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為聘

鳳媯為婢

御寇一路行來,時不時有宮人對他行禮,雖然步履匆匆,但御寇依舊挨個點頭示意。穿過回廊,就見前面鵝卵石小路上,站著公子款和他的侍從們,一群人浩浩蕩蕩,一邊說笑一邊前來。

御寇想繞開公子款,他急著找到完叔叔商量對策,不愿落入口舌之爭。公子款卻已經看見了他,當即走過來,行了個吊兒郎當的禮。不等御寇開口,公子款就站起來,怪聲怪氣,“聽說太子哥哥這次出使蔡國,竟然將兩個公主都偷偷帶上了,引得陳國不寧。”一句“太子哥哥”叫得諷刺。

御寇心知此事他確有不妥之處,因此也不辯解,只是想繞過公子款往前走。公子款見御寇沉默,氣焰更是囂張,折扇一擋,擋住了御寇身前,“太子哥哥,聽聞你府中的管家甚至能夠越過你直接調度隨侍,而你對此毫不知情。堂堂太子府,竟被你治理成這樣,變成了管家府。事到如今,你還談何治天下?”

“款,你逾矩了,如何治天下,這不是你該問的話。”御寇面色平靜地盯著公子款。

“哼!”公子款一拱手,“那款就祝哥哥,早日明白其中道理,款拭目以待。”說完,公子款帶著一群侍從離去。

御寇看著他們的背影,面色難看。但他并不多想,而是迅速往前走,款雖然狼子野心,但畢竟是以后的事,眼下的當務之急是陳宣王對風媯的處罰。

來到完的院子里,完正巧坐在躺椅上,手里拿著一張信紙陷入沉思。御寇還來不及說明情況,完就一把拉著御寇手腕,走進屋子里。

御寇一頭霧水地看著完把房門關好,疑惑地問,“這是怎么了?”

完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消息,“你可知道,這些日子以來,桃林之中日日都有埋伏,埋伏一日都未散。”

“什么?”御寇以為自己聽錯了。

完直接把手里的信紙遞過去,“今天的份兒,你自己看吧。”

只見信紙上只簡單寫著一句話,“情況照舊,埋伏未退”。

“我的人只是遠遠探了消息,未深入其中,因此不知道具體情況,但從他們埋伏的痕跡來看,這群人手段老練,絕不是普通人。我想我們都猜錯了,這群人恐怕和穆姒夫人無關。”完繼續補充道。

御寇焦急地捏著信紙,“這可怎么辦?這頭,穆姒夫人從旁游說,父親鐵了心明天要懲治風媯。那頭,桃林中又全是埋伏,難以回去。進也不是,退也不是,風媯要怎么辦才好!”

“你說宣王決意懲治風媯?”完開口問道。

御寇還以為他在確認情況,“對,父親為萱媯一事大發雷霆,穆姒夫人一攪和,就把處罰落在風媯身上了。不過這不要緊,父親再罰也不會多重,倒是桃林的埋伏該如何是好?”

“如此一來,宣王的處罰,反倒是件好事了。”完微微一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此話何解?”御寇追著完連聲問道。

“稍安勿躁,容我賣個關子,明日便知。”完一臉氣定神閑,任由御寇好奇得抓耳撓腮。

第二日,御寇一早就等在交泰殿門口,左顧右盼,就等著公子完來朝。為了這件事,他昨晚輾轉反側,都沒能睡好,眼睛下面掛著兩個淺淡的黑眼圈。前來和他行禮的大臣見他這樣,還以為他是在擔心陳宣王的處罰,出言寬慰道,“太子不必憂心,兩位公主到蔡國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王上責罰過甚,臣定將勸阻。過憂則傷神,郁氣積于肺腑,于己無利啊!”

御寇只好被迫接受這些關心,一邊回禮一邊答道,“御寇受教,承蒙您老關心。”

正在這時,鐘聲響起,時辰已到。眾人列成兩隊,隨著交泰殿宮門打開,整齊地進入殿內。公子完還是沒到,御寇心里焦急,又暗想,“難道這也是計劃的一部分?”他隨著隊伍慢慢走近交泰殿,剛抬腳跨過門檻邁入殿內,就聽見身后傳來腳步聲,急忙扭頭一看,正是公子完急匆匆跑進隊伍里,“是為了計劃,所以昨晚連夜布置?”剛這么想,就聽到公子完回答身旁大臣的問題,“承蒙您老關心,并沒什么事,只是今早一不留神,睡過頭而已。”聲音里還帶著一點不好意思,氣得御寇頭一扭,不再看他。

