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美人愿

第一六三章 太后威武

柳氏一怔,隨即問道:“是誰?難道你知道?”

王玄面色沉重地點點頭,默了片刻才緩緩道:“她是駱家女。”

“駱家女?哪個駱家女?”柳氏還是沒聽得明白。

王玄瞪了她一眼,沒好氣道:“你覺得呢?這天下又有哪個駱家,能讓太后這般在意的?”

柳氏這才腦子清醒了點,不由得驚訝地張大了嘴,“你說的…難道是東陽城的駱家?”

“算你還有點腦子。”王玄悻悻道。

柳氏震驚過后,又有些不服氣了,“就算她是駱家女,又能怎么樣?駱家不過是商賈之家,能比得過咱們王家的門庭?”

“剛還說你有點腦子,這么快就變成豬的了…”王玄氣得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你可知,太后當年是在駱家長大的,駱家對她有養育之恩。”

柳氏不吭聲了。

這事兒,她早在娘家就聽說過的。

柳氏出自河東柳家,也是世家大族。

前朝那樁宮闈秘事,她雖然知道得不詳,但太后和前朝夏煬帝的確是在駱家長大的。

后來夏煬帝駕崩,天下大亂,駱家公開表明了立場:兩不相幫。

直到現在,駱家依然偏居東陽城,既不依附北慶,也沒跟南晉有所往來。

但兩朝礙著駱家在天下商道的影響力,以及前朝皇后世家的特殊身份,并沒對駱家采取任何不利的措施。

這或許還與民間的另個流言有關。

民間傳言,大夏朝建國之初,就有術士斷言:若想國祚永昌,必娶駱氏女為后。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大夏朝的最末兩任皇帝,皆因沒娶駱氏女為后,所以才亡了國的。

妥妥的血的教訓啊。

以至在對待駱家的態度上,南北兩朝皆心照不宣地保持了緘默,一有機會就設法拉攏。

看柳氏不說話了,王玄的語氣終于緩和了些,“之前,我便暗中派人查過了,那姑娘的確長在酉城,是駱家現任家主駱東升的第九個兒子的女兒。駱九公子當年跟太后姐弟倆的感情最好,后來還隨夏煬帝入了宮,以客卿的身份住在宮中。”

“那后來呢?怎么就去了酉城?”柳氏像聽故事一樣,聽得起勁得很。

王玄道:“就在林氏謀逆案發的那段時日,他忽然失蹤了。”

“為何?”柳氏好奇道。

王玄道:“誰知道呢?有一種猜測,算是比較符合事實的。”

柳氏忙道:“什么樣的猜測?”

“夏煬帝雖然體弱,但宮中也納了不少妃子…”王玄意有所指道。

這種事情,女人最會腦補了。

柳氏眼睛登時一亮,“所以,這個駱家女,便是駱九公子與夏煬帝的妃子偷情所生?這也是他當年失蹤、直到現在也不敢回駱家的原因?”

“或許是吧。”王玄嘆息一聲,又鄭重其事地叮囑柳氏:“不過畢竟沒有證據,你不要出去亂說…當心禍從口出。”

柳氏“嗯嗯”應了,隨即又忍不住興奮起來,“她這身份,應該見不得光吧。那還如何與我家韻壹相爭?”

王玄登時又頭痛了,無語道:“只要確定她是駱家的血脈;至于生母的身份,有太后罩著,還怕不能讓她有個高貴的出身?”

“這倒也是。”柳氏的情緒登時又低落不少。

“聽我的,這事就這樣了,讓他們爭搶去吧,你不要再摻和了。”王玄耐著性子勸道:“陛下已經很忌憚咱們王家了,若不是有太后罩著,我又的確沒把柄讓陛下拿住。不然,咱們王家,只怕早就被陛下打入塵埃了。”

柳氏不以為然道:“不能吧?咱們瑯琊王氏,好歹也是世家大族。說句不客氣的,他們喬氏的江山,若不是我們這些世家大族們支持,又怎可能有今日的南晉?”

“古往今來,但凡改朝換代,卸磨殺驢的事還少嗎?”王玄頗為惱恨自家夫人的天真與愚蠢,“不是每任帝王,都有太后那般的胸襟和氣度的。”

這倒是。

同為女人,柳氏也不得不承認,太后的胸襟和謀略,的確非常人所及。

王玄則比她更欽佩太后。

別說女人,這世間也沒幾個男子能夠做到,這其中也包括她的兒子——南晉帝。

陛下雖然英明,也有魄力,但論起胸襟,的確不如他的母親。

當年長公主敢在那等危機時刻挺身而出,以已之身助其弟弟穩定朝政。

后來若不是夏煬帝自己作孽,聽信小人讒言,不潰余力打壓喬氏,與她這個唯一的親姐離心離德,更甚至還想要親姐的性命。

喬家為了自保,不得不奮起反擊,實行清君側。

即便如此,長公主當年也是放了夏煬帝一馬的,只將林氏一族發配營州,并未傷及人命。

然而,事后緩過來的夏煬帝卻惱羞成怒,下令將一干人等全部誅殺,并將這樁禍事全都怪罪到喬氏身上。

長公主無疑成了最終的罪魁禍首。

世人只知她野心勃勃,想要篡了弟弟的皇位,自己做女皇。

殊不知,長公主當時壓根兒就沒這樣的心思。

后來,也不過是時勢逼迫而已。

南晉建國,那時她的夫君已經去世。

照理說來,她的確是有資格做女皇的,朝臣對她也絕對擁護和忠誠。

但太后沒有那樣做,而是果斷扶持自己的長子上位。她則退居幕后,把所有的風光和體面都給了喬家。

但凡為南晉建國出過力的,皆給了隆重的封賞。且不像其他帝王,會想方設法殺掉功高蓋主的朝臣。

太后曾不止一次地當眾對他們這些有功之臣說道:“諸位大可放心,爾等只要忠于社稷,為百姓謀福,一切以國法行事,朝廷是不會無故為難你們的。”

她說得出,也的確做到了。

至今為止,朝廷還從未誅殺過大臣,即便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大將,太后也給予他們高度的信任和便宜行事的話語權。

太后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給予你的權柄,你就好好使用。但你若有不臣之心,不軌之舉,一旦察明,朝廷也有足夠的實力,將你打入塵埃。

可以說,有太后在,盛世南晉指日可待;有太后在,皇帝陛下也不敢亂來;有太后在,他們這些朝臣的忠心也絕對天地可鑒!

總之,太后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