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攝政王有個秘密

第一百五十六章扶持

賬號:翻頁夜間→:、、、、、、

徐朝慧這才將一沓紙交到桓儇手里,裴重熙就快步走到桓儇身邊坐下,抬首挑釁似地掃了眼徐朝慧。

不明就里的徐朝慧,見裴重熙神色怪異地瞧著自己,慌忙移目看向他處。眼前的一幕著實讓人大吃一驚,他不由暗自感嘆,這位中書令不愧是權傾朝野,竟是這樣不顧禮法。

桓儇扭頭瞪了眼裴重熙,壓低聲音斥道:“胡鬧。”

可裴重熙卻仿若未聞,低頭仔細逐字逐句地看起供詞來。

見他如此,又礙于徐朝慧還在。桓儇掙扎無果后,只能耐著性子與裴重熙一道看著供詞。

下首的徐朝慧瞧見眼前這一幕,腦中不由冒出天造地設四個字來。憶起父輩以及同輩間曾提過這二位少時有舊,奈何造化弄人,終究是分道揚鑣。想起來的時候,總叫人唏噓不已。

不過這兩人間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中書令裴重熙府中美眷雖然不少,但是至今從未有過正妻,也沒見他留心過誰。而大殿下自打經柳氏一事后,亦未再嫁。

當著兩人的面,自然沒人敢議論此事。下朝后坊間閑言中,最受歡迎的還是這兩位的故事。

上首的兩人看供詞,看得似乎極為投入,絲毫不理會徐朝慧。而徐朝慧也不知何故,突然想起了那日酒樓里不辭而別的趙鸞。

也不知道她如今在何處又過得如何?但愿自己今生還能有機會得見一二。

“徐刺史這事你辦的不錯。”桓儇小心翼翼地往旁邊挪了挪,挽唇道:“一番審問下來,你可有收獲”

話落耳際徐朝慧半響也沒接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神色惘惘地看著不遠處的火燭。

見他如此,裴重熙囅然莞爾,“想來徐刺史日夜審問,頗為操勞。這才走了神吧?”

此話落下徐朝慧赫然回過神,看著桓儇面露愧疚。起身拱手作揖。

“微臣一時失神,還望大殿下恕罪。徹夜審查下來微臣發現益州大小官員,都極為敬慕段漸鴻。”面露窘迫的徐朝慧,斟酌著道:“許多人都不相信段漸鴻會謀反。”

“段氏把持劍南多年,能有這樣的影響不足為奇。本宮初來益州的時候,聽過一會百姓的議論,他們對段漸鴻的話深信不疑。”桓儇挽唇淡淡道了一句。

唇際浮笑,裴重熙接過話茬,“你寫的本王也看了。這些人都是硬茬,又受了段家那么多好處,想要他們開口吐露真相,沒那么容易。”

“該動刑的動刑吧。本宮記得謝長安也有功名在身。他跟過崔皓幾年,讓他來辦此事,最好不過。”伸手拿起供詞放在火上,看著火舌吞沒墨色,桓儇聲音寡淡,“希望徐刺史不要辜負本宮的期望。”

聞言徐朝慧連忙頷首應諾。當桓儇問起他城中百姓情況的時候,他也照實回答。不過在聽了他的話以后,桓儇眼中閃過一絲疑慮。轉頭看向裴重熙,而裴重熙并未看桓儇。

事情竟然會在她的意料之外,這是她沒想到的。原本按照她的設想,以段漸鴻在劍南一道的名望,多半會利用此來造勢。

再加上之前朝廷所下的改稻為桑一旨,劍南百姓早就對朝廷不滿。如今段漸鴻想要造反不過是順應民意。朝廷派兵鎮壓,便是打殺功臣。這便是段漸鴻可利用的地方

“徐刺史辛苦。天色已晚,你不如先在這歇一晚。等明天再回去。”桓儇抬首語氣柔呢道。

“微臣遵旨。”

話止徐朝慧起身疊步退出。

等徐朝慧一走,桓儇迫不及待地起身走到另一邊坐下,眼中神色很是不滿。

“阿嫵,如今段漸鴻一倒,劍南各州府大小官員少不得都要大換一波。淇栩剛剛登基,如此大動干戈總歸不好。”見她坐了老遠,裴重熙語氣和緩,“不過好在春闈剛剛結束,你可以利用一二。”

桓儇聞言凝眸。她此行劍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將劍南道重握于朝廷手中,可惜的是她手上可用之人不多。雖然她很中意徐朝慧,但是一來她顧及徐家是裴氏的家臣,二來徐朝慧還是年輕了些。

更何況此番下來,空缺了一個劍南節度使不說,其他州府亦有空缺。想要填補滿,少不得要讓溫氏和裴氏都參與進來。

剛才裴重熙突然這么一問反倒是讓她一時半會猶疑起來。哪怕劍南節度使已經是囊中之物,只是選誰任職,的確是個難題。

“我來益州之前去了一趟徽山書院。我有意讓楊逸飛入仕,與他父親不一樣,楊逸飛心懷抱負,讓他入仕可堪大用。”桓儇垂首給自己斟了盞茶,眉梢一揚,“益州司馬一職,我覺得他可以。有他輔助徐朝慧,倒也不錯。”

話落桓儇蹙眉沉思一會,將自己剩下的想法悉數說出。春闈中她中意的士子除了武攸寧,大多數都按進了益州。至于原本的涉案者,若是有

愿意揭發段氏行徑的,亦可既往不咎。

一番談論下來,也未曾有過太大變動。唯獨只有一個劍南節度使桓儇絕口不提。

話說至此處,裴重熙無奈一笑。即便二人聊了這么一會,桓儇仍舊對她心存戒備。他不禁想起那日桓儇在馬車上對自己說得話,因為我相信你。這相信二字背后真假有多少,恐怕只有桓儇自己知道。

“你安排的很好。不過阿嫵,你難不成打算自己接任劍南節度使么?雖然以你的能力接管劍南綽綽有余,但是你意不在此……”說話間裴重熙已然移步走到她眼前,擋住了她的視線。

瞧見投在案上的身影,桓儇斂眼沒有立即回答。

“崔皓。你知道的,我很中意他。”桓儇抬首,清淺一笑,“河東雪患一事,他辦得很不錯。崔氏遭人打壓這么多年,也該有出頭的日子了。”

最后一句意味深長。

聞言裴重熙挑眉一笑,并未接話。自從上次桓儇選派崔浩、盧世昭去處理河東雪患一事,他大抵就能猜到,桓儇有意扶持崔、盧二氏為她所用。

在朝中勢力微弱的桓儇,求賢若渴。否則也不會選已經算得上風中殘燭的韋氏。

想起韋曇華時,裴重熙輕嗤一聲。韋家真是祖上了積德,才得了韋曇華這么一個人才。

最新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