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宮女

第181章、促膝夜談

錦瑟華箏作品

簡介:退役宮女第二卷此去謝府第1

收藏好書,發表原創

退役宮女第二卷此去謝府第1

退役宮女退役宮女第二卷此去謝府第1

歡迎您

長生狐疑地盯著明凈:“你能不能先告訴我為什么不能接走姝兒?”

明凈卻搖搖頭說:“大哥上次回來。()本就有接走姝兒之意,不知怎地卻決定不接了,我還沒顧上問,真實原因我也不知道,我想是因為那兒氣侯不好吧,還有姝兒雖然沒有那么怕生了,但是一下子到了全生的環境,飲食習慣和氣侯又適應不了,怕姝兒受不住吧。聽說晉北還是天寒地凍,也許等到暖和時他就會來接姝兒。”

長生雖然不全信,卻也無法,其中真正的原因怕是只有明澈知道吧,而且他未必肯全告訴自己。

明凈的眼神卻迷離起來,端詳了長生一會說:“你知道明清夫婦為何如此恨大哥大嫂嗎?”

長生不解地看著明凈,難道明澈夫婦曾做過對不起他們的事,所以才讓明清如此記恨?

明凈卻冷笑一聲說:“說起來是二哥做下沒臉的之事,本該大哥恨他們,可大哥不屑于跟他計較,也不在乎這件事,反倒引起他們兩口的記恨,連帶錦姝也不受他們待見。這真實的原因。若不是大哥告訴我,我簡直都信不下去!”

明凈憤慨地說:“其實林心慧最初是祖母在世時為大哥聘下的妻室。”

長生驚訝無比,看著明凈說不出話來,半晌才無奈地說:“說起來是他們對不起將軍,人家不恨他們,怎么倒成了他們恨人家?這叫什么事呀!”

明凈面上露出一絲鄙夷:“其中原因大哥不肯說,還是娘說我已行了冠禮,有些謝家的事應該知道了,是她偷偷告訴我的。”

長生直覺,里面有謝府私密,她本不想知道,可又一想,此事卻牽扯林心怡,林心慧棄明澈嫁給明凈,這在當時也算是驚世駭俗了,幸好戰亂多年物是人非,林家又把林心怡嫁給了明澈,謝府無奈接受,算是一床錦被盡遮羞了,可為什么明清夫婦那么恨明澈夫婦?說起來是他們是對不起人家呀!索性洗耳恭聽。

明凈陷入對此事的憤慨中,倒也沒有注意到長生的態度,平時他說謝府這些事,長生總是不肯聽,今日卻很例外。

“二哥當年深恨大哥,什么都要和他搶,聽說林家雖已無權勢,但家產豐厚且無子。二嫂又是唯一的嫡女,以為娶了她既可以羞辱大哥,又可以得到大量的財產,大概那時就存了奪妻之念。剛好家中為他聘的妻子病死了,那段時間他找借口去了京城幾次,家里人后來才知道他是以謝家次子的身份去了林家,林家那時生怕謝家悔婚,當然熱情相待,不知怎地和二嫂有了奸情。[]

丑事已經做下,爹爹和已經死去的林父交好,不忍林家母女落得不堪,母親又貪圖林家豐厚的嫁妝,得知林家尚有一大齡未嫁的庶女心怡,兩人就做了這樣的安排,林母當然同意,為了掩人耳目把大嫂認做嫡長女,也算是一床錦被盡遮羞。親朋和家奴也只知大哥聘得林家嫡長女,并不知林家尚有一庶女為長,覺得兩兄弟娶兩姐妹也很正常,并無人起疑心,也算掩人耳目了。只有極少的人知道真相。”

長生相信她的話,此時一般稱女子,特別有官家女子,都是排序相稱,很少有外人知道女子閨名,瞞過眾人也很正常。不過,大唐雖然風氣開放,但有奸情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這明清和林心慧膽子不是一般的大呀。不過想來兩人當初也曾有過恩愛的時光,為何到今日如同仇人一般,夫妻感情如此地差?

