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我嫁給了老男人

第十一章 同窗

快書庫第十一章同窗雙擊屏幕滾動第十一章同窗戚檀櫻在姜臻玉的注視下擰開水囊喝了一小口,甜膩的味道瞬間彌漫在唇齒之間。

齁甜!她再也不想喝第二口了。

姜臻玉見她蛾眉緊蹙,忙問:“怎么,不好喝嗎?”

戚檀櫻用“你覺得呢”的眼神看著他。

姜臻玉十分不解,按道理說不應該啊,他可讓人放了大半罐子的蜂蜜進去,喝起來應該又甜又香才是。

他忍不住從戚檀櫻手中奪過水囊,先是用袖子擦了擦囊口,然后仰著頭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蜜水。

熟悉的甜蜜感在嘴里化開時,姜臻玉心里的疑惑更甚了,味道沒變呀,難道她的舌頭出了問題?

當姜臻玉和戚檀櫻還在因蜜水是否太甜而產生分歧時,比他們早一個時辰上山的姜良玉和戚玉堃已經辦好入學,正在去見書院堂長的路上。

在來書院之前,戚玉堃已經對此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辦完入學后,書院還給他發了一冊書院的詳細史料,方便他熟悉書院。

史料記載,丹峰書院由前朝大儒馮懋創辦,原本是民間辦學,后來由官府收編成為了官學。今朝建立后,太祖下令將丹峰書院并入太學院,并由九卿之一的太常擔任山長。

不過太常一般只是名義上的山長,真正管理書院的則是山長之下的堂長,一般由才智威重的博士祭酒充任。

堂長以下設立一位掌院,四位主講、八位副講和齋長數名。掌院由堂長自行任命,大多都是堂長的主得力心腹,協助堂長管理書院。

主講和副講皆是當代有名的大儒,主講負責教授學子們四書五經和為官之道,副講則教授學子們禮、樂、射、御、書、數。

齋長負有管理生紀律、管束學子日常儀容及行為,對于一些嚴重無視紀律者,會給予“逐其出院”的嚴厲懲罰。

齋長還兼任書院護衛統領一職,書院內外安全均有齋長手下的護衛隊負責。

雖然丹峰書院隸屬太學院,在招納學生方面卻與太學院截然不同。太學院的學生多為世家貴族、官宦子弟出身,以及各地官學舉薦的優秀學子。

而丹峰書院招生從不以家世、錢財為衡量標準,有真才實學、人品貴重者皆有資格,所以在丹峰書院入讀的學子,幾乎有半數都是寒門學子。

太學院學制四年,而丹峰書院學制八年。盡管學制年限不同,但在結業后均可直接參加會試。

姜良玉十二歲考入丹峰書院,二十歲從書院結業,同年又奪得會試第八,殿試第三,成為元和十七年的新科探花。

在他之前,他的外祖父王仲嶠、姨父戚鶴鳴均為先帝時期的二甲進士,其中外祖父王仲嶠還是二甲傳顱。只不過翁婿倆皆壽辰不長,尚未在仕途上有所建樹便溘然長逝。

王仲嶠一生只得二女,二女分別嫁入姜家和戚家。長女膝下的姜良玉已經出仕為官,幼女之子戚玉堃也獲得了丹峰書院入讀資格。

丹峰書院如今的堂長便是王仲嶠在書院時的同窗胡明秀,當他得知新入學的學子戚玉堃乃昔日同窗的外孫時,失神了片刻。

“若你外祖父還在,見你們兩個如此爭氣,怕是尾巴都要翹到天上去了。”

戚玉堃聞言不明所以,姜良玉替他解惑:“堂長與外祖父是同窗,亦是清平二十年的同科進士。”

戚玉堃這才明白外祖父和堂長還有這樣的淵源,他對著堂長恭敬的作了個揖,“玉堃自幼便以外祖父和父親為榜樣,希望能像他們一樣學有所成,為天下萬民謀福祉。”

看著眼前這個堅定認真的少年,他不由得回想起當年與他外祖同窗的日子。

他與王仲嶠并稱丹峰二首,一直被人拿來比較。會試時王仲嶠得了頭名,他居第三。殿試時王仲嶠落到第四,他則成了那一年的狀元。

后來,他留在了翰林院為官,王仲嶠外放,多年再見兩人均已成婚生子。再后來王仲嶠離世,他也厭倦了官場的勾心斗角,選擇回到書院教書育人。

這么多年過去,他這位昔日同窗的后代,在讀書上一個比一個有天分,而他膝下的子孫卻都不是讀書的料。兩相比較,胡明秀遺憾不已。

胡堂長十分喜歡戚玉堃,覺得他小小年紀便有宏大志向,且聰慧靈敏、學問扎實,是個不可多得好苗子。

想到自己家里有個與他同歲的小孫女,不免動了將他招為孫女婿的念頭。就在他思索如何提起這事時,掌院來報,“堂長,戚玉堃家人到訪。”

胡堂長有些訝然,姜良玉解釋道:“前山石梯難走,學生的姨母和表妹便帶著仆從從后山上山。”

胡堂長讓人請他們進來,當姜良玉和戚玉堃看到只有戚檀櫻和姜臻玉時,忙問戚太太去哪兒了。

戚檀櫻告訴他戚太太崴了腳,正在山下醫館醫治。

怕他胡思亂想,又告訴他母親的情況并不嚴重。

戚玉堃卻依舊擔憂。

胡堂長見狀道:“總要親眼所見才能放心,下山瞧瞧你母親吧。”這是破例允他下山。

戚玉堃聞言先是一愣,然后滿臉歡喜的朝他作揖致謝。

胡堂長又提醒:“書院有規定,申時末便會關閉院門,你要在院門關閉之前趕回來,否則視為棄學。”

聽了這話,戚檀櫻下意識的想要勸弟弟不要沖動,但戚玉堃已經打定主意要下山。

對他來說,不管是讀書還是看望母親,都是同等重要的,他能掌握好二者之間的度。

下山要比上山輕松許多,下山時僅用了上山一半的時間就到了山腳,下山后戚檀櫻一行人直奔鎮上的醫館。

戚太太的腳傷已經處理好,只是輕微扭傷,靜養幾日就能痊愈。見戚玉堃與戚檀櫻幾人在一同下山,還以為入學出了岔子,驚得她臉色驟變。

戚檀櫻連忙跟她解釋,戚玉堃是得了堂長許肯后下山,戚太太高高提起的心才慢慢回落到胸腔里。得知兒子擔心自己的腳傷,只覺得兒子小小年紀就知道孝順母親,戚太太心里別提有多欣慰了。

日上中天,奔波了一上午,眾人已經饑腸轆轆,于是便在鎮上的酒樓點了一些飯食充饑。

用過午食,戚玉堃在母親的催促下,依依不舍的告別了家人,義無反顧的踏進了那個天下學子夢寐以求的書香圣地。

------題外話------

書院規矩制度都是自設。

(吾辛好)(昆侖怪客)(失落的七弦琴)(貓桁)(凌晨四點二十)(幻星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