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

421 三道圣旨

421三道圣旨_天啟風云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421三道圣旨

421三道圣旨←→:

當劉宗周和徐光啟都在家里斟酌著怎么準確表達自己看法的時候,高攀龍卻陷入了迷惘與困惑中,讓他感到困惑的是天啟到底想要他怎么做。雖然是讓他跟都察院的人商議著拿主意,看由百姓選官員這事該從哪里入手在什么地方搞試點,但是緊接著發生的事讓他感到自己不好作主,因為第二天天啟就對宗教問題、幫會問題和商人問題分別下了三道圣旨,其速度和針對性非常強。

在對宗教事務上天啟規定,從圣旨頒發之日起任何宗教的任何活動都必須在固定場所舉行,如果要在寺廟之外舉行儀式活動必須事先申報,否則的話將被定義為邪教。如此一來任何披著宗教外衣的人,或者說被任何神佛仙鬼附體的人都不得私自向普通百姓宣揚教義,就算是玉皇大帝如來佛祖天主真主全活過來了,他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呆在廟里。各級官府得到明令,發現有人未經許可從廟里出來拉人入教的,先潑黑狗血破妖身然后打五十大板帶枷鎖示眾三天。

考慮到和尚不娶尼姑不嫁生不出小和尚與小尼姑,必須要在俗家招人進去延續香火,因此天啟允許出家人在寺廟內宣揚教義吸引人來。除了佛教其他教門也一樣,要么你空一塊場地出來定期舉辦活動吸引人來,給人聚會看熱鬧的地方也讓人定期交換貨物。要么你教人識字、畫畫、下棋或者替人治病,讓人接近你也方便你拉人加入進來,這些在寺廟教堂里傳教是允許的,但那些以恐嚇、欺騙手段讓人信教入教的行為將被制止。

對幫會問題天啟明令,任何沒有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的幫會都必須在半年內逐步解散,因協同勞動需要成立的幫會,如漕運的漕幫、運鹽的鹽幫、出海的船幫等都必須由朝廷派人整編,然后歸大鐵公司管理。天啟對此的解釋是大明所有的官員和百姓首先應該對國家忠誠,不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而去強調對幫會首領的忠誠,就是在跟朝廷分庭抗禮屬于叛逆,對叛逆之人朝廷絕對不會姑息養奸,必將鋤之而后安。

百姓要勞動要生活需要在一定的小團體里共同做事,對這些小團體天啟允許其存在,但是要求他們必須把對國家的忠誠放在首位,為了將這想法體現出來因此要求這些以經營為主的小團體必須歸屬大鐵公司。在此天啟重新解釋了大鐵公司的含義,大就是指所有勞動者共同勞動團結互助公平分配相當于吃大鍋飯;鐵就是只要你不犯罪不脫離集體,你就有權利繼續在大鐵公司里工作一直到老相當于端了個鐵飯碗,大鐵的新含義就是吃大鍋飯端鐵飯碗。

在對商人經商活動中的利潤封頂一事上,天啟重申了利潤封頂的真實目的,就是不允許出現一夜暴富現象,暴富意味著暴利也就意味著嚴重侵害了他人利益,必須毫不動搖地予以打擊。但是考慮到地域差異和行業差異等原因,原來的商業兩成工業五成的封頂限制可以作適當調整,怎么調整必須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考慮。當地官府可以讓輔政機構人員廣泛調查,最后得出了合理數據上報朝廷批準,在沒有批準之前一切按老規矩辦。

從這三道圣旨中高攀龍看出天啟想趁機整頓一下大明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前一陣出現的百姓要求直接選舉官員事件,初步調查的結果是里面有讀書人、商人、幫會會眾和泰西傳教士等人,天啟對其中三股力量立即作出回應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四類人中都有反應惟獨對讀書人沒有說法,應該是讓高攀龍帶著都察院的人去處理,其中原因就是高攀龍和都察院中絕大多數人都是東林黨,讀書人的事由他們處理最合適。

自從天啟重新起用了高攀龍、楊漣等東林黨人后,經過五年的經營東林黨已經成為讀書人的代表和楷模,讀書人鬧事也可以看作是東林黨內部沒有管理好。當然,從這幾道圣旨中高攀龍也看出天啟對其他幾股勢力的態度,那就是區別對待但態度鮮明。

對宗教人士就一句話不要犯界,你們只能管人死了之后的事,活著的人自有各級官府代表皇帝操心,管活人和管死人的河水不犯井水,官府和宗教人士雙方如果不越界就可以相安無事,甚至可以密切關系互相幫助。比如說佛教宣揚什么“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的觀點,這就是讓百姓行善做好事遵紀守法,對和尚們如此知情識趣朝廷也很贊賞,經常撥錢修建廟宇賞賜廟產,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這個意思。