長生曾無意間聽到幾個婆子私下聊天,說自從女兒謝錦娘出生后,明清再未踏進過林心慧的房間,起因就是明清喜歡上街上一個賣唱的外地女子,要死要活地想納為姨娘,林心慧堅決反對,明清已整日不歸家相威脅,老夫人無奈兩邊相勸,夫妻倆各讓一步,林心慧同意那個賣唱女子入府,明清不再堅持納為姨娘,只收為通房丫頭。

可是那女子入府后,雖然生得不怎么樣,卻有一股子騷勁,又會做低伏小裝可憐,明清深深被她迷惑,除了她再不進其他妻妾的房間,林心慧每日吵鬧不休,惹得明清更加厭煩。夫妻倆水火不容。

后來有一次謝明珠的婆婆生病,明清陪老夫人去長安看望她,不過三天光景,林心慧竟然找了外地的人牙子把那名通房丫頭賣到遠處的j院里,等明清找到,已經被糟踏得不成樣子,明清本來還有些舍不得,想求了老夫人讓她回府,老夫人堅決不許,后來那個女子得了臟病,不知被轉賣到何處,明清當然也不會再要了,卻因此恨上了林心慧,幾乎夜宿青樓不回府,直到慶姨娘進門,夫妻二人又爆發了新的矛盾。

長生忽然猜想,林心慧嫁給明清之后,自己卻處處不如意,被她舍棄的明澈仕途上節節高升不說,還對妻子林心怡極好,所有的妾室通房全成了擺設,而且明清風流成性,兩人感情極差。她自以為舍庶子嫁給嫡子占了便宜,誰知卻成為笑柄。

反倒是林心怡,因為父母早亡被嫡母冷漠忽視,直到十九歲未聘未嫁,為了成全林家和謝家的臉面,也為了成全林心慧和明清所謂的愛情,才被人想起,才代替林心怡嫁給明澈,卻無意中擁有好姻緣,在這個時代,以明澈的才貌和地位能對妻子那么專情。甚至不顧林心怡生不出兒子,專情到令家中長輩不滿,簡直就是極品好男人了。

林心慧每日因為丈夫的花心醋海潑天,卻偏要面對林心怡夫妻的恩愛,她的內心一定妒忌極了,對林心怡的恨意皆出于妒忌吧?

長生深深地嘆息了一聲,要不是明凈就在對面坐著,差點又為姐姐落下淚來,為何她如此福薄命短?都等不及自己趕來見她一面?

明凈不解長生為何看起來如此難受,心里咯噔一下,難道她對大哥有意,所以為大哥對大嫂的癡情心情不好?頓時心情有些低落。[]

長生卻覺得自己失態了,壓下心頭的難受說:“他們還真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來,明明是自己不對,反倒象是別人做了對不起他們的事情似的。且不說別的,你看看二夫人對姝兒的態度,還是親姨母,不但從不關心過問,見了之后卻冷臉相對,就是錦文欺負姝兒她也不管,這人真是活該。就是外人見了沒娘的孩子也要多幾分憐惜呀!”

說完又覺得自己說的過份了,人家畢竟是謝家二夫人,自己一個外人不該說三道四,不過牽扯到姐姐和姝兒,心里氣憤讓她有些身不由己。

怕明凈生疑又解釋道:“我是覺得她對姝兒太差了,是姨娘和嬸娘的雙重身份,怎么還不如外人?”

明凈冷笑一聲搖搖頭:“她還以為自己嫁給明清賺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全是活該,也幸好她這種人當初沒有嫁給大哥,要不大哥還不被他害苦了!”

長生輕笑一聲:“那也未必,她和二爺的矛盾就是因為他太花心,嫁給大將軍也許就不會了。不過話說回來,大將軍待大少奶奶好,那是大少奶奶值得他這樣做,換了別人未必會!”

