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

175 工商稅務(下)

175工商稅務(下)_天啟風云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175工商稅務(下)

175工商稅務(下)←→:

信王等聽談敬說他不是來傳旨只是來轉達天啟的建議。還有些沒有反應過來,這皇帝的要求不就是旨意嗎?

談敬輕聲說:“皇上說了,既然是說好了不插手朝廷的日常事務他就要守信用,除非政務院已經不能正常運轉,或者是出現了戰爭、內亂等苗頭。皇上在五月開了飯店、首飾鋪、成衣鋪、醫院等幾家皇店,從這一個月的過程中皇上發現了一些問題,估計朝廷跟商家的合作上用得上,所以讓奴才來轉達幾點建議。”

信王聽了談敬的解釋,覺得天啟搞這一套有些好笑,不過他尊重天啟的意愿,對談敬說:“政務院議政處中無站客,公公既是替我皇兄傳話,就請坐下慢慢說吧。”

談敬知道軍務院和政務院中不下跪行禮,軍機處和議政處中都要坐著說話,這些都是天啟定下的規矩,于是告了罪坐下說道:“一共是五件事,各位大人請聽奴才慢慢說,因為皇上怕大家誤會這是必須執行的旨意,所以沒有落于文字。皇上說了這只是建議,能不能辦怎么辦請各位大人商議,實在為難可以讓圣學院幫忙。”

劉一燝拿出紙筆對大家說:“既然是皇上根據皇店發現的問題,肯定跟經商有關,下官恰好主管這一攤子,就由下官來記錄吧。”

信王對劉一燝點了點頭然后對談敬說:“談公公請講。”

談敬說:“皇上通過一月的經營,發現做生意獲得利潤不如把銀子放錢莊里得利息劃算,反正都是兩成封頂,干與不干都一樣,這樣一來會讓做事的人越來越少,建議大家想想辦法。”

劉一燝一邊寫一邊說:“這事下官知道,也早就覺得里面有問題只是沒細想,先寫下來一會兒商議。”

信王也點了點頭說:“干事的不如不干事的,這肯定不行。”

談敬又說:“第二件事也跟利潤封頂有關,這做生意分淡季和旺季,旺季兩成封頂了這淡季的損失就沒法補回來,總的一算很多人可能會虧本,時間長了商家會不滿的。”

朱延禧這時候說:“昨天南北商會的還說到投資沒利潤時的損失問題,下官沒辦法只好說按兩成給他們補足,但這不是長久之計,如果不想個好辦法,恐怕商稅局沒開始收稅就要欠下巨額債務了。”

談敬說:“皇上的第三個建議是把商稅局再分一下,分為工商局和稅務局。工商局專管登記商戶制定規矩,稅務局專管執行規矩,免得執行規矩和制定規矩的是同一個人,引起商戶們的猜測和不滿。”

朱延禧皺眉說:“新事物還不成熟就分家,商家方便滿意了恐怕朝廷事務就會增加,而且兩個部門干一個部門能干的事,互相間也容易扯皮。”

葉向高說:“先記錄慢慢商議。”

談敬說:“第四件事跟第三件事有關,皇上準備成立一家公司,要先在朝廷的工商局中登記。”

韓爌詫異道:“皇上想再開皇店只管開就是了,工商局還沒有成立,就算是成立了也只管百姓管不著皇上啊。”

談敬說:“皇上這次不開皇店,他要以普通百姓的名義開一家公司。皇上的意思是要跟普通商家公平競爭,最后找出一個值得推廣的模式。”

葉向高家中有很多生意,知道如果要把生意從小慢慢做大非常不容易,假如能夠把生意好的商鋪像種稻秧一樣移栽過來,那時間和錢財方面不知道要節約多少。于是動容道:“下官還以為皇上把朝中事務推出來是享清閑去了,原來皇上還有這樣的考慮,下官慚愧!”

信王也感動地說:“皇兄真的太好了,忙完一樣又忙第二樣。”

朱延禧也說:“下官一直在朝中,知道這政務院、軍務院、都察院還有圣學院和博學院等,都是皇上一步一步打理出來的,現在只不過是移送到我等手中。現在皇上又要去開拓出一片新天地,準備到時候移給朝廷,這讓老臣感動萬分啊!”

談敬咳了一聲說:“信王和諸位大人且先不要感動,這第五件事是關于銀子的事。去年李起元李尚書在時,從宮中借了七百萬兩,后來沒法還就用遼東遼西二十年的稅收交換,這個就不說了。但后來左光斗左尚書上任后因為湊股份,又向皇上借了五百萬兩。皇上的意思是今年稅收已經上來了,不知道戶部多久能還上?如果不能還上那今年的股份分紅皇上就要按五百萬收紅利。”

這做好事肯定是人人感動,但要錢就讓人不舒服了。信王想了想說:“皇兄要開店,肯定需要大量的銀子,我們商議一下再回復。”

談敬說:“那奴才告退。”

談敬走后,大家都坐在桌子邊沒說話,昨天關于南北商會的事還沒商議個結果,今天皇帝又搞出幾件事還要錢,雖說是建議但誰又能置若罔聞?要錢就更讓人心里難受了,雖說稅收上來了些,但大頭都在各省的番庫糧庫里,據說那是要庫存起來免得出現災荒沒有錢糧賑災的保證。押到京里的把去年虧欠一還就沒幾個,省著花下半年都緊巴巴的,哪里還有錢還帳?而且這個帳數目太大,大得大家都想能不能賴掉。

韓爌就動了這心思還說了出來,他問:“能不能仿照遼東例子把蒙古人的地盤也賣給皇上,那里雖然收成不多但面積大,從喜峰口長城外一直賣到斡難河邊,這么大地盤皇上肯定喜歡,就多賣兩年賣個三、五十年也無所謂。”

韓爌的話讓大家心中一動,不過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可能。遼東遼西好歹以前由大明管理過,女真人造反作亂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蒙古大草原好像朝廷沒有派官吏去過,真要向皇帝提這想法那就是把天啟當大傻子了。

信王搖頭說:“我皇兄拿這筆錢是要做生意的,估計九成九他不會同意韓大人你的建議。”

葉向高想了想說:“還是先想辦法收商稅吧,商稅收起來什么都有了。”

劉一燝拿著手上的記錄,對大家說:“既然要收商稅,先得把南北商會的事處理好再說,皇上的建議有值得細想之處,要不要請劉宗周和高攀龍來一趟?現在正是需要他們的時候。”

信王想了想就派人請劉宗周和高攀龍,讓他們下午來政務院大家集體商議,人多力量大而且責任也輕。

政務院中的眾人還沒有商議的結果出來,天啟已經跟皇后她們在考慮先從哪里入手了。昨天天啟讓大家商議具體做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意見不一,有的說還是開飯館,因為民以食為天,什么時候都離不開飯館;有的說還是醫院來錢,重新請些名醫或者讓太醫院培訓些人出來;見這些人說的都沒有新意,皇后說還不如換人經營幾處皇店干脆些。

三lang想出了一個新門路,她說組建個鏢局讓她爹來當鏢頭,反正一個是他爹熟悉業務而皇帝能用的人多。她的話大家都覺得沒有可能,只有天啟知道后表揚了她。

天啟跟馮思琴聊了一陣后也在考慮先做什么,后來又聽了大家的意見決定搞個系統化的出來。比如說先種田,然后把種出的糧食二次加工,再然后向各地運送,當然也需要考慮安全問題。至于是不是像三lang說的那樣組建鏢局,天啟認為可以換種方式,比如說連鎖通兌經營,就是幾處設倉庫轉帳不轉貨,大家都方便還安全。: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