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節度

78喪禮

››››為王前驅78喪禮

為王前驅78喪禮

小說:

,請記住網址經過數月在病榻的掙扎,晉王李存勖終于沒有逃過死神的魔爪,于半個多月前撒手人寰,在此之前,他已經遣人從幽州調回了大將周德威,還將其嫡子李繼岌也接到了魏州,并將自己死后的晉國的軍政權力做了相應的劃分。!。這樣做固然確保了自己死后其大權不為手下大將所篡奪,但同時也使得秘不發喪,隱瞞死訊的做法變得不可能,畢竟像這樣將本來留守晉陽的繼承人和幾乎所有大將一下子集中在一起這本身就可以說明很多了。

“奏樂!”隨著略帶尖利的命令聲,沉重的鼓吹聲打破了天地間的寂靜,道旁的河東士卒們舉起了手中的長槍,無數只雪亮的矛尖指向天空,向自己的統帥和君王做最后的道別。在大車兩旁的護送的晉國大將們身著喪服,臉滿是悲戚之色,部分胡族出身的將領依照他們的民族風俗,脫帽跣足,身著破衫,行走在雪地里。道路兩旁的魏州百姓跪伏在地,這種壓抑悲痛的氣氛也感染了他們,他們其中不少人都是魏博鎮牙兵的親屬,從當年朱溫對魏博牙兵的屠殺和后來的分鎮來看,他們中很多人都對梁國有著刻骨的仇恨,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喜歡這些沙陀人,畢竟晉軍在攻略相、貝諸州的時候,也對抵抗的河北百姓進行了殘酷的屠殺,更不要說塞外民族和他們之間的那種巨大的差異,這一切都加深了兩者之間巨大的鴻溝。但這些魏州百姓更知道李存勖的死就意味著粱晉兩國之間的天平會重新向梁國傾斜,這就意味著很有可能數年前分鎮引起的血腥戰爭很有可能會重現,由于這個原因,人群中不時傳出壓抑不住的哭泣聲。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行進,送喪車隊來到了城外的紫陌,此地位于故鄴城西北五里,行旅往來,必經之地也。漳水東出山,過鄴,又北徑祭陌西。戰國時,俗巫為河伯娶婦,祭于此陌。后田融以為紫陌,故以此得名。石趙時,建浮橋于此地,通往晉陽的官道便經由此地。由于魏州離晉陽路途遙遠,雖然此時天氣寒冷,要將李存勖尸首運回晉陽,只怕半路便會腐壞,于是張承業便決定在這里焚化尸體,然后將骨殖運回晉陽,安葬于李克用的墳墓旁。待到了葬儀所在地,將領們便將李存勖的用白布包裹好的尸體抬到事先準備好的柴堆旁,又將他平日里心愛的武器盔甲、以及服侍用具盡數堆放在他身旁,還將他喜愛的戰馬在一旁宰殺了,仿佛生時一般,點火一起焚毀。待到火起了,眾將圍在火堆旁,不少出身胡族的將領便依照胡俗,一面大聲哭泣,一面拔刀割破自己的臉頰,讓血流滿滿面,以示自己的悲戚。直到柴堆燒盡,侍從才前從火堆中收拾骨殖,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骨壇中,準備帶回晉陽安葬,就這樣,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的喪儀結束了,但是對于他手下的那些大將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鄴王宮中,燈火通明,二十余名剛剛參加完喪儀的晉國大將們分兩廂坐下,坐在首的卻是李繼岌,只見他長得修眉長目,皮膚白皙,面容間倒頗有幾分像其父生前,只是神情柔弱,卻無李存勖那股子舉天下英雄莫能與之抗衡的英氣,比起下首那些虎狼之將來,雖然位居位,顯得有些不對稱。

“先王喪儀已畢,新君即位,軍中將佐皆升爵一級,賞賜有差!”張承業尖聲誦道,他站在李繼岌身前,高大魁梧的身體就好像一具屏風,將其護在其后。

眾將聞言紛紛下拜,依照慣例行禮謝恩。這時卻有一個突兀的聲音打破了禮儀的進行:“臣有過無功,不敢受賞!”

屋中所有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了說話那人的身,卻是晉軍首將,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李嗣源,只見其跪伏在地,沉聲道:“某隨先王出征,不能克敵制勝,卻讓先王受重創以致棄世,實乃有過無功,如何還敢受賞。”

李繼岌的目光和張承業稍一交錯,隨即說道:“戰場刀劍無眼,先王棄世實乃天意,總管何過之有,快快起身。”諸將也前將李嗣源扶起,低聲勸慰,此人在李存勖受創之后,實際已經掌握了魏州城內外晉國最精銳的一支軍隊,莫說李存勖之死他沒有什么責任,就算當真有干系,又有哪個敢開口說呢?

李嗣源勉強的站起身來,躬身道:“縱然無過,亦是無功,邈佶烈長于行伍之中,無功而受賞,便是無法,無法之軍,何以制敵?請大王三思!”

