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if線公主伴讀_團寵小青梅,山匪大佬們藏不住了__筆尖中文
裴昭遠回答是裴家子孫。
知知挺直身板,自豪地說:“我叫裴知,我爹是裴凌云,我娘是伍瑛娘。”
薛澈也跟著把自家老爹的身份報了一遍。
明燈一聽,仔細端詳這兩個孩子,果然在他們眉眼之間看見了當年“文武雙璧”的影子。
他低頭問知知:“你是裴凌云的女兒,那你會不會下棋?”
知知:“我只會一點點,下棋要坐著不動好久,我屁股坐不住。”
“哈哈哈哈……”慕容霽聞言大笑。
沒想到裴凌云生了個這個樣性子的女兒。
接著,他的目光略過幾個孩子,看見后邊的雪人,自然也看見了雪人下面壓著的正是自己的鞋子。
明燈:……
他之前好好地在屋子里靜心誦經,悟真匆匆忙忙進來拿走他的鞋子,原來就是為了這個。
他擔心悟真被人騙了,從柜子里找了雙鞋穿上趕過來,看見幾個孩子聚在這玩雪。
明燈看幾個孩子玩得身上衣服都有點濕了,于是道:
“天氣涼,你們都跟我回小院里暖暖身子吧。”
裴家的下人在旁邊看著,其中一人進去稟報主母,另外幾人則跟在小主子們后邊一起去。
知知他們一進僧房,就感到一陣暖意。
明燈讓他們坐在暖爐邊上,把濕了的袖口烤干些。
悟真難得見其他孩子來僧房,開心的心思都寫在臉上。
他把自己平常吃的松子仁和果脯都拿出來:
“阿彌陀佛,幾位小施主請用。”
“謝謝小師父。”
知知吃了一口果脯,好吃得眉毛揚起來:“真好吃,這是在哪買的呀?”
悟真笑瞇了眼睛:“不是買的,是我和師父摘桃子自己曬的。”
知知:“你們怎么做的呀?”
“就是先把桃子摘下來,洗干凈切片……”悟真說起吃食就停不下來。
明燈取來熱茶水,給幾個孩子喝。
他以前在宮里和王府中可沒自己做過端茶倒水的活,來了慈光寺之后才慢慢會做。
皇兄不讓他帶人來寺中伺候,要他好好體驗寺中清苦的日子。
結果明燈發現做這些事情也不是很難。
他剛來的時候,唯一覺得有點不適應的就是寺里吃的太少,所以他每次下山都買好些吃食回來。
他一個人坐在院子里吃東西的時候,總會有個小小的影子悄悄地躲在院門口看。
多看兩眼,那小影子又跑了。
明燈有一回捉到了那個小影子。
是寺中年紀最小的和尚,悟真。
明燈第一次見悟真,悟真還很瘦,細胳膊細腿,全身上下看著都沒幾兩肉。
明燈看悟真的時候,悟真也在看明燈。
準確地說,是在看明燈手上的果仁。
寺中不吃葷食,都是豆類青菜,也沒有什么零嘴,悟真正是在長身體的時候,看到吃食就咽口水。
明燈把悟真帶進院子,跟他說:“以后餓了想吃東西,就來我這。”
悟真嚼著明燈給他的果仁,點點頭。
之后,悟真每天都來,因為他說他每天都餓,都想來。
明燈來山上修佛,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尋求清凈。
不是耳邊清凈,而是心中清凈。
母后病逝,父皇立杜氏為后,卻被杜太后和三皇弟謀害。
他自然恨杜太后和三皇弟,可他卻又得知,當年是母后先對后宮妃嬪下毒手,所以那么多的兄弟中,只有三皇弟慕容宇和七皇弟慕容循僥幸活下來,而他們的母妃都在生下他們后離世。
明燈的性子從小就急躁,急躁的性子下面,卻藏著一顆柔軟的心。
杜太后和三皇弟是兇手,母后和父皇也是兇手。
所有的冤仇在他腦子中糾纏成解不開的結。
他唯一慶幸的是,還好皇兄沒有死在杜太后的陰謀下。
若是皇兄出了事,他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么樣,不知自己該如何面對這些冤孽。
明燈上了慈光山后,偶爾想起這些事情還是會覺得內心煩擾。
但每次悟真來的時候,他都沒空想這些事情。
悟真這孩子很容易滿足,只要吃到好吃的東西,就能高興一整天。
一高興,就在明燈身邊說話說個不停。
搞得他別說想以前的事情了,連誦經的時間都快不夠了。
明燈覺得這樣很好,于是去找寺里住持,說想收悟真為徒。
悟真成為明燈徒弟的那天,對明燈說:“師父,你好像佛。”
明燈:“出家人不要拍馬屁。”
悟真:“我沒有拍過馬。”
明燈:“……為什么說為師像佛?”
