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

172 揣摩真相

天啟風云_172揣摩真相(上)影書

:yingsx172揣摩真相(上)172揣摩真相(上)←→:

見天啟讓大家商議做什么生意,而且這生意還是讓人以普通百姓的名義偷偷摸摸做,大家都覺得很好玩,于是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商議去了.連一貫坐旁邊旁觀的涂選侍和唐選侍等人也耐不住寂寞圍上去湊熱鬧,看來少年心喜歡新鮮熱鬧不假。本書請訪問。三ang這時候大呼小叫的讓大家注意一點別碰著她的肚子,皇后把她和春英專門安排在一邊讓其他人離她們兩個遠點才算放了心,只有馮思琴坐在天啟旁邊饒有興趣地看著天啟。

天啟被她看得心里發毛,問道:“都說你是女諸葛,這種時候怎么不去湊熱鬧出主意?”

馮思琴說:“臣妾在想皇上心里肯定都有主意了,何必再去傷神呢?再說都有兩個大肚子在那兒了,臣妾再去就有點擠了。而且臣妾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想趁現在沒人問問皇上證實一下。”

天啟看了看她問道:“想問什么?朕腦袋不如你好用,最好問簡單點的。”

馮思琴搖了搖頭說:“臣妾的聰明在外是小聰明,皇上才是大智若愚!臣妾只想問兩件事,一是朝中的大臣原來一聽要收商稅,就像會要了他們的命一般,怎么現在都一聲不啃地同意了呢?二是兩位朝中官員怎么會跟反對皇上的人攪在一起?而且聽說有一個都快七十馬上就要退休了,他們是當官當傻了還是老糊涂了?或者是其他原因?”

看著馮思琴略顯成熟的臉,還有那雙略帶點狡黠的目光,以及她那微微上翹帶著笑意的嘴角,天啟伸出手去摸了摸她的額頭,然后順著她的臉摸下來最后停在她的脖子上♂輕地問道:“想不想聽故事?”

馮思琴點了點頭,目光中露出期待的神色。

天啟想了想說道:“從前有一只貓,他抓住一只老鼠后拿了把刀比在老鼠的脖子上,然后問老鼠:‘一加一等于幾?’老鼠嚇得發抖,顫顫兢兢地回答道:‘等,等于二!’貓聽了順手一刀就把老鼠的脖子割開了,順便說了一句:‘你知道得太多了!’這個故事好不好玩?”

馮思琴賬折睛問:“皇上把手比在臣妾的脖子上,會不會給臣妾一刀呢?”

天啟抽回手說:“朕不是貓,你也不是老鼠,怎么會給你一刀呢?”

馮思琴坐直身子,看著天啟然后說:“既然如此,臣妾也給皇上講一個故事你看好不好?”

天啟說:“你講吧。”

馮思琴說:“從前有個皇帝,在迷糊多年后突然清醒了過來,不過此時他發現敵人屢犯邊關守軍束手無策,內地多起內亂軍隊勞而無功,災害此起彼伏百姓嗷嗷待哺暴民伺機而動。”

天啟點了點頭說:“這個皇帝夠倒霉的。”

馮思琴說:“這個還不算倒霉,倒霉的還在后面♀位皇帝經過仔細思考,想出了一些辦法,比如說練兵選將、置辦器械、賑災救民等等。不過此時他發現辦法是想出來了但他沒法執行,因為這些事都需要大量銀子而他的庫房里空空如也。”

天啟點了點頭說:“一文錢難死個英雄漢,沒錢就辦不了事,皇帝也不例外。”

馮思琴又說:“不過皇帝畢竟是皇帝,沒錢至少還有人。他找了些借口在宮里太監、朝中大臣、民間大戶中選了幾個人嫌狗不理的人,抄了他們的家獲得了一批銀子解了燃眉之急。”

天啟說:“俗話說‘饑寒起盜心’,皇帝逼急了也是一俗人。”

馮思琴又說:“這皇帝發現抄家也不是辦法,根本辦法是收稅,尤其是收商稅,不過滿朝大臣沒有一個支持他,因為這些人要么是本身家里就是在做生意的既得利益者,要么就是不愿意皇帝與民爭利的書呆子。”

天啟說:“傷害了自己的利益就是割自己的肉,沒有人喜歡被人割肉。民間男耕女織多年,很多家全靠織點布賣錢家用,那些書呆子雖然不懂經濟,但關心百姓的心還是值得贊揚的。”

馮思琴說:“這皇帝想了很久,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先是以反貪官的名義清查所有官員的家產,但對那些明顯有問題的人也熟視無睹,這讓人很是不解。”

天啟點了點頭說:“治貪官和治水一個道理,河堤被水沖垮了只需要加固河堤避免再次沖垮就是了,沒必要把沖垮河堤的水抓回來治罪。治貪官也一樣,只需要保證以后的人逐步越貪越少直到最后不貪,沒有必要去清理以前的人,那樣做費力不討好而且阻力極大難以成功。”

馮思琴點了點頭說:“清理所有官員的家產后,這皇帝又帶頭給朝廷交稅,包括皇莊和皇店,逼迫所有官員、士紳、皇族都一樣交稅,開始我不明白后來才知道其深意。逼迫所有人交稅就是讓大家明白,不按商稅的名義交也得按其它名目交稅,反正得交稅沒有人能例外″理家產后讓所有官員的家產都沒了快速增加的余地,增加了也得被清理走,這樣一來大家積聚銀子的心才淡了下來。”

天啟說:“天下事都這樣,不患貧但患不均,皇帝帶頭交稅誰會認為自己比皇帝還該凌駕于法律之上呢?清理了家產就是斷了他們通過貪污繼續發家的路,沒路了繼續向前狂奔的心也就沒有了。”

馮思琴說:“當大家對獲取銀子的心淡下來后,通過突然事件抬高商人的地位,讓那些以商人保護神自居的人心理失衡√人犯了錯肯定得想法自保,別說收商稅就算要收他一半家產只要能保命他們也愿意√人都愿意交商稅了,官員們自然不好說什么,加上有同情心沒祝改,自然就通過了收商稅的決定。”

天啟說:“據說春秋時齊景公手下有三個很好的人,有人想除掉他們就用兩個代表國君心目中地位的桃子讓他們爭,結果他們在地位之爭下同歸于盡。官員和商人本來聯系得很緊密,但一個惠而不費的世襲罔替就能讓他們的聯盟解體,所以說一切都是利益在作怪,利之所至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的例子多得很,何況一般人?”

馮思琴笑道:“看來皇上已經知道臣妾在說你了,那么你覺得為了一個商稅這么做值得嗎?”

天啟點了點頭說:“值得!不要說商稅,就算是田畝所出全部交稅也了不得。大明現在的田畝約有七萬萬畝,以平均一石的畝產量算,每畝收一成稅換成銀子,應該每年收稅七千萬兩。就算北方差田多災害重,只要每畝田都有人種,打個對折也應該有三千多萬兩√稅收好了是田畝稅的數倍,如果能讓所有人都動起來,商稅可以達到田畝稅的十倍乃至百倍,你說值得不值得?”

馮思琴張大了嘴說:“皇上接下來準備怎么辦?”

天啟搖了搖頭說:“開皇店那些太監靠不住,真要讓百姓人人有事做那些商人也靠不住∞準備成立一個公司,在農業、工業、商業等項目上都投入銀子重新招人做實驗。假如能夠尋找到一個有推廣價值的慕,朕就推廣復制,朕的目的就是要通過這些慕的推廣讓我大明百姓都有事做,讓國家繁榮富強。”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