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

第二一五一章 不歡而散

蘇德戰場,局勢瞬息萬變。

去年冬季至今,蘇軍趁著德軍實力嚴重受損,在莫斯科周邊地區發起了一波又一波連續不斷的進攻,截止三月底,蘇軍一舉突破德軍經營的普洛特瓦河防線,挺進至中俄羅斯高地,攻占了卡盧加至圖拉一線,自開戰以來戰略態勢第一次有了積極的改觀。

卡盧加為蘇聯著名河港和鐵路樞紐,工業以機械及汽輪機制造為主,次為化工、儀器制造及食品加工,而圖拉周邊地區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為著名的鋼鐵和軍工中心城市,圖拉的煤炭廠、鋼鐵廠、機械廠、武器廠、彈齤藥廠、拖拉機廠等都非常出名,雖然德國人占領期間遷移走了大部分機械設備,但依然有小部分生產線保留下來,非常利于蘇軍就地組織生產并用于作戰。

德國人自然不甘心失敗,在四月初連續發起反擊,蘇軍剛開始還能堅持,但隨著德軍援軍到達,在布良斯克至奧廖爾一線的兵力由一個集團軍猛增到三個集團軍,同時還增加了航空打擊力量。

蘇軍壓力驟然增大,彈齤藥消耗加速,逐漸抵擋不住德國人的兇猛反撲。

此時,蘇聯在莫斯科東部地區,還集結了超過十個集團軍的有生力量,但是這些部隊大多新組建而成,裝備極為惡劣,有些連隊甚至幾個人用一柄步齤槍,彈齤藥嚴重不足,更缺乏火炮支持。蘇聯最高統帥部根本就沒有信心把這樣的部隊送上前線。

現在“租借法案”因為美國自身國力的嚴重衰退。執行起來已經舉步維艱,美元支付也不是那么痛快了,從南華獲得的物資越來越少,而蘇聯自身的產能卻面臨嚴重不足,根本支撐不起前線的巨大消耗。

原來的歷史上,蘇聯除了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周圍的大工業區以及烏克蘭和頓涅次盆地上的大工業區外,在烏拉爾山脈、西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地區還分布有部分工業區。

這其中,烏拉爾山脈的工業區以彼爾姆、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三點為中心向外發展,全長達數百公里,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的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托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布拉茨克直到貝加爾湖附近的伊爾庫次克一帶。都有大型聯合鋼鐵和軍工企業。在靠近阿富汗和中國邊境的阿什哈巴德、撒馬爾罕、塔什干和阿拉木圖等地,也興建了重工業帶。

從軍事觀點來看,蘇聯中央政府在一五、二五計劃期間關于加速發展東部地區工業的決議,建立機器制造、石油加工和化學等部門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在此期間于東部地區建設的高爐。約占全部新建高爐的四分之三,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之間建立起了第二個巨大的石油基地,在外貝加爾、烏拉爾、西伯利亞克麥羅沃等地建立起了鋼鐵和冶金工廠,在中亞建立了大型鋼鐵廠和有色金屬廠,在遠東建立了重工業中心,建有汽車裝配廠、制鋁聯合廠、軋管廠和水電站等。

盡管表面上看,蘇聯西部的工業在戰前支撐著國家的國民經濟基礎,但是東部工業區的存在,卻為蘇聯提供了寶貴的戰時工業儲備,為蘇聯在蘇德戰爭初期遭受重大挫敗后繼續抵抗德軍提供了后續的支撐力。

當德軍以閃電般的速度攻入蘇聯境內、蘇聯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便丟失了西部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時。蘇聯政府加速了重工業企業東遷的工作。工業東遷是蘇聯戰時動員的重要措施,到1941年下半年,蘇聯從西部搬遷了2593個工業企業的設備和大量物資。次年五月,基本完成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企業的轉移,第二階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區企業。

不少內遷企業平均不到兩個月就在新址開始運轉,有些甚至在中途或露天就部分開工。到四二年夏天,蘇聯基本完成了國民經濟戰爭轉軌,有1200家東遷的工廠和850家新建工廠投產,東部地區工業產值的比重從1940年的28.4%迅速上升到70%。

