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_449軍轉民用(上)影書
:yingsx449軍轉民用(上)449軍轉民用(上)←→:
天啟風云449_天啟風云全文_449軍轉民用(上)來自()
天啟突然問起信王今后怎么用錢謙益等人,讓信王心里有了奇怪的感覺,如果是以往他當然可以說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上,但是現在因為天啟剛剛給他講了縣令組建陪審團審案的故事,他就要將自己和故事里那個縣令作比較。假如信王自己是那個縣令,真要審案還得暗中聽從師爺的意見,因為那些師爺跟隨過好多任縣令做起事來有章法。現在韓爌、劉一燝等老臣算得上經驗豐富的師爺,自己今后應該多聽他們的意見,錢謙益等人無論如何算不上。
信王沒有正面回答天啟的話,而是自顧自地說道:“臣弟今后肯定會多聽韓爌韓大人還有劉一燝劉大人等老臣的意見,臣弟把自己當成皇兄故事里那個縣令,把幾位老臣當作有經驗的師爺。不過看樣子幾位老臣負責的事都比較多,全部倚靠他們會不會讓他們太勞心了?”
天啟搖頭說:“當年嚴嵩八十歲了還大權獨攬也沒聽說他是累死的,這些老臣的精力充沛得很你可能不是很了解,假如真要他們具體負責某一樣事務可能他們會煩,但是你要他們負責全面分類,他們反而累不著會感到很充實。這些話說了你可能也不會明白,反正你就試著去嘗試一下看為兄說得對不對,你就對幾位老臣說為兄要讓你熟悉監政院的事務,政務院的事他們誰有精力就多負擔一些,今后選舉時你可以推薦一二,相信他們都會樂于接手。”
信王想了想問道:“權力肯定是個好東西,但是用權力去誘惑他們會不會真累著他們?據說嚴嵩還有個能干的兒子和一群干兒子幫忙呢。”
天啟說:“京里的官員都少不了幫手,年輕的不敢說但那些老臣家里幫忙出主意的師爺一大群,你就別為他們操心了,真怕他們累著就讓他們輪流主管。你現在還是想想怎么使用你的幾個老師吧,一旦老臣們主事錢謙益他們還像以前那樣的話,肯定會吃不了兜著走。”
信王說:“幾位破格使用的人里溫體仁已經到禮部去了,黃尊素黃先生主要管著報紙等宣傳方面的事,只有錢謙益錢先生和周延儒兩人。臣弟想他們的能力還是有的,只是缺了一份從容和一段歷煉,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到地方上去主政一方積累點底蘊?”
天啟想了想說:“歷煉是可以的但主政一方沒有必要,前幾月說過政務院的預政處替監政院做一些事,現在正在民選官一事上搞試點,就讓錢謙益和周延儒以欽差的身份去調查研究。開始為兄剛剛跟錢謙益談過一次話,發現這個人還是有一定頭腦,而且能夠從具體事務的觀察上發現問題,就想著能不能量才適用讓他們去多觀察一陣時間,這也是叫你來的原因。”
信王回去后就跟韓爌和劉一燝商議,說自己要熟悉監政院的事務讓他們輪流主管政務院日常事務,韓爌等人一聽立即滿口答應,雖然臉上還是很平靜但是眼神里還是都露出喜色,看來人老了心還沒有老,對權力的追求還是有些孜孜不倦。緊接著信王又向錢謙益等人宣布了天啟的旨意,讓錢謙益和周延儒去南京考察民選官的事,讓在南京的楊漣回北京來,南北兩京的人交換著來可以增加他們的見識和經驗。
信王如何在政務院里作新的安排暫時不說,話說這天冬節全體放一天假,軍務院掌院軍機大臣孫承宗的家里喜氣洋洋,擺了幾桌酒席宴請門生故吏和家人。孫承宗家里人口多兒孫滿堂很是熱鬧,原來都居住在京外的老家,后來天啟不放心他每年回家在路上奔波,干脆將京里一處大宅子指給了他。因為孫承宗的幾個兒子女婿都在京里做事,有的在軍營里有的在地方上任小官,還有的干脆在天啟的常青樹公司里幫忙,因此經常得以聚會。
因為沒有外人所以大家都無話不談,有的說現在京里又新開張了幾家商鋪,里面的貨色如何新鮮亮麗值得挑選,有的說蒙古人跟女真人冰天雪地還在長城外拼殺打斗,大明因為有長城保護得以安全是大家的福氣。聊著聊著大家又說起眼下的這座大宅子是大鐵公司修的,孫家買得便宜是沾了皇帝的福份,而且這宅子修得結實美觀能用好幾百年。
外面都是孫家子弟談論的話題都跟孫承宗有關自不多言,里面內眷談的又是誰家的媳婦娶得好,哪家又添了丁口家族興旺,還有的說起皇店里的水粉胭脂,反正這女人談的又跟男人說的不一樣。
卻說在孫承宗的書房里,其他的門生已經陸續散去,只有倪元璐還沒有離開在跟孫承宗說著話,嘴里雖然說著討孫承宗高興的奉承話,什么國之棟梁威震域外等,但倪元璐臉上卻不時流露出一絲游移不定的眼神。孫承宗坐在一張鋪著紅色錦墊的椅子上,一邊喝著消食茶一邊問著話,冷不防問了一句道:“元璐這一陣還滿意不?”
