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028蒙古談判(下)_wbshuku
028蒙古談判(下)
028蒙古談判(下)
天啟看著熊廷弼說:“熊廷弼,你建的關城是如何建的?”
熊廷弼說:“回皇上的話,愿意建城的人很多,臣把人分成四部分,大部分人建寧遠關,其余三部分人分別建窟窿山后的邊墻,寧遠關到寧遠城之間的邊墻還有寧遠關后的箭塔。”
天啟問:“各建得怎么樣?”
熊廷弼說:“寧遠關墻基深四丈寬六丈,全用條石堆砌兼用沙土填縫夯實,墻高五丈中間夯土外包墻磚,在縫隙中澆桐油和糯米汁,可以說是固若金湯,關前還延伸出八座哨塔方便哨兵避雨御寒防止敵人偷襲。關西北窟窿山后幾里山勢稍緩,馬雖不能過但人能爬過來,臣依山勢找有水源的地方修邊墻,邊墻后修烽火墩每一里修兩座方便駐兵,墻外緩坡全削成高坎避免敵人翻越。寧遠關到寧遠城之間的邊墻也一樣修建,只是寧遠關后的箭塔只修了幾排,離皇上要求的往后延伸幾里還差得遠。”
天啟說:“朕也只不過是那么一說,月字關城只是防備萬一,一般還是用來住人,向后修多遠看人的多少而定。”
說完轉頭看向袁崇煥說道:“你是寧前道,兵備錢糧馬政等都要你操心,今天那幾大營領兵的都沒來,你說說你知道的情況。”
袁崇煥說:“皇上,臣知道的是騎兵車營由黃道周、盧象升、曹文詔、左良玉四位在操練,黃、盧兩位大人是從軍務院派來的,曹、左兩位將軍原在遼東軍中任游擊,是軍務院提名任命的。山地步兵營由新到參將張靜安大人暫時帶領在搬運寧遠關外之物,上山下坡也算是訓練,水師陸戰營的人這一陣都由都司吳襄領到船上熟悉水性防止暈船,后兩營都還沒有正式帶兵將領。”
天啟說道:“沒有將領慢慢找,要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寧缺勿濫。這黃道周和盧象升是文官轉武職,曹文詔和左良玉是在前方憑軍功升上來的,他們的關系如何?會不會也互相看不慣?”
這時高第接過來說道:“在朝中文官看不慣武將是嫌棄他們粗魯,在軍中武將看不慣文官是嫌棄他們迂腐。開始也是這樣,不過那盧象升雖是文官但天生神力,幾句話沒對就跟曹文詔放對撕打雙方打了個旗鼓相當,因為是事先說好的切磋不是私斗,所以臣等沒有制止。”
天啟笑道:“那他們現在還經常切磋嗎?”
高第說:“一開始曹文詔憑經驗能打個平手,但等盧象升熟悉兩天后小曹將軍就不是對手了。”
天啟笑道:“那曹、左兩位現在是不是很佩服盧象升而看不起黃道周呢?”
高第說:“皇上有所不知,這曹將軍和左將軍固然佩服盧象升,但更佩服黃道周。”
天啟奇怪道:“這是為何?難道黃道周是深藏不露的武功高手?”