與此同時,蘇聯還接受了大量英美資源。

其中。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援蘇戰機高達18303架,約占蘇聯生產戰機總數的20。其中,蘇聯海軍航空兵接收了2158架美英戰機。

美國戰機被拆卸后,一般由航母或其他船只運往蘇聯。航線主要有3條:一條通往東北部。一條通往西北部,還有一條通往南部。其中。最艱難的航線是從美國最靠近蘇聯的阿拉斯加出發,前往蘇聯東北沿海,再前往西伯利亞中部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二戰期間,僅僅這條線路便運送了大約8000架戰機,其中5000架為P39和P63戰斗機,2000架為A20攻擊機和B25轟炸機,710架為C47運輸機。

為了推動蘇聯航空兵的作戰,美英還提供了150萬噸高質量的汽油,比蘇聯生產的總數還多。

蘇聯加速生產作戰飛機后,用于制造機身的鋁合金極為短缺,這極大地影響了戰機的生產。四一年八月,斯大林與美國羅斯福總統的特使霍普金斯會談時就明確表示:如果援助我國所需數量的鋁,那么,我們將能夠再戰四年。到次年十一月,由于納粹的入侵,蘇聯失去了戰前鋁生產能力的60。為此,美國向蘇聯提供了三十二萬噸鋁,超過了蘇聯整個戰爭期間生產的總數。

二戰期間,蘇聯獲得了美英援助的1.3萬輛各型坦克。蘇聯還使用美英提供的裝甲鋼。制造了許多坦克。盟國援助的裝甲鋼約占蘇聯生產總數的一半左右。

海軍方面,美國向蘇聯援助了魚雷艇200艘,掃雷艇77艘,登陸艦43艘,排水量2270噸的“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

美英還向蘇聯提供了1196部雷達和329部聲吶。此外,英美還向蘇聯提供了許多其他作戰物資,包括42萬輛卡車和吉普車,8700輛拖拉機,8218門防空炮,5800門反坦克炮。4.7億發(枚)子彈和炮彈,32萬噸炸齤藥,1981輛機車和35萬臺機床等。

正是在盟國的支持下,蘇聯的武裝力量不斷壯大。到四三年庫爾斯克戰役后,軍隊的數量和裝備質量都全面超過了德軍,具備了全線反擊的能力,此后德國人就從失敗走向失敗,最終迎來納粹政府的徹底毀滅。

但是,這個時空亂套了。

由于遠東共和國的意外獨立,戰前蘇聯在東部地區的國防建設基本上陷入停滯,隨著西伯利亞、中亞地區領土落入遠東軍和安家軍之手,再加上莫斯科方面勾結日本軍隊對遠東地區的入侵,使得蘇聯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遼闊的戰略縱深。并丟掉了太平洋方向的入海口。

尤其是蘇聯在長達兩年多的內戰中,蘇軍和遠東軍長時間在烏拉爾地區展開拉鋸作戰,這極大地消耗了蘇聯的國力,不僅烏拉爾工業區和能源基地基本上毀于戰火,人口和物資損失也極為驚人,蘇聯的戰爭準備連另一個時空的一半標準都達不到。

德國入侵蘇聯后,民族存亡成為了俄羅斯民族的主旋律,蘇聯和遠東共和國迅速消弭矛盾,槍口一致對外,這個時候蘇布中央才開始組織向烏拉爾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工業遷移。但為時已晚,工業規模幾乎縮小大半,兼之失去了西伯利亞、中亞、遠東地區的資源和人口,產量連原來歷史的三分之一都達不到。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日本截斷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線。德國潛艇封鎖了北大西洋和北冰洋航線,再加上蘇聯丟失了遠東、高加索、烏克蘭的領土和黑海、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等沿岸港口。蘇聯只能通過與其領土接壤的南華來獲得援助,但補給量根本比不上歷史同期的英美援助。

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崇尚大炮主義的蘇軍,裝備情況完全比不上原來的時空,而德國人卻比歷史上更加強大,這就造成了從戰爭伊始蘇聯就一直處于消極的防御狀態,只能被動挨打,甚至連斯大林格勒都丟了,莫斯科也差一點淪陷,蘇聯的首都一度遷移到喀山。現在蘇軍好不容易光復莫斯科周邊地區,把戰火向南線推進,但卻面臨德國人強大的反擊,沒有其他選擇的斯大林,只能寄希望于南華方面新的援助。