悟真:“因為佛祖很好很心善,師父也很好很心善。”
明燈摸摸悟真光亮的腦袋,發現這孩子已經不知不覺地被喂成了個小胖子。
咚——咚——咚——
寺廟內鐘聲響起,在山頭悠悠飄蕩。
知知等人離開了慈光寺,要趕在日落前回城。
明燈和悟真站在山頭,遙望著遠行的人影。
明燈看著悟真那副舍不得的神情,說:
“悟真,哪天為師要是被抓下山當王爺,你是不是也要站在這里看為師?”
悟真仰頭:“師父,那他們什么時候來抓你呀?”
明燈:“不知道。”
悟真“哦”了一聲,然后道:
“那我也想被抓走,師父被抓到哪里,就把我也抓到哪里去。”
明燈笑了。
一陣寒風吹來。
“阿嚏!”悟真打了個噴嚏。
明燈牽著悟真回去把帽子戴上。
悟真吸吸鼻子:“希望天氣暖和點就好了。”
知知一行人平安回到了裴府。
接下來幾日,天氣沒有變暖,也沒有變得更冷。
過年休假的時候,裴凌風還帶著一大家子人回河東去看裴定禮夫婦。
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地過了年。
接下來兩三年,知知繼續在長安和薛澈一起念書練功,閑暇時捉鳥騎馬。
等到知知九歲的時候,伍瑛娘和黑匪山村民的食肆越來越大,開成了酒樓。
裴凌風和裴凌云升了官職。
裴璇也在禁衛軍中得了個小將領的職位。
知知的堂兄入讀官學,堂姐去了書院。
九歲的薛澈決定以后想做個文官,于是更下苦功,準備著進入弘文館的考試。
而九歲的知知也不在府中念書了。
她被召進宮中給皇嗣做伴讀。
選她做伴讀的,是皇上最寵愛的寧安公主。
寧安公主是皇后娘娘所出,太子胞妹,也是帝后的掌上明珠。
但也因為自小被寵愛,寧安公主性子張揚,不似尋常貴女嫻靜。
寧安公主不喜歡念書,喜歡練武。
皇上和皇后娘娘為了讓寧安公主好好念書,便想給她選個品學兼優的伴讀。
寧安公主說:“選伴讀可以,但是我要自己選。”
最后,寧安公主選了兩個伴讀。
一個是袁采薇,另一個就是知知。
知知本來是不愿意去宮中上學的,可是圣旨已經下來了,裴家也不能抗旨。
于是裴凌云和伍瑛娘哄著知知先去了第一日。
大人們都覺得,按知知這個性子,在宮中伴讀估計伴不了兩天就結束了。
出乎意料地,知知第一日去宮中伴讀后,下午興高采烈地回家,晚飯的時候積極地說:
“我明天要更早起,早點去宮里,我和采薇還有公主都約好了。”
“公主帶我和采薇去演武場和馬場了,宮里的演武場和馬場都好大啊。”
“宮里的糕點也好吃,香香酥酥的,一點都不膩。”
裴凌云和伍瑛娘晚上細細一問,得知三個小姑娘白日玩得很開心,還在一起切磋武藝。
夫妻倆覺得,三個孩子學業上進步不一定明顯,武藝肯定要更上一層樓的。
很快,這個猜想得到了驗證。
這年皇家春獵,皇后和寧安公主也去了。
寧安要去,自然也要帶上采薇和知知一起去。
三人本來只是想去獵幾只小兔子,結果一不小心合伙獵了一只虎。
皇上夸三個孩子有勇有謀,還賞賜了些東西,親口稱贊她們是“打虎小英雄”。
春獵過后,知知和采薇照常去宮中伴讀。
她們雖然在后宮,但是偶爾也會聽到一些從前朝傳來的消息。
有一日,寧安神神秘秘地跟知知和采薇說:
“你們知道靡婆么?”
知知點頭如搗蒜:“我知道我知道!我在嶺南的時候聽說過,靡婆國就在嶺南邊上呢。”
采薇的小腦瓜子轉起來:“公主提這個做什么?莫不是要跟他們打仗了?”
“不是要打仗,”寧安搖頭,“我聽說來了一個叫阿呂應的靡婆人,他殺了靡婆的國君,然后從靡婆逃到我們大瑜來。”
知知:“啊?他為什么要殺國君啊?”
寧安:“我也不知道,反正,他不但殺了國君,還帶了靡婆的藏寶圖來,想在大瑜尋求庇護。”
采薇:“那皇上要幫他么?”
寧安搖頭:“我父皇還在和朝臣商議此事呢。”
這個消息對于幾個孩子來說無異于驚天駭聞。
知知心中記下此事,下午出宮后,她沒有直接回裴府,而是去找了黑匪山的村民們。
在這長安城里,沒有他們不知道的消息。
她找到秦老頭和老徐,好奇地問:
“秦爺爺、徐伯伯,你們聽說靡婆叛徒跑來的事情了么?”badaoge/book/141994/53786550.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