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踏歌而舞第三百七十七章踏歌而舞←→:
“咣”一聲悶響。
劉嬌嬌雙眼翻白。
嘴巴、眼角、鼻子、耳朵全溢出了血。
她不由自主地發出了哀嚎。
但可惜嘴已經被我的手給死死地捂住了。
我剛才還不算太用力。
如果用足了力量,這一撞足夠讓她致死。
我現在不能讓她死。
因為等下我還要摸清楚情況。
我對小竹低喝道:“拿布來!”
我們身上都沒準備布,小竹把她扎頭發的花巾給解了下來,快速動手綁住了她的嘴。
小竹花巾解下,沒東西可扎頭發了。
秀發若瀑布一般散開。
這丫頭也時奇葩。
竟然拿匕首割了自己一縷青絲,當成頭繩將自己頭皮給扎了起來。
我將已經暈得雙眼翻白的劉嬌嬌反摁在了地上,毫不客氣,手腕、腳腕,咔嚓嚓給掰開,只留下了她的右手沒動。
劉嬌嬌眼神無比驚恐,嘴里發出痛苦的低吼。
但她嘴巴被花巾給綁住,聲音不大。
彩門人實在太詭異了。
何況她還是老司理的手下。
非常危險。
必須將她的手腳全給束縛住。
否則不知道她會整什么幺蛾子。
我將她的身軀給拎轉過來,拿出了匕首,死死地抵住她的喉嚨,低聲又嚴厲地對她說道:“等下我來問問題,你用點頭或者搖頭來回答!回答不了可以用右手在地面上寫字!如果敢撒謊欺騙,這里馬上將成為你埋尸之地!”
劉嬌嬌嚇得不行,忙不迭地點頭。
我問道:“我們一進來你就開始跟著我們了?”
劉嬌嬌點了點頭。
我又問道:“你隱藏在后面的目的,是為了防備外面的保鏢反水,還是防備隊伍會被外人跟蹤?”
劉嬌嬌在地上寫:“都有。”
我再問道:“你有沒有向那支隊伍報告我們已經進來了?”
劉嬌嬌搖了搖頭。
我匕首迅疾一轉,轉到了她脖子后面那顆痣,立馬給割了下來。
脖子鮮血溢出。
劉嬌嬌嘴里發出了嗚嗚之聲,身軀不斷扭曲。
我厲聲道:“再問一遍,你有沒有向隊伍報告我們進來了?”
這事情實在太重要了。
事關我們的生死。
容不得一絲含糊。
劉嬌嬌還是無比堅定地搖頭。
我目光一凜,立馬拎起了她的耳朵,就準備割下來。
劉嬌嬌瘋狂地搖頭,身軀劇烈顫抖。
我手停了下來。
大概率是沒有。
如果她已經向隊伍報告了。
在陰鴿向我們突然襲擊的那一瞬間,我們可能就已經死了。
因為隊伍里面那位馬臉保鏢的槍法實在太準。
他抬手就能打中溶洞上方的蝙蝠。
如果當時我們已經被暴露,在那種狀況之下,他直接兩鳥銃過來,我和小竹甚至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我厲聲問道:“沒報告是因為來不及?”
劉嬌嬌搖了搖頭。
我問道:“什么原因?!”
劉嬌嬌顫抖著手,在地面寫道:“我看你們手拉著手,太恩愛了,我看得耽誤了時間。”
我和小竹頓時面面相覷。
劉嬌嬌曾經因為花老頭這位義兄受過無比嚴重的情傷。
這種場面。
確實容易刺激她。
我轉頭看了小竹一眼。
小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頭。
我相信自己的判斷。
劉嬌嬌說得應該是真話。
現在不是再去糾結此事的時候。
情況比較緊急。
那支隊伍不知道現在有沒有找到焦尾琴。
我們必須迅速趕過去。
我轉頭對小竹說道:“處理掉她!我們走!”
小竹說:“哥,別殺她行嗎?”
我問道:“為什么?”
小竹神情滿是祈求:“她可憐……”
我回道:“行!但你必須確保她不壞事!”
小竹聞言,臉色呈現欣喜,一枚刀片扎在了劉嬌嬌的腰間。
劉嬌嬌頓時悶哼一聲,人事不省。
小竹快速將她拖到了甬道之外,找了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將劉嬌嬌藏在石頭縫隙里,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來藏了人。
小竹一邊藏劉嬌嬌,一邊嘴里呢喃著什么。
距離有些遠。
但我可以聽見她所說的話。
“你會在這里暈上一天,千萬乖乖待著別出來啊,老司理那群人都是大壞蛋,你以后別再跟他們做事了,醒來后遠走高飛,把你哥給忘了呀……”
我無語道:“死丫頭,她都已經暈了,你跟她聊個蛋啊,快點!”
小竹聞言,哦了一句:“來了來了。”
我們快速地往里面走去。
十幾分鐘之后。
來到了石頭山棺槨的深處。
燈光。
人聲。
機器開鑿巖洞壁的響動。
我和小竹立馬停下了腳步。
前面是一片開闊之地。
足足有兩三千平方。
最中間有一方漢白玉石臺。
石臺上面有一具長方形的鐵匣子。
典型琴匣模樣!
鐵匣子表面的灰塵被情理干凈了,已經露出了原貌。
顏色灰褐色,上雕著古樸的花紋,可以清晰看見高山流水的圖案:一人泛舟江中,撫琴彈奏,一人醉酒赤膊赤腳在岸邊,用腳打著水,雙手在拍,嘴巴張開,神情生動愉悅,好像在給撫琴之人踏水伴奏。
我腦門陣陣發跳。
初步判斷,這具長形鐵匣子,屬于唐代的鐵器!
鐵器鑒定主要看顏、銹、標、技。
顏色、銹跡兩點,距離有些遠,不能細觀,但大體的特征與唐代鐵器吻合。
而后兩點,卻極具辨識度。
所謂標,就是指鐵器上的標識。
鐵匣子上的標識是高山流水撫琴圖,那位扶琴之人倒沒什么,水中泛舟撫琴,古代文人雅士都喜歡這么干。
關鍵是旁邊那位赤膊赤腳醉酒踏水伴奏之人。
唐代氣象萬千,文化獨具魅力,民間廣泛流傳著一種踏歌而行的舞蹈形式,主要表現為頓足踏歌、拍手相合。
這種舞蹈,可以一群人聯袂踏歌舞,也可單人踏歌而舞。
李白一首著名詩《贈汪倫》之中,曾寫到“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描述的就是這種踏歌而舞的場景。
圖案標識完全契合唐代生活的場景。
而最后一點技,唐代鐵器鑄造世界領先,一般均采用“油蠟制模”技術,也就是實心澆筑,需要大量鐵水,這種技術所澆筑出來的鐵器,沉重、渾厚、大氣。
有些讀者可能小學時曾學過一篇課文叫做《撈鐵牛》。
文中那具震撼世人的黃河大鐵牛,就是唐代油蠟制模技術鑄造鐵器的典范。
這鐵匣子屬于典型的油蠟制模成品。
前面曾有過推斷。
焦尾琴為東漢蔡邕而制,齊明帝時期出現一次,唐時被李淳風作為四大神器之一,授予了蘇家先師,從此在世間消失。
而現在這具鐵琴匣具備唐代琴匣的特征。
足以證明。
里面裝有蘇家神器焦尾琴!
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