明凈聽她一口一個大將軍,心里有些不爽快,索性說:“這樣的女人不說她也罷。我告訴你這些,是想讓你知道她永遠不會待姝兒好的,你以后多提防提防她,盡量離她遠點,別讓她把怨氣發泄到別人身上。”

長生瞪了明凈一眼,卻也聽明白了他的話。他是說,如果林心慧知道明清對長生起意,又對紫葫做下惡事,她不但不會責怪自己的丈夫,還會記恨長生。她拿明清無法,二房失寵的姨娘和她一樣獨守空房,不值得她報復,正得寵的慶姨娘有明清護著,她報復不了,一旦得知明清對長生有意,一定會恨死長生的,而她又最善于把仇恨化為行動。

明凈不想再提這個話題,看著長生說:“大哥那天還對我說了許多朝堂上的事,你聽了就會知道為何裴家那么著急想搓合子駿與姝兒的親事。別著急,我慢慢對你說,這件事說來話長,皆是前朝舊事。”

明凈一五一十把那天和明澈的談話內容全告訴了長生,長生聽明白了,現在謝家的主要矛盾是在太子和秦王兩黨之中立場不一致,小小一個謝家,成年的主子不過五六位,矛盾卻如此尖銳。而明凈明著聽從嫡母的安排,實則為明澈辦事,夾在中間恐怕也不好受吧。

他們的父親謝無涯在世時,因為最初支持的是秦王,也跟隨的是秦王,籌集的財力也大多給了秦王,所以死忠秦王,為了秦王不惜放棄公侯之位,甘愿居于一個小小的武功郡伯,只為了秦王能夠在關中之地有武功這么一塊退可居蜀進可入京的根據地,不至于被太子建成一網打盡。

長生暗暗佩服他識人之準,居然臨終有命謝家必須死忠秦王,她才不認為謝無涯只為忠義,而不顧兒孫的生死和謝家前途。他當年能在為楊廣寵臣時之時暗中資助看起來處于劣勢的李淵,到后來不惜壓上全部家當,說明他必定有遠見卓識,預料到李淵有執掌天下的一天。

果真大隋滅亡之后,謝家的富貴越發安穩。臨終之時,又以獨特的政治嗅覺預計到將來坐天下的必定是看起來猶如困獸的李世民,而不是似乎勝利在望的李建成。如果謝家主子齊心,遵從他的遺命死忠秦王,那么李世民繼位后,謝家的日子豈不是如同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一般,可惜呀,老夫人和明清受裴家影響,又為朝堂局勢所迷惑,一心為太子效力。

好在明澈嚴守老父之命,也頗有政治遠見,無論建成的權勢多么大,無論世民處境多么困難,他都準確地判斷到兩人成功的可能各占一半,并選擇了始終忠于明澈。所以老夫人說明澈死忠秦王就不怕將來錦姝被賣入教坊,真是很可笑,等到玄武門事變發生后再看誰輸誰贏吧。

事實證明,玄武門事變中,建成搶先朝世民射了一箭,只不過因為技藝不精或者說不夠鎮定給射偏了,反被世民一箭射下馬而死。

兩人之前所有的種種努力都在這生死一箭中,若是太子一箭成功,那么慘死的就是秦王,成功的機率果真各占一半。勝者為王敗者寇,無所謂誰善誰惡,只有誰輸誰贏,若是太子成功,那么秦王身后的一切,骨肉家人、親友手下,全都有會被太子嚴懲,如同秦王即位后對待太子的家人手下一樣。

“自從那些次和大哥深談之后,我才知道為何太子下了那么大功夫拉攏大哥。這些年,太子為了踩倒秦王,在皇上的幫助下做了許多事,包括對秦王在軍中的心腹明升暗降奪其實權,而秦王最大的兩個勢力他卻始終無法,一是大哥在晉陽或明或暗的重兵強馬,一是長孫無忌的運籌帷幄,這兩個不去一個,太子能不能坐天下很難說,就是坐了天下也坐不穩!長孫無忌是秦王的姻親,他當然死忠于秦王,太子也知無法從他身上下功夫,所以就把希望寄托到大哥身上。”

長生卻不解了,假如歷史是反的,就算沒有玄武門事變,最后太子贏了,那么秦王所有的勢力一定會得到徹底清除,太了的天下怎么會坐不穩?就是有長孫無忌和謝明澈又能怎樣,到時還不是全被一網打盡?