馬林科夫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受命趕往卡拉奇,主動提出加入以華元為核心的卡拉奇貨幣體系,換取南華政府新的武器裝備及彈齤藥支持,這樣蘇軍才不至于一敗涂地。

一番交涉下來,安毅基本上弄清楚了蘇聯人的意圖,當即表態:歡迎蘇聯加入新的貨幣體系,但是不希望與其他條件掛鉤。

安毅嚴肅地說道:

“經過長達十個月的不間斷作戰,我國現在的武器彈齤藥、鋼鐵、燃油等戰略物資也處于極為貧乏的狀態。相對于已經邁入工業國門檻的蘇聯而言,我國是新生的第三世界國家,沒有任何底蘊可言,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發展都處于非常低級的水平。

“同時,我們還面臨德國和日本兩線威脅。在東方,我們時刻面臨日本世界首屈一指的強大海軍的威脅,而在西線,德國人在北非、土耳其、地中海和高加索地區持續向我國施加著壓力。

“目前我國除了糧食還有部分結余外,抽調其他任何物資都有可能削弱我隊抵抗侵略的實力,如果沒有對等的利益交換,我作為一國領袖,無法答應貴方的請求。”

安毅的回答讓馬林科夫非常失望,但是想到蘇聯現在面臨的困境,還有斯大林的囑托,他依然據理力爭:

“現在蘇德戰場依然是這次世界大戰最主要的戰場,我們英勇頑強的紅軍是抵抗德國侵略的中堅力量,以一己之力承擔了德國人60以上的兵力,一旦蘇聯失敗,則所有同盟國尤其是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將遭到整合歐洲之力的德國人的威脅!

“德國人的種族主義針對的可不僅僅是斯拉夫人!誠然,貴軍在兩河和中東地區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德軍,贏得了本次世界大戰開戰以來最大的勝利,但是德國人的工業實力還在,其賴以稱霸世界的軍事體系還在,納粹主義的恐怖依然籠罩在歐洲上空。

“我想提醒主席先生,希特勒這個狂人隨時都可以武裝起比上一波進攻西亞的德軍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想想看,如果在占領莫斯科后,現在滯留于蘇德戰場的四百萬德軍南下,會是何等后果?

“主席先生是聰明人,我想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有了核彈這種大殺器存在,安毅根本就不把德國的威脅放在心頭,當然這種憑仗根本無法說出來,他略帶嘲弄地搖了搖頭:

“我從來就沒有低估過德國的力量,所以位于烏拉爾和兩河地區的軍隊,一直是我軍最龐大的兩大戰略力量,我們并不懼怕與德國人的正面碰撞!當然,我也不是不通情理,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談,我想只要貴方給出足夠的利益,我們雙方完全可以達成一致!”

馬林科夫愣住了,過于許久依然想象不出幾乎山窮水盡的蘇聯,有什么可以拿來作為交換手段。

安毅提醒道:“我聽說貴黨的斯大林同志是格魯吉亞族,出生并成長于外高加索的第比利斯,但是他的故鄉現在卻在我軍的掌握之中,我們現在還缺少法理上擁有該地區的憑據。我希望……”

“夠了!”

馬林科夫勃然變色,站起來后怒氣沖沖地說:“根據《三國憲齤章》第一條、第二條和《聯合國家宣言》第一條、第二條之規定,貴國根本沒有尊重我國人民的意愿,尋求了非正義的領土擴張,也沒有盡到一個盟友應盡的責任,對正常的援助施加了種種條件,這根本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具備的態度!”

“很遺憾!”

安毅也站了起來,聳了聳肩道:“我實在想象不出,現在一窮二白的蘇聯還有什么能夠拿出來換取我們寶貴的資源。其實,外高加索地區民族成分極為復雜,對外來者非常排斥,維穩的費用遠遠高于我們的收獲,我個人興趣泛泛。

“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利益交換,我無法對國民交代。我們雙方買賣不成仁義在,我衷心希望貴民團結一致,上下齊心,成功抵御德國人的進攻,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應有的貢獻!”

馬林科夫被咽得說不出話來,哼哼幾句,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