高第說:“黃道周雖不是武功高手,卻是解決問題的高手,軍中軍士間無論發生了什么矛盾他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好,上面的命令一下來由他去解說士兵們都聽得進去,這就讓其他幾個大為佩服了。”
這時孫承宗說道:“黃道周三十好幾才中進士,在此之前講學著書很多年,吟詩作詞自成一家寫字繪畫堪稱一絕,讓他去跟士兵們講道理是大材小用了。”
王在晉也說:“這人就是這樣,要么你把別人打服,要么你把別人說服,說不服也打不服你就只有對別人服氣了。”
大家一聽都哈哈大笑。
天啟說:“笑完了我們來認真分析一下蒙古的事,王化貞你跟大家說一下經過。”
王化貞說:“是,臣在六月底派人去跟蒙古插汗部聯絡,蒙古方面很熱切說需要互市讓臣親自去商談,七月底臣親自去了一趟,蒙古人還是要求互市而且言語間流露出想向西遷徙回故地的意思,臣的屬下在無意間還發現他們跟女真人在聯絡。九月上旬臣帶著皇上的旨意去了,告訴他們大明無意跟他們互市但可以出糧草讓他們出兵攻取廣寧,蒙古人不愿意出兵攻取廣寧,只同意派人協助我們在大凌河谷古道修城堡。”
天啟說:“現在我們跟女真人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這蒙古人的態度就很重要。聽王化貞說幾年前廣寧兵敗的一個原因就是蒙古插汗部的人馬約好了但沒來,朕在想這到底是失期還是根本就沒打算來,所以這次就試探了一下。根據蒙古人的態度可以認定他們不會成為我大明真正的朋友,最多保持中立甚至會完全倒向女真人的一邊,大家要有這個心理準備。至于說他想率部西歸只不過是他說說玩罷了,他那些占據他原來土地的叔伯兄弟會把土地讓給他?”
孫承宗說:“我大明本來就是推翻蒙元建立的,立國后又與蒙古各部打了兩百多年的仗,他們隔岸觀火也可以理解。不過臣不理解的是他為什么會同意協助我們在大凌河谷修城堡?大家來看地圖,這大凌河有兩個源頭,北處源自打鹿溝,南處源自白狼山,在大城子會合后流經努魯兒虎山一直到義州,最后轉醫巫閭山入海。這大凌河就像一根腰帶包圍在插汗部周圍,如果讓我大明士兵沿大凌河修城堡并駐扎,相當于把插汗部置身于我軍包圍之中,換了在座任何一位,你們會愿意嗎?”
王在晉看了看說道:“孫大人說的有道理,這古人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任何一個正常的首領都不會把自己的部族置身于別人的包圍之中,這里面肯定有問題,除非他不把我軍將士放在眼里。”
高第看了會兒地圖也說:“這大凌河古道歷史悠久,傳說當年曹操征烏恒,隋煬帝和唐太宗征高麗就是從這條路過的,現在雖然年久失修但遣人好好修繕,行人走馬沒有問題說不準還能運炮,不把我軍將士放在眼里的說法沒道理。”
三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都點了點頭,孫承宗說:“除非他真想西歸。”
王在晉也說:“對,既然要搬家了也就無所謂了,而在山道河谷修城建堡至少要一兩年,說明他們預計這一兩年就要搬。”
高第說:“如果他們真要向西搬,蒙古人之間的爭斗在所難免說不準會波及到宣、大一帶,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更為惡劣的是插汗部一走誰會來占地盤?我大明沒有那么多騎兵就是占住也守不住,廣寧以北的炒花、曖兔、貴英等蒙古各部太小一時之間占不了,唯一有可能的是女真建奴。”
聽了高第的話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女真人從遼西走廊而來明軍還可以憑堅城雄關據守,如果他們從北邊草原席卷而來現在的明軍誰人能擋?天啟見大家都不說話就問道:“大家既然看到問題有什么好辦法沒有?”
孫承宗緩緩地說:“皇上別擔心,林丹汗既然說明春派人來協助修城,說明他們今年就不會走,一到明年春夏之時又耽誤不起牲畜的牧養不可能長途搬遷,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年底,如果明年皇上能給他一些賞賜并承諾定期互市,用糧食換他們的人參貂皮等物,說不準又能拖一年。”
高第說:“就算再拖一年也不過兩年,兩年之后又怎么辦?”
這時,一直沒說話剛進軍參處不久的陳奇瑜突然站了起來,面色嚴峻地說:“皇上,各位大人,大事不好!插汗部就算西遷至少得一年,而現在大禍就在眼前!臣這次隨王大人一起去的插汗部,根據臣所看到的和分析到的,臣認為女真人即將前來搶糧,而且是隨時會來!”: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