你氣。”

“薛玉琢,你真笨!”

裴姝聽了這話,扶著梯子的手都在顫,差點從梯子上跌下來。

“薛玉琢你莫不是在說笑話?”

“我乃裴家長女。我們裴家是高門世家,結親看的是門當戶對,朝堂宗族。我怎么可能會耽于兒女情長?我怎么可能會等你?”

豆大的淚珠從她眼眶溢出,直直地墜下。

裴姝一邊罵薛玉琢笨,一邊抹眼淚,抹得衣袖都濕了。

薛玉琢就這么定定地看著她,忽然抬手輕觸她的臉頰,捻碎了一顆淚珠。

他啞著嗓子道:“裴嬌嬌,你是我見過最不會撒謊的人。”

他們平日雖隔著墻打鬧,但從未觸碰過對方。

少年溫熱的指尖觸到少女光滑柔軟的臉頰,稍觸即離。

裴姝眼淚流得更厲害了,從懷里拿出一個平安符。

那是她在慈光寺求來的。

“你拿著它,我等你回來。你若來提親,我定會求爹娘答應的。”

她是個容易害羞的姑娘,卻把心意說得這樣直白。

薛玉琢露出一個黯然的笑容。

薛玉琢說第二日就走,他真的走了。

裴姝說她會等,她也真的等了。

薛玉琢走得第一年,裴姝開始抄佛經。

她跪在佛像前,日日虔誠叩拜,祈求遠在千里之外的薛玉琢平安。

她那頂頂好的少年郎在邊關。

明年她就及笄了,她等他回來提親。

第二年,裴姝及笄。

裴家辦了及笄禮,不少人見裴姝出落得亭亭玉立,都有了做親家的心思。

有很多人上門說媒,說得裴夫人耳朵都要起繭了。

裴夫人和裴姝說起此事,裴姝只說:

“娘,女兒身子不適,還需休養,不宜談親事。”

妹妹裴璇趴在裴姝的桌邊,搖晃著小腦袋:

“阿姐,爹娘還有大哥會給你挑長安頂頂好的郎君的,你為什么不想訂親呀?”

裴姝眼角發酸:“因為,長安已沒有頂頂好的郎君了。”

知女莫若母。

裴夫人哪能不明白女兒的心思?

“姝兒,娘知道你心里想著誰,玉琢是個好孩子,可沙場九死一生。薛老夫人守寡數十年,夫君兒子盡亡,白發人送黑發人。你是娘的嬌嬌兒,娘怎能忍心你嫁入薛家,看著你過那樣的日子?”

裴姝繼續專注地抄佛經,連衣角都不曾動一下。

裴夫人繼續勸:

“若他只是個小門戶的人家也就罷了,可玉琢是薛家人。我們裴家乃文臣之首,薛家在軍中聲名顯赫,豈能聯姻?”

日光落在書案,延綿成一條光亮的河,沖刷過裴姝的筆尖。

筆尖在紙上寫下一行行小字: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一滴淚落下,暈開了一個“生”字。

接著一滴又一滴。

洇濕了紙張。

裴姝抬起頭,淚流不止:

“娘,我想等他回來,哪怕嫁不了他,也想等他活著回來。娘,我想再等等他,也許他很快就回來了。”

“你這傻丫頭,性子跟你爹一樣倔。”裴夫人嘆著氣離開。

裴家收到過一兩回薛家從邊關寄來的信,明面上是薛玉成寫給裴凌云的。

可信封中是兩封信,還有一封是給裴姝的。

薛玉琢寫的信并不長。

可裴姝從信里看見了大漠孤煙,凌冽寒風,還有千里難歸的千軍萬馬。

裴姝把信好好地收藏起來,然后去院子里舞劍。

她仰頭看頭頂的槐樹。

槐花開了滿樹,潔白一片,像西北吹來的風雪。

可惜了,墻頭再不會冒出一個摘花偷酒的少年。

薛玉琢離開的第三年。

裴姝抄的佛經堆滿了書架,舞劍的動作愈發輕盈連貫,人也出落得更美了。

說媒的人快要踏破裴府的門檻。

裴府又收到了邊關來的信。

一年一封。

這是第三封。

信上的字跡有幾分潦草,紙上還有泥水干透的痕跡。

裴姝能想象到薛玉琢寫這封信時,許是剛與胡人廝殺而回,字里行間都是無奈與悲痛。

他說,你可知胡人屢屢入侵,邊關死傷無數?

他說,你可知將士尸骨無全,每一具尸體被北風撕裂,被胡馬踏碎?

他說,你可知要多少枯骨亡魂才能撐起一個大瑜盛世?

裴姝看著信,淚盈于睫。

她不知道。

她只知,她的少年心中有義,眼中有道。

她站在槐樹的靜謐疏影里,耳邊呼嘯而過的都是將士的悲泣。

信的最后,薛玉琢說,不要等他了。

真的不要。

而裴姝這一次也沒有等下去。

因為她躲不了。

永嘉四年末,后宮選秀,京城百官家中適齡的女子皆在候選名單上。

裴姝被宮里的嬤嬤和一頂軟轎帶走。

宮門深似海,再無回頭路。

那一年,胡人大舉兵力南侵,邊疆廝殺數月,薛家軍死守庭州。

庭州血流似長河,尸骨遍四野。

長安城煙火繁華,賀新歲如意。

她錦衣華服,在觥籌絲竹中一步步走上白玉階。

他一身鎧甲,在漫天風雪里拼殺出一條血路。

正月初九是個好日子,皇家納采,貴女封妃。

她那劍氣如霜的少年,在戰場上蓋了一身雪,再未醒來。badaoge/book/141994/52916034.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