對宗教人士是劃界對商人就是延期妥協,知道你們有人因為制度不近人情賺錢沒有賺到滿意的數目,現在可以適當作一些調整讓大家滿意。但是利潤封頂的理由也說得很清楚,調整的底線是不允許有暴利出現,那些想通過改變政策來個一夜暴富的人可以死了這條心。而且要調整還不是立即調整,需要廣泛調查后再制定制度并得到批準,也就是說朝廷下一步的行動你們不要搗亂,否則的話調整就有可能無限期拖延下去。

對幫會會眾存在的原因也看得很清楚,除了前朝余孽和喪心病狂之人沒有誰天生喜歡跟朝廷作對,幫會會眾一般都是為了吃口飽飯才聚集在一起,團結就是力量是普世價值。幫會對于那些會眾來說就是吃飯生存的地方,現在要敲掉別人的飯碗難保不會引起人們的反對,因此天啟宣布給他們一個鐵飯碗。敲碎泥飯碗給一個鐵飯碗大家應該都能接受,就算有人因為種種原因不接受也沒有關系,天啟自有勸說他們接受的辦法。

現在貴州叛亂已經平定,蒙古人和女真人也遠離大明到草原上爭雄去了,現在的大明屬于內亂已定外患暫時平息的情形。七大軍區的野戰軍都已經滿編滿員而且強化訓練幾年,各地的地方衛所部隊也輪番培訓戰斗力得到極大提高,正沒有什么事想找點事做。真有人想挺而走險要聚眾一搏也無所謂,派出軍隊用刀槍去勸說一下估計也沒有人聽不進去,在有飯吃有事做的情況下亡命之徒肯定不多。

高攀龍知道天啟對那三種人能立即拿出辦法并強行實施,并不是因為對讀書人沒有辦法,比起那些有一定武力值和信仰的幫會和宗教人士,讀書人真沒有什么優勢。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讀書人中七嘴八舌的多但是真敢揭竿而起的少,真要把事情鬧大了天啟要對付這些書生手段多得很。別說南京周圍有很多軍隊,只說魏忠賢還在那里韜光養晦著呢,只要把魏忠賢這條戰斗力超強的瘋狗放出去,一晚上就能把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書生咬崩潰一大半。

高攀龍在家里想了很久也沒有頭緒,書童早就把墨磨得又勻又濃,香爐里的熏香也添換了一次,從百合香型的換成茉莉香型的味道,沏好的茶還沒喝一口已經冷了,但他面前的花簽紙上面還是雪白一片。這時候管家過來輕聲道:“老爺,你讓我未時來提醒你,該去看望葉向高葉大人了。”

高攀龍聽了心頭一驚,心道這已經坐想了一個時辰還沒有想出頭緒,看來只得去跟葉向高商議一下。葉向高去年年滿七十遵制度退休進了圣學院,成天在圣學院里面看書寫書,結果沒有注意身體偶感風寒給病倒了。這人就是很怪,在你有事做的時候不容易得病,就算生了病吃幾副藥也就好了,但是一旦你沒有了事做,經常會生病而且是一病就是好多天。

葉向高已經在家躺了近一月,遇到換季天氣冷暖無常更不利于調養,高攀龍早就說去看一看,正好這一陣下午都沒事決定去探望一下。他換了件尋常的衣服坐上轎子來到葉向高的家,等人通報后進去下轎準備進后堂,見旁邊已經有一頂轎子停在那里,心中奇怪于是問帶路的人道:“這是誰先來看你家老爺了?”

帶路的葉府管家說:“回高大人,這是圣學院劉宗周劉大人的轎子,他也是前腳剛來。”

高攀龍心道好巧,難不成劉宗周也是不好下筆才來探病順便向葉向高請教的嗎?心里想著腳下也沒有停,剛走到后堂邊就見劉宗周迎出來說:“高大人好巧,正想一會兒上門拜訪跟你談一談皇上叫做的差事,殊不知正巧在葉大人這里遇到你。”

高攀龍說:“那么我們一同向葉大人請教吧。”

兩人進去后只見葉向高本坐在靠窗的一張梨花木的椅子上,見他們進來正要起身相迎,高攀龍急忙趨步向前說:“葉大人請安坐養病要金。”說完伸出雙手做了個請坐的姿勢。

葉向高也沒有拒絕順勢坐下后叫人上茶,看了看兩人然后問道:“我的病已經好多了只是吹不得風,兩位老弟今天來看望我令我心里非常感激,你們現在不在衙門里做事是不是有什么原因?”

高攀龍說:“皇上交代了一些事,想來想去不好下筆,只好順便向葉大人請教。”說完就將自己的分析大致說了一遍,并且說出自己的顧慮,就是皇帝恐怕早有主意自己不好輕易決定。: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