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攝政王有個秘密

第三百九十二章感激

柔和的嗓音落在耳際,韓誨神色一晃。怔怔地望著遠處在風中擺動的枝葉,稀碎的光影撞入眼中。那一瞬間仿佛有什么東西開始悄然生根發芽。

見韓誨如此,桓儇挑唇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眸。

“難為大殿下居然記得微臣在御史臺已經呆了五年。微臣才疏學淺,在御史臺尚且做得勉勉強強的。怎敢肖想其他地方。”說著韓誨面露愧色,“怕是要讓大殿下失望了。”

“無妨,本宮也只是隨口說說。韓御史不必在意,只是本宮覺得以韓御史的能力。一座御史臺怕是有些屈才。”

輕輕一句落下,讓韓誨原本平靜的神色有了細微的變化。不過很快又重歸于平靜中。他擅長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眼瞅著離大理寺還有幾級階梯,韓誨當下放緩了步伐。

二人前后步上最后一級石階時,武攸寧和韋曇華也從大理寺內出來。

“叩見大殿下。”

拱手作揖,禮數周全。

“曇華,我們回去吧。韓御史有事要找攸寧相商。”桓儇伸手笑瞇瞇地扶起韋曇華,“本宮亦有其他事情要交給你。”

“臣等恭送大殿下。”

留下的二人各自做了個請的姿勢,一塊邁入大理寺內。

桓儇帶著韋曇華一前一后走在廊廡上。不過二人沒有立刻返回棲鳳宮,反倒是又在尚書省轉了一圈,直到正午時才返回棲鳳宮。

棲鳳宮內午膳具備。膳畢,桓儇起身揚揚下巴示意韋曇華跟她一塊過來。

白洛在奉上茶水后,疊步退下。將門扉虛掩起來。

“先前還來不及問你。你在褚家那邊怎么樣了?”桓儇飲了口茶,抬眉望向韋曇華,“可有難處。”

韋曇華聞言搖搖頭。自從大殿下向陛下請旨,追封她母親后,褚家那邊不僅親自上門向她道賀,甚至于還提出要接她到褚家住一段時間。

想著大殿下之前的囑咐,她同意了褚家的邀請。在褚家的日子里他們的確對自己畢恭畢敬,一切皆按照他們府中的嫡小姐來置辦。

若是換做從前,她或許還會對他們感激涕零。可這是在阿娘受到追封以后,褚家為了討好大殿下而故意為之。

思緒至此韋曇華嘆了口氣。垂首望著裙擺上的暗紋,神色悵惘。

“要不是您追封阿娘,褚家未必愿意這般待我。說到底還是要感謝您。”將茶盞捧在手中,韋曇華面露苦澀。

見韋曇華面露苦澀,桓儇下頜一點。拍了拍她的肩膀,“世人逐利而生,天性如此。你只有越好,他們才會敬你畏你。”

“其實曇華都明白。只是想起來感覺對阿娘不公罷了,從前阿娘在府中日子過不去的時候,也沒見他們來過。如今反倒是一個個貼上來關心我……”

看著桓儇,韋曇華亮晶晶的眸中有不忿閃過。

“所以你得走得更好。傻丫頭,本宮當日既然會一眼相中你,自然是因你有吸引本宮的地方。”

“在褚家的時候,褚晏行明里暗里試探過我好幾回,想要探知您的想法。”韋曇華若有所思地看向桓儇,“不過后來發現什么也探聽不出來,只好就此放棄。”

看著茶水注入壺中,桓儇挑唇,“他們是急著找靠山而已。離元日沒有幾日了,宴會那邊你打理的如何若是有空你親自去褚家送請帖。”

“差不多。宴上的安排您要過目么?”

“不必了。你做事本宮放心。”說著桓儇瞇了瞇眸,唇際抿出一道鋒利笑意來,“韓誨今日同攸寧說了什么”

聞問韋曇華蹙眉沉思起來。

看著眼前的韋曇華,桓儇起身走到窗旁自顧自地下棋。

殿內是久違的寧靜。同樣寧靜的還有宮城外的大理寺。

韓誨和武攸寧分坐在兩邊,似乎是相談甚歡,面上都帶有笑意。

如果不是考慮身份的話,韓誨對于眼前的武攸寧還是十分的欣賞。畢竟如今朝堂中年輕人雖然也多,但是像武攸寧這樣行事周正的卻是十分罕見。

盡管二人只交談了一會功夫,但是憑借著他在御史臺多年的經驗。還是能判斷出此人心有溝壑,不該留在大理寺。

“說起來武主事的那篇策論,某看過。實在是難得一見的佳作。”韓誨笑瞇瞇地捋了捋胡須,將茶盞推過去,“若是朝中人人都能和武主事一樣,我大魏何愁不能國祚綿長。”

武攸寧聞言抬頭看了看韓誨。不禁心生感慨,難怪同僚會說,御史臺的人各個都是鬼見愁。你新入朝,不懂這里面的彎彎繞繞還是離他們遠一點比較好。

如今這么一看倒真是鬼見愁。

接過茶水,武攸寧頷首致謝,“韓御史謬贊。聽聞韓御史當年也是探花郎,要說起來您還是某的前輩呢。”

“誒,好漢不提當年勇。你的那篇文章啊比起裴中書的文章,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韓誨擺了擺手,十分欣賞地望著他。

聽得這話武攸寧瞇眸,盯著韓誨。一時間他也分辨不出,韓誨這話里是什么意思。總不至于想讓自己去挑釁裴中書吧?

“裴中書的文章不是某可以比的。還望韓御史莫將我們牽扯在一塊。”

話止此處武攸寧心有余悸地望著韓誨。仿佛是在指責他出言不對。

韓誨聞言眼中有異樣閃過,一晌挑起眉頭來,“是某思慮不周。武主事來長安以后可有去拜會過宗國老,國老一向賞識年輕才俊。”

“自是沒有。不瞞韓御史這半年來某就未曾閑下來,便是有心去拜會宗國老。可還得以國事為重,不敢怠慢。”看著韓誨,武攸寧面上仍舊保持著應有的距離和恭敬。

心知武攸寧是桓儇一手提拔入朝的,自然沒那么好拉攏。韓誨睇目四周,恍惚間憶起桓儇剛才對自己說得那句話,又看向武攸寧。

難不成桓儇剛剛那話是在告訴他,那三把交椅即將空出來。又空出來的位置,就得有人補缺。

想到這里韓誨眸露深色。每逢此事,朝中官員必有調動。調動后就會有所空缺,那么有的人則會有機會去登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