明凈看出她的疑慮,輕笑一聲:“別急,聽我說。秦王的地位是血雨腥風里拼出來的,手下又是人才濟濟,他果敢善斷,手段狠絕,為了江山什么事都能做得出來,又怎甘束手就擒?大哥說他不但不顧一切地跟太子爭天下,還早就想好了退路,就是萬一失敗也不至于下場慘淡。他能想到自己的退路,皇上和太子也能想到,因為有皇上的鼎力支持,所以太子自信一定會得到天下,所以他現在根本不為繼位發愁,卻深怕秦王事敗后會留有后路,將軍再起兵跟他爭搶天下。”

長生漸漸有些明白,明凈正色道:“這個退路就是大哥。他有兩條退路,一條是經武功入蜀中分國而治,他在蜀中做戰多年,有一部分擁護者,若如蜀肯定會占領南方各地同太子分國而治,到時將會有南唐和北唐兩個大唐,但是在蜀的勢力比較分散,想要匆忙召集有一定難度,弄不好會被太子打個錯手不急或者勢力被分化。二是出潼關奔晉陽,控制晉地擁兵自重,然后召集舊部等待時機搶奪太子的天下。他若入蜀,鳳翔守將陳中天是個癡漢加勇漢,只認皇上不認什么太子與秦王,所以過鳳翔難度較大。而潼關守將楊相成與長孫無忌是表親,死忠秦王,我估計皇上傳位給太子前,一定會千方百計把楊相成調走,也因此可以確定他定會入晉,而大哥在晉的兵馬勢力就是他以后最大的憑仗,沒有這個,他將一敗涂地。”

長生總算明白了明澈對于秦王的重要性,他就是秦王的退路,就是秦王在角逐皇位失敗之后再起死回生的法寶,難怪太子千方百計要拉攏明澈,而裴家就是太子拉攏明澈的媒介,裴家也很懂得明澈的心思,他現在最看重的莫過于錦姝,所以謝明珠千方百計善待明珠,裴寂身為權臣不惜紆尊降貴求聘錦姝為孫媳,原來全是權勢和利益的刺激。

明凈面色有些凝重:“但是目前秦王的日子很不好過,現在皇上已經加緊削奪秦王黨人的勢力,大哥怕是日子也不好過,要不是他在晉陽多年,死黨極多,怕是早被撤了。皇上曾往晉陽派過幾次監軍,想查出什么問題借機把大哥換到別處,但是每次都抓不到什么把柄,加上北邊外族形勢不穩,只不過深忌大哥不敢造次,沒有大哥他們肯定會挑釁,皇上權衡再三輕易不敢動,若引來外敵倒是大罪過了,只得不了了之,先從其他地方著手削減秦王勢力,聽說他每替換一個秦王黨人,就賞給秦王大量金玉珠寶和絕色美女以示安慰,若秦王是庸庸之徒也就滿足了,偏偏他志存高遠,不是小恩小惠能收買的。大哥說了,兩者之間已經勢同水火,下毒、暗殺、收買內奸,他倆把手段都用盡了,今年之內結果如何必見分曉!”

長生無言了,她總覺得其中好象有什么問題,就是想不明白,忽然想到明清身為中散大夫卻長期不上朝,忍不住問明凈。

明凈無奈地搖搖頭:“他是身懷太子之命,一為留在謝府觀察武功郡這塊軍事要塞的動靜,注意大哥有沒有在此動用爹爹留下的勢力為秦王入蜀做準備,二為隨時注意大哥是否的行蹤,所以他連朝也不用上。”

提及明清,長生心里恨意又起,真希望玄武門事變后看到他受到嚴懲。不過今夜長談,她的收獲很大,以后真要好好提防謝明清夫婦兩個。。.。

更多到,地址

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