陳宣王不知道下面的風云暗涌,眾人站好等了一會兒,他才緩緩走出來,坐在王位上,臉上的表情平靜,看不出情緒。

等到眾人行完禮,陳宣王習以為常地點點頭,“諸位愛卿平身,不必多禮。”眾人依言起身,陳宣王又道,“想必諸位也知道今日朝會所議何事,太子御寇私自攜風媯入蔡,萱媯偷溜出宮,對他們三人的處罰,寡人心中已有定奪,想聽聽諸位的意見。”似乎是經歷過一夜的時間冷靜,也似乎是在早朝上面對諸臣時要保留身為君王的氣度,宣王此刻看起來沉穩平靜,完全沒有昨天摔茶杯時的盛怒。

御寇心里一陣緊張,偷眼去看公子完,公子完在他斜后方垂眼站著,面容隱藏在陰影里,看不分明。御寇使勁兒對著公子完使眼色,公子完好像故意似的,微微側了一邊臉,在陰影里埋得更深。因御寇有些著急,回頭的幅度難免大了些,站在他身后的老臣看著他,低低地咳了兩下,御寇知道宣王講話的時候這樣張望,實在是無禮,只得無可奈何地扭頭回去。

就聽到宣王繼續說,“太子月俸減半,在府中閉門思過半月,好好反省。萱媯禁足宮中,不得隨意外出。”這些內容宣王昨日已經說了,御寇迫不及待地聽對風媯的處罰。“風媯任性蠻橫,不顧大局,硬要纏著太子出使蔡國,本應嚴加責罰,但念在她尚且年幼的份上,寡人想命她禁足半年并抄寫典籍百篇,諸位意下如何?”

御寇聞言,心頭一松,雖然陳宣王話說的嚴厲,將鳳媯貶得頑劣不堪,但好歹對她的處罰并不重,禁足桃林的話,他和公子完多去看看就是了。抄寫百篇確實有點多,但弦歌和鳳媯一起長大,模仿起風媯的筆記也是惟妙惟肖,兩人謄寫的話也不過半月功夫,就能恢復以往的生活。

正在御寇慶幸之際,公子完越眾而出,朗聲道,“臣以為不妥。”

眾人皆驚,全都轉頭看向公子完,御寇更是又焦急又不解,明明這個結果已經皆大歡喜,他都恨不得趁著陳宣王沒改主意,趕快領旨謝恩,讓這件事確定下來,公子完卻在這時候出言反對,他都恨不得問問公子完,哪根弦搭錯了。其余朝臣也都知道公子完一向照顧鳳媯,一時間表情各異。

公子完對這一切視若無睹,神色自若。陳宣王有些詫異,以為公子完不滿對鳳媯的責罰,想要得寸進尺為風媯求情,不由臉色一沉,不滿地開口,“風媯性格頑劣,自作主張,寡人已是看在她去世的父親面上給她開了恩,若是仍有不滿,難不成還要寡人賞賜她黃金百兩,以贊揚她任性驕縱?”

這話說的已經足夠嚴厲,若是尋常臣子,早就跪倒在地,連連謝恩,但公子完恍若未聞,恭敬地答道,“王上仁慈,這才免去風媯諸多處罰,只讓她自己反省,但臣以為,風媯畢竟年幼無知,若是不嚴加責罰,她根本不會記住這個教訓,只怕下次還會再犯。”

此話一出,真正是滿座嘩然。御寇難以置信地看著公子完,大臣一臉錯愕,就連陳宣王都覺得自己聽錯了,“你說要對風媯嚴加責罰?”

“對,風媯自幼長在宮外,對規矩禮儀都不怎么精通,只是一知半解而已,這才鑄就今日的大患。臣以為,王上雖然仁慈,對鳳媯一向寬容,但到底應該多加教導,讓她明白是非。因此,臣以為應該讓風媯入宮為婢,常伴萱媯公主左右,多瞻仰王室貴氣,這才能懂得禮儀道德。”

讓一個公主去給另一個公主當婢女,即使風媯空有公主名號,并沒有任何宅邸仆從,即使她和萱媯情同姐妹,不在意虛名,但這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侮辱。御寇不敢相信這是公子完親口提出的,楚宣王也不相信,但很快,楚宣王就恢復沉穩的表情,面不改色地說著,“對鳳媯,寡人一向同情她身世可憐,沒想到放任之下,她竟變成了這樣。公子完思慮縝密,所提意見頗有可取之處。即日起,風媯入宮為婢,伺候萱媯公主左右。”

好不容易捱到早朝結束,御寇追上公子完,一把拉住他的胳膊,把他拉到墻角,低聲逼問,“你這是怎么回事?說好想辦法救風媯,怎么把她逼入火坑!她明明是陳國的公主,怎么能去給萱媯當婢女!”

公子完被拽過來,站定了,從袖子里拿出折扇,手腕一抖,折扇“嗖”地打開。公子完搖著扇子看著御寇,一言不發,看得御寇的聲音越來越小,這才開口問,“說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