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

第408章 公主的傳說

第408章公主的傳說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_筆尖中文

嶺南的天氣的確熱。

今年比往年都更熱些。

春日里,天氣就熱得人身上冒汗了。

大家都期望多下幾場雨,能涼快些。

三月上旬。

潯州等了故人,也等來了清涼的雨水。

蘇知知一行人是在微風細雨中回到潯州的。

慕容棣為了處理公務方便,常在白云縣的宅子里住,裴姝也在那。

蘇知知等人先到白云縣歇了兩日,見了慕容棣、裴姝。

他們沒見到顧景和宋平,因為顧景年紀大了,今年終于告老還鄉頤養天年去了。

宋平則升任為邕州刺史,在邕州任職。

蘇知知和薛澈到白云縣的第二日,還去明德書院拜訪了柳山長。

幾年沒見,柳山長的白發更多了。

他還在明德書院教書,書院里的孩子更多了。

十里八鄉的孩子們都擠破了腦袋要來這念書,因為聽說公主小時候在這念過書。

“草民拜見公主。”柳山長見到蘇知知就要行禮。

蘇知知和薛澈趕緊扶住柳山長。

蘇知知:“柳山長,不必多禮,你這樣我還挺不習慣的呢。”

薛澈也道:“學生幼時在此,承蒙山長與幾位夫子關照。”

柳山長看著長大的蘇知知和薛澈,內心也很感慨。

大齊新皇登基的消息傳到嶺南的時候,柳山長才知道郝仁的真正身份。

柳山長驚得無以復加,連連道:“怪不得,怪不得啊……”

然后又想到當今皇上和皇后娘娘還被他叫家長叫到過書院來,柳山長哭笑不得。

蘇知知問:“柳山長,我們想在書院里看看行么?”

柳山長自然答應了,領著蘇知知和薛澈在里面轉悠。

書院中的學子更多了,以前空著的院子也被整理出來做學堂。

遠遠地就可以聽見朗朗讀書聲。

蘇知知走到桃李堂時,看見桃李堂門口居然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

公主讀書處

他們走到生舍時,蘇知知原來的房間外面也寫著:

公主昔日安寢之室

而生舍院子里的大樹下,也就是蘇知知當年以一敵五,一戰成名的地方,居然立個牌子寫著:

公主懲惡處

下面還刻著當年在書院流傳的一篇武俠故事:

女俠蘇知知武藝超群,內功深厚,力能撼山。一日,遇李氏惡霸攜四人橫行鄉里,蘇知知身形一閃,一拳一人飛……

蘇知知:……

薛澈:……

在二人疑惑的目光中,柳山長清了清嗓子,解釋道:

“公主雖然不在書院,但是我們書院中還處處流傳著關于公主的傳說。很多人都特意來問公主曾經就讀的學堂,還有以前在書院的事跡。

我們書院干脆就立了牌子,讓大家了解得更清楚。”

蘇知知:“原來我已經這么有名了。”

幾人正說話,這時候各個學堂剛好到了下課的時間,小學子們從紛紛從學堂出來休息。

這些小學子們都往后院的一大片空地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二三四……”

蘇知知看見這些小學子們一個個排好了隊,伸手伸腳,扭扭屁股。

蘇知知和薛澈一看這些動作,就覺得很眼熟。

這不是蘇知知小時候剛開始練鞭法時練的基礎功動作么!

柳山長摸著胡子笑:“公主當時這套功法甚好,當時書院中的學子們天天跟著練,精神十足。老夫就讓之后的每一屆學子都練,活動筋骨,強身健體。”

蘇知知和薛澈注意到,書院中多了很多女學生。

以前雖然也有,但是沒有這么多。

薛澈問到這一點:“是不是因為各地村民富裕了,更多百姓送女兒來就讀了?”

柳山長點頭又搖頭:

“非也,雖說這幾年來,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了,但是大多只肯花錢送兒子來念書。去年長公主來潯州后,潯州各縣的書院中,才有了更多的女學生。”

蘇知知:“姨母?”

柳山長:“長公主資助了不少女學生,讓她們免費來念書,還給她們添衣。長公主說,皇后娘娘在長安辦女學,我們嶺南現在一時辦不了專門的女學,但也要盡量讓更多的女子來上學。”

“為了讓這些女學生來念書,長公主可費了不少心思啊……”

蘇知知想起昨天見到姨母時,聽說姨母來了嶺南之后比較忙。

姨母說她心中雖有遺憾,但人不能只活在過去,只要活著,就會找到其他有意義的事情。

原來姨母是在為此事忙碌啊。

蘇知知和薛澈在明德書院逛了一圈,然后辭別了舊時師長,趕去了黑匪山。

春雨細密,落在身上涼涼的。

蘇知知一行人打馬走進黑山鄉。

黑匪山腳下那條路,也就是黑山鄉的主街,比他們幾年前離開的時候更加繁華了。

以前兩邊很多都是平房商鋪,現在都改建成了兩層小樓。

酒樓茶館多了很多家,連專門的胭脂水粉鋪還有玉石店都有了。

主街外還有些新建的巷道,看著比白云縣還好。

薛澈:“我聽說黑山鄉越來越好了,沒想到竟然這般好。”

蘇知知用故作老成的語氣道:

“黑山鄉現在的小孩真幸福,家門口就能買到糖人。我以前去縣里買個糖人,要高興好幾天呢。”

他們沒有特意易容,街上有眼尖的鄉民認出了他們。

“哎,那不是虞大夫和花二娘么?”

“是啊,后邊那個是孔武、秋姐……那個是不是知知和阿澈啊……”

“好像……就是!是公主!”

人群中有人叫出了聲,隨即有越來越多的人反應過來。

“草民拜見公主!”

“公主!”

“是知知公主!”

街上的人如起伏的潮水般伏下。

蘇知知讓大家快起來,同時下了馬,牽著馬慢悠悠地走。

她看著街邊的屋瓦,還有似曾相識的一些面孔,心道,原來這就是回故鄉的感覺。

街邊,有個抱著兔子的女子,約莫十六七歲的樣子,鼓起膽子湊過來:

“民女劉香香見過公主!”badaoge/book/141994/53505812.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