倪元璐今天來就是想尋個機會求孫承宗幫一個忙,因為他這一陣經常被人折磨實在有些做不下去了,而折磨他的人就是渤海軍區的督軍王在晉。自從那年幫孫承宗的忙跟王在晉結下梁子后,王在晉每遇到有事就會對倪元璐進行無端指責,后來發展到有事要說怪話沒事也要尋點事出來生事。假如倪元璐放得開豁得出去也無所謂,大不了撕破臉互相罵仗就可以,但是倪元璐是一個斯文人做不了那種粗人干的活,每天都生活在被折磨的痛苦里。
后來王在晉到了天津,眼不見心不煩大家相安了好一陣,可是好景不長緊接著天啟要求各軍區督軍必須在京里,王在晉又回到了北京跟倪元璐隨時能碰頭。本來倪元璐也可以去兩河口躲避一下,誰知道王恭廠和兩河口的兩次爆炸讓倪元璐得了一個災星的稱號,于是兩河口也去不得了,只好在上林苑搞武器研究。
在倪元璐的主持下研究出來的新武器也有不少,什么開花彈子母槍炮攻城錘等威力都不小,但是天啟不允許大范圍裝備擔心出一個制不住的存在出來。倪元璐知道天啟的本意但其他人不明白,要了幾次都得不到答復于是開始懷疑倪元璐是不是在其中搞什么名堂,對倪元璐就有了這樣那樣的看法,其中就有一個老冤家王在晉。
王在晉資格老脾氣爆管你什么監軍不監軍,見了面就向倪元璐提要求說渤海軍區要裝備炮船要倪元璐支持,倪元璐心道連打海匪和打紅毛洋人的鄭芝龍都沒有得到天啟同意,渤海軍區自然不可能輕易答應下來。王在晉見倪元璐只點頭而沒有下文,新仇舊恨一起涌上心頭,叫人連著向天啟上了幾道奏折,說倪元璐什么欺名盜世故弄玄虛不做正事。他上奏折其實也沒有什么,問題是他還把奏折內容不小心泄露出去,讓大家看倪元璐的眼神都不一樣。
今天正好趁孫承宗請客,倪元璐準備向自己的老師求救,本來這事就是因孫承宗而起,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應該袖手旁觀。見孫承宗問起倪元璐回答說:“承老師費心過問,學生一切都很好,只是王大人的要求學生不好答應,引起了他的誤會。”
孫承宗當然知道倪元璐跟王在晉不是現在才有的誤會,他想了想說了一句半頭半腦的話:“昨天寧夏總兵官賀虎臣送來軍情急報,林丹汗的蒙古軍已經繞過長城向西去了。”
林丹汗的事倪元璐是知道的,一個月前據說林丹汗在跟皇太極的拼斗中失利,準備向西翻越群山到朶甘去,想向明軍借道過長城經西寧而去。林丹汗很誠懇地說自己的軍隊只從中寧夏路過,但明軍哪里肯放手握馬刀的千軍萬馬從大明腹地過,一邊婉言謝絕一邊緊急求救于西北軍區大總兵馬世龍。馬世龍接到急報立即率一萬人星夜前來馳援,后面還有兩萬軍隊稍后跟來,嚴防蒙古人借不到路就來個強過境。
馬世龍到了中寧夏以后立即派人加強防守,一邊向朝廷稟報一邊派人去見林丹汗,就說要過路可以但是武器得交由明軍保管,過了境后再一一奉還。這一下輪到林丹汗不同意了,沒有了武器再由你們手執利刃押送過境,那不相當于羊如虎口嗎?真那樣的話還不如答應天啟的勸告,立即解散全部歸附大明少些負擔。
現在聽說林丹汗有志氣不借路了繞道走,倪元璐心里也很佩服林丹汗拿得起放得下,但是他沒有明白孫承宗的意思,心道這蒙古人要繞遠路是無奈之舉,但是他跟我改變當前的處境有一文錢關系嗎?
孫承宗見倪元璐一臉茫然的樣子就知道他沒有明白自己的話中含義,于是更為直接地說道:“蒙古人西退了幾年內都不會有戰事,你可以跟皇上說一說,讓你專門在常青樹公司搞新器械,不過不是軍用而是民用。”
天啟風云449_天啟風云全文_449軍轉民用(上)更新完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