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的現代紀事

438章 公然

作者:郁楨新書

《》書迷朋友來分享:

文章名稱

文章作者

關鍵字

(收藏本站:ctrld)

438章公然

方正總算是將那些來鬧事的人給壓下去了,讓控鶴監的人把那些尋事的全部給帶走。這里又讓人給統計了損失,鬧了半宿。

第二天上午,方正就此事去了一趟崇慶宮向太后說明。

李微知道后無比的氣憤:“這才多久就出醫鬧呢?將鬧事的,還有出問題的大夫統統控制住。另外無辜被燒傷、燒死的病患也要注意做好安撫工作,回頭如何劃分責任我可都交給方大人了。”

想他方正堂堂太醫院的一把手,皇帝跟前的首席御醫,如今卻被派去處理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覺得很是無奈。

醫學館的地址已經選好了,下面的人還畫了房屋的草圖上來讓李微過目,李微給提供了一次修改意見,讓增加了醫學生的住所,加設了食堂。

在李微看來,增強大夫的隊伍是當務之急,醫學生求學不僅食宿全免,還比照廩生那樣的規矩每月每人給增補兩升大米。兩升米對于殷實人家來說不值一提,但對于貧苦人家卻是莫大的吸引力。

醫學館還沒建成,但招生的告示已經貼了出去,加上門檻并不高,識字即可。所以前來詢問報名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起來。太醫院的官員忙著一一登記。人數越來越多,怕是超出了醫學館的容納。只好又出臺后續的相關條件,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學生,需要太醫院的官員一步步才篩選。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終定下了三十人的名額。

下面的官員擬好了名單呈給了方正,方正又將名單給了李微過目。

李微倒是認真看了,又問道:“招收的這些人普遍來自哪里?”

方正如實答道:“近郊一些農家子弟,還有藥鋪的學徒,遠的也有從山西聞訊趕來的。年紀最小的一個十一歲,最大的一個五十四歲。”

李微聽罷道:“倒還好,只是人數有些少。”

方正立馬說:“才建成,怎樣運作還得摸索,這么一批人員已經足夠了。”

李微才點頭道:“培養技術人才干系重大,希望方大人盡心盡力,早日讓醫學館走上正軌。”

這是大齊的第一座醫學館,按照李微的計劃,以后至少每個郡也要增設一座。京城還要建設一座全國最頂尖的醫學館,除了培養人才以外,最重要的是研究各種疑難雜癥,大齊的醫療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

光是發展醫療這一項,陸采蘋幫她細算過了就需要一筆龐大的財力支出。這筆錢從哪里出,光靠每年裁剪官員和嬪妃們的薪俸是遠遠不夠的,再有官員也要養活家人,嬪妃們也有自己的開銷,不能削減得太過。

“現在財政支出占大頭的是軍費吧?”

“是。”陸采蘋答道,她抬眼看向了坐在上面的太后,暗道太后難道真有魄力能拿軍隊動刀子?這個險也冒得太大了一些。如今朝中的那些權勢滔天,威震一方的將軍們哪一個是好惹的。

李微盯著手中的五彩捧壽的茶蓋看,看著入了神,思緒萬千,良久之后才抬頭道:“傳我的旨意下去,明日未正,請內閣的大臣們到南書房議事。”

龐大的軍隊能拖垮一個王朝,不僅如此還能生出別的事。伏光還年幼,要親政大概還得十來年,可就是十來年后,伏光也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少年,資歷尚淺的他很容易被人給架空。

酉正之時伏光來崇慶宮向李微請安。這些日子來的治療和恢復,伏光的腿已經沒有大礙了,也不需要借助拐杖。曾經受傷的腿會偶爾有不適,但走路已經沒多大的問題了。

李微拉著伏光道:“知道你今天要過來,我讓小廚房特意備了你喜歡的蘑菇餡兒的蒸餃。”

伏光微笑著致謝:“多謝母后費心。”

“費什么心,知道你愛吃,我不過吩咐一句,做這些東西的是廚房里的人,我又沒動手。今天去射箭沒有?”

伏光點點頭,李微欣慰的說:“好孩子,你受累了。”

自從伏光每日去校場練習騎射,他的身體看著結實了不少,加上躥上來的個頭,與李微站在一起,個子已經到李微的肩頭,再有幾年,就會長成一個男子漢了。

要是皇后姐姐還在,看著她兒子長得這樣好,想來也很欣慰吧。

淑嘉和李行一道過來了,彼此見了禮。伏光便找淑嘉說話去了。

李行出去幫忙招呼晚飯。

伏光是皇帝,皇帝吃飯也有一套繁瑣的規矩,不能明顯的表現出對哪道菜的喜好,只要伸筷超過三下,那道菜就會被侍膳的太監給撤下,那道菜在將來也不會出現在飯桌上。所以伏光不喜歡在含元殿吃飯,更喜歡在崇慶宮陪著他母后。也只有母后清楚他愛吃些什么東西,暗暗記下來讓人去準備。

蒸餃上來的時候,伏光接連吃了四個,其他的菜也吃了不少。還多吃了半碗飯。伏光還想再吃時被李微勸住了。

“皇兒,這里已經晚了,吃太多一會兒不好睡。”

伏光只好作罷,這頓晚膳他已經吃得很滿意了。

用過了晚飯,李微便把明日召集內閣在南書房議事的事告訴了伏光,并和他說:“皇兒也抽空過來一趟吧,多聽聽,多學學,對皇兒很有好處。”

“是,母后。”

內閣平時有什么會議那些老狐貍很少請皇帝過去聽會,都是商量好了再和攝政王通個氣就做了決定。那些老狐貍們很少將小皇帝放在眼里。

第二天午飯后,李微免去了午休,稍微的收拾了一番,并讓采蘋跟隨一道去南書房,讓采蘋將此次議事做一個全面的記錄。

這并不是什么困難的差事,作為崇文夫人的陸采蘋順口就答應了下來。

待內閣那些老臣趕往南書房時,眾人看見了正上方的寶座上坐著皇帝,皇帝一旁則是年輕的太后,下面的幾案旁跪坐著一身穿紫袍繡文雁的崇文夫人。

幾位老臣對此情形有些詫異,太后這是公然的開始過問朝政了吧。

新書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