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余家能發家致富
蘇秀娘的這番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繼而想起了她不堪的娘家人。
姜豐華眉頭皺了皺。
那家人用吸血蟲來形容毫不過分,當初掏糧食把蘇秀娘買到余家,他們一直尾隨著余家,打著親家的幌子就想頓頓吃白食。
要不是自己夠堅定果狠,老大的武力足夠強,還真擺脫不了這家人。
自從秀娘到了余家,已經六七年都沒有這家人的消息了,姜豐華覺得以這家人的懶惰秉性,說不定墳頭草都一人高了。
可家人之間冥冥之中都有些微妙的感應,秀娘如此謹慎,說不定他們還真的賴活在世上,她這樣倒真是最妥當的安排。
余玖甜震驚極了,沒想到大舅母竟然也有和她一樣的不幸遭遇!
她忍不住走到蘇秀娘的身邊,用小短手抱住了她,有節奏的輕拍著她的身體安慰。
蘇秀娘鼻子一酸,伸手把余玖甜圈進了懷里,她怎么會不明白,小丫頭這是聽了自己的話,想起了以前在曹家的遭遇,心疼起她來了。
這樣貼心的孩子,就算讓自己把賺的錢都給她,她也心甘情愿。
“好,那就依你的,東家就寫甜寶的名字,賺的錢我都替你給家和家興存著。”
姜豐華沒有多說什么,直接應了下來。
秀娘的家人再不堪,她也不會連帶到秀娘身上來,但是卻不能因為這種斬不斷的血緣,讓余家冒險。
這樣以防萬一的安排,確實是有必要的。
一切商量落定,大家才開始忙活著吃晚飯。
晚飯間,姜豐華又說了地里的情況。
前兩天她已經挖了一株土豆,里面的土豆疙瘩比先前在山里挖到的更多,而且看大小再過一兩個禮拜就可以收獲了,比當初預計的時間足足提前了一個月!
地里的各種藥材長勢也很好,看勢頭年前說不定就可以收獲一批上來。
眼見藥材種植很是成功,這幾天不少村里人都借著看診,過來旁敲側擊,話里話外都試探著想讓余家帶著他們種藥材。
畢竟藥材的收收益是糧食遠不能比的。
姜豐華只淺淺答應了當初幾個默不作聲在他們身后幫忙墾荒的村戶,因為藥種難得,等第一批藥材收上來有多余的種子,再優先帶他們種藥材。
那些個村戶得了準話,高興的連嘴風都把不住了,四處說余家的好,村里那些個當初不看好余家折騰種藥材的,則悔的腸子都青了。
可是他們是了解姜豐華性子的,不敢生出什么腌臜的心思,只比以前來余家的更殷切了,隨時關注著余家有沒有新的動向,只盼有了后,自己也悶頭跟著干,再也不胡亂揣測了。
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余家能發家致富!
這個道理他們要死死的牢記于心。
次日一大早,余家就在門口掛了今日醫堂休沐的牌子,借了鄭家的馬車,舉家進城。
進了城,一家人先到了惠民布莊。
韓青禾早就在門口翹首以盼,見有馬車停在自家店門口,又一眼看到了坐在車頭的余全仁和余全忠,面色一喜就趕緊迎上前。
余全仁再見韓青禾,心中依然悸動的厲害,但是比先前多了幾分從容淡定。
將余家人請到后堂后,韓青禾看著姜豐華四個氣宇軒昂的兒子,連聲出口稱贊。
姜豐華和她閑話了幾句,就告訴韓青禾同意合作的事情,見韓青禾喜不自禁,隨后就大方的打聽韓青禾關于書院的事情。
韓青禾自然也明白老太太這是要把家里的孩子安排妥當,才能讓蘇秀娘安心搞事情,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告知。
鄭州城總共有兩家書院,聚賢書院和修文院。
相比之下,聚賢書院自然是首選,先不說書院的院長是上京告老還鄉的大學士姜智文,里面的夫子也都是層層篩選出來最出類拔萃的。
書院不僅教科考常類,還設立了琴棋畫的科目,從聚賢書院出來的,哪怕入不了仕途,隨便做個教書先生,刀筆小吏或者訟師之類的文職也是輕輕松松的。
聽說去年聚賢書院上京殿試的學子,光進士就考中了兩個,每年考出來的秀才童生更是所有州府最多的。
但是只有一個不算毛病的毛病,就是束脩高的離譜,一個學子一個月的束脩銀子就要十兩!
這還是書院放讀的學子,如果是吃住在書院,一個月更是要十五兩銀子。
一般的家庭壓根承擔不了這個束脩,大都選擇了相對平價的修文院。
所以聚賢書院又被稱為貴族學院,因為里面的學子都是非富即貴。
即使是平價的修文院,那也是要五兩銀子一月的。
不過兩家書院只有聚賢書院內設有啟蒙私塾,如果是余家這種大帶小的情況,就只能選擇去聚賢書院了。
“姜嬸,想進聚賢書院,除了家底要跟得上,還要經過一輪考核才行。
他們只有春季秋季兩次統一招考,你們如今想要半途進去,只怕是有些難度。
除非能找到引薦人,不然是進不去的。”
一口氣把知道的說完,韓青禾又補充了一句。
余全孝微不可見的皺了皺眉,“娘,我們初來乍到鄭州,也沒有什么認識的人,等到開春在去也不遲,這個冬天就由我在家里帶家和家興好了。”
“別急,你讓娘再想想。”
姜豐華在抉擇要不要為了孩子讀書的事去勞煩霍將軍,畢竟老二的資質很是不錯,平日里自己又日日自學,從未落下功課,如果能早一些進書院,說不定能趕上明年的春季的縣試。
不過剛冒出這個想法,她就果斷的否決了。
霍將軍性情剛直,肯定不喜和這些文人打交道,說不定會適得其反。
再說,她不能因為甜寶這層關系,就養成事事依靠霍將軍的習慣。
“姜嬸,不如你讓余家二哥兒去找找馬婆婆,那些大夫經常和達官貴人接觸,說不定能有什么辦法。”
韓青禾腦海里搜羅了一圈,替姜豐華出了個主意。
姜豐華覺得甚有道理,連忙對余全孝說,“你趕緊去醫館找馬婆婆,如實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看她能不能讓手底下的大夫們想想辦法牽個線搭個橋。”
關乎自己和侄兒的讀書大事,余全孝不敢怠慢,左右牽著兩個侄兒就離開了布莊,趕去醫館。
聲明:斗破所收錄作品,收集于互聯網,如發現侵犯你權益、違背法律的小說,請立即通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