聽李嗣源這般說話,屋中氣氛立即變得微妙起來。在歷史,這種新即位的帝王往往會給大赦天下,遍賞將士,這固然是一種慶賀,同時也是一種對自身權利的一種宣示。畢竟皇帝只能對自己的臣子賞賜,接受賞賜本身也是對對方身份的一種承認,李嗣源的拒絕舉動是針對李繼岌繼承大業還只是不愿意無功受祿,這之間的區別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邈佶烈,你這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是要抗命不成?”對面立刻傳來一個渾厚的聲音,眾將立刻讓開來,露出一個人來,只見那人生的身形高大魁梧,豐滿的臉頰甚至有點肥胖,正是剛剛從幽州趕至魏州的檢校侍中、盧龍節度使周德威。此人勇且多謀,屢建戰功,領兵鎮守幽州,抵御契丹人的進攻,平日里與李嗣源不和,李存勖生前讓張承業將此人由幽州召回,便是為了與李嗣源相互制衡,使其無法奪取其子的權位。

周德威的話語撕破了李存勖死后那層貌似平靜的畫皮,屋中的氣氛立即緊張了起來,諸將紛紛和平日里交好的同伴靠攏,手扶刀柄,目光閃動,尋找出路。李嗣源臉神色還是平靜的很,沉聲答道:“陽五說差了,某并無他意。正好今日諸將皆在,邈佶烈并無非分之想,只是不欲無功而受賞罷了。只有一件事情,想要請大王應允!”

周德威聞言,冷哼了一聲,也不再說話。首的李繼岌聽了,這才松了一口氣,趕忙笑道:“總管有何事,只管說便是,只要是本王做得到的,絕不會拒絕。”

“邈佶烈所求無他,請大王統領六軍,渡河擊賊!”

如果說方才李嗣源的話語是在室中扔下了一只碟子,那此事就是投下了一枚炸彈,驚得眾人目瞪口呆,他們萬萬沒想到李嗣源會在這個時候要求李繼岌統兵攻梁!

李繼岌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起來,他側頭看了一眼身旁的張承業,仿佛要向這個熟悉的老人尋求幫助。張承業低咳了一聲,答道:“總管此言差矣,先王尸骨還未曾下葬,又是冬季,并非進兵的良機呀!還是修養年后,再尋機進兵!”

李嗣源抬起頭來,兩頰數道傷痕露出血跡來。他亢聲答道:“昔日先王繼位之時,內外交困,粱賊圍攻夾城經年,形勢惡劣于今日百倍。然先王卻以喪服治戎,引軍長驅,大破粱賊于粱賊,老賊由此喪膽。今先王棄群臣而去,士卒疲敝,盟國離心,正當渡河擊賊,以定人心。粱賊良將精卒皆已南下,余者不過老弱庸碌之輩罷了,所持不過河險罷了,如今天寒封凍,正是我鐵騎擊敵的良機。先父辭世時,以三矢相贈,言報得仇傂之人方為子孫,如今二矢已報,尚有粱賊未曾授首,先王言及此事,無不痛哭流涕。望大王勿忘大仇,渡河擊賊!”

李嗣源言至于此,張承業也不禁啞然。原來當年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繼位之時,內有叔父李克寧企圖奪位,外有梁軍包圍了河東屏障的黨潞州,形勢萬分險惡。而李存勖不愧為當世英杰,其剛剛辦完喪事便在張承業的幫助下設計殺死了李克寧,然后立即領兵出發,救援潞州守兵。當世梁軍已經包圍潞州經年,修筑了兩道長圍,一道對內,一道對外,駐軍其中,是以稱之為夾城,持其堅固,又以為李存勖剛剛繼位,權位不穩,不可能出兵援救。結果被晉軍乘大霧突襲慘敗,自此粱晉之間的局勢為之一變。朱溫得知后大驚,說:“生子當如李亞子,克用為不亡矣!至如吾兒,豚犬耳!”張承業也是親身經歷此事之人,想起先王李存勖的剛勇果決,再看看一旁唇青臉白的李繼岌,心下不由搖頭。

“李總管所言雖然有理,但如今形勢已變,豈可一概而論?”周德威眼見的李嗣源的話語打動了場中大部分人,趕忙開口道:“當年潞州被圍,先王也是不得不行險,如今晉軍已經兵臨河,已居地利。如今士心搖動,若是行險渡河,戰況不利,只怕河北諸州分崩離析,先王百戰而得的州郡也會不復為我所有了。”其實周德威反對進兵的最重要兩個理由卻沒有說出口,其一是他不認為李繼岌有其父那樣的指揮才能,在這樣一個統帥下行險渡河,在軍事實在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其二便是一旦渡河,軍隊中實際的統帥便是身為晉軍首將的李嗣源,這樣李繼岌就會落入對方的控制之中,成為一個傀儡。而且如果真的打贏了梁國,從中獲利最大的也是李嗣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梁國這樣一個外敵的存在對于李繼岌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請記住網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