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翼鷹揚

76章 必工其器(修)

“三位先生,區區在下不學無術,雖然心中感念三位先生創立之‘留法勤工儉學會’的壯舉,但亦有些不同想法。只是不知對也不對,故不敢向三位先生提出來。”

蔡元培對于事關教育的事,那是非常關心的。畢竟無論對于政治觀點如何,他始終是志向都是為人師表。所以聽到唐云揚話,他當先開口。沒有反駁、沒有不滿,完全是一付極謙虛的表現。

“唐先生過謙了,不論對錯,說出來我們幾個討論一番,當是無傷大雅之事。”

李石曾與吳稚暉亦同時道:“唐先生有什么想法盡管說出來,如果有更好的辦法,能夠解中華人材匱乏之憂,那也是很了不起的事啊!”

唐云揚微微一笑,這件事他在來時的路上,看著美女的臉蛋早就想出了說詞,你別說經過這一次旅行,唐云揚還真發現了一點竅門,就是他在看著美女的臉蛋時候,腦袋轉得特別快。

“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養成一個壞毛病呢?”

(本書17K)不笑生A群:35761481

“三位先生,小子愚見這種勤工儉學的路是走對了,可這作法實在是有些小家子氣,不客氣的說,這完全是一種小本經營的打算。歸根結底來說,誤國不淺哪!”

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唐云揚的話,使蔡、李、吳三人不禁面面相覷起來。但對于辯論這種事,自然是牙尖嘴利的吳稚暉的強項。

“唐先生此言令我費解的很,即是路走的對,如何去走只是量力而為的問題,比如走路和坐汽車的速度當然是不一樣的。你唐先生事業有成,自然是有汽車可坐的,諸如我們三人卻是只好走路去罷,非不想也,實不能也!”

唐云揚雖然挨這位吳稚暉先生的罵,但對于這位牙尖嘴利的吳先生心思的敏捷卻是非常佩服的。對待這樣的人,有道是“露巧不如藏拙,直來直去竟是有非常這益”。

“吳先生的話的確道出了問題的本質所在,這件事我們正好可以把他放在載重汽車上跑他一程,但去做的話卻是需要三位先生來幫忙的!”

李石曾一聽唐云揚似乎對于留法勤工儉學會有新的想法,頓時感興趣起來。作為創辦者,他是關心的很呢。

“唐先生有話盡管直說,正如閣下所喻,真要可以拉上載重汽車去跑上一程的話,那在下卻是要為唐先生搖旗吶喊的了。”

蔡元培雖然對于教育極為重視,可他的性格相對于李石曾要沉穩的多,當下也不開口,只是一雙眼睛注視著唐云揚,似在期待他說出辦法來。

既然已經引起了三人的興趣,唐云揚就不急忙著說出自己的想法,畢竟他此行前來要的是管理人材,要的是關心中華未來的有熱血的人材。

微微一笑道:“辦法是有一個,只不過這個辦法卻是有些強人所難,只怕三位聽了不喜,尤其是這位吳先生可能又要罵在下居心叵測,人心不良了。”

吳稚暉嘿嘿一笑:“嘿嘿,如果閣下真的居心叵測,人心不良讓人罵罵又何妨呢!”

倒是蔡元培一付了然的模樣:“有何事不可做,只要達到了我們的目標,就算被別人罵罵又如何,大丈夫所為無愧于天地耳!”

“蔡先生教訓的是,吳先生就算要罵,在下也是要說的了。三位先生的大名唐某久仰已久,因此,在下此番前來的目的就是要三位先生放棄現有的一切,與唐某合作。當然,留法勤工儉學也是要一直辦下去的,而且會以更大規模,更有效率的方式辦下去……”

唐云揚的話未說完,一旁的吳稚暉已經罵將出口:“狐貍尾巴露出來了,原來閣下挖人,卻不是來做事的。閣下還是請回吧!”

唐云揚反駁道:“吳先生稍安勿燥,挖人是一定要挖的,但事也是要做的,吳先生何不稍候片刻,待我講完了我的想法,真的一無是處。那時再請先生教訓使唐某學得大義也是件不錯的事情啊!”

吳稚暉翻了唐云揚一眼嘴里只說出一個字“講”,接著擺出一付洗耳恭聽的模樣來。

“俗話道,事欲其利必工其器!在下以為勤工儉學之事,如果依托在大的企業集團之下,與三位兄臺此時之舉相比,就好比是上了載重汽車。因此,我打算請李先生出任我們麥克.普林斯軍火集團的總經理。

至于豆腐公司,我想給它改造成軍事食品的供應公司,當然,它的改造靠后,而且它得信托在一個法國公司之下。”

這時的吳稚暉兩道濃眉已經皺了起來,顯然對于勤工儉學被輕描淡寫的說過去頗有不滿。

蔡元培突然插嘴道:“閣下所說的是企業發展的問題,那么勤工儉學呢?你打算如何安排呢?”

“這個不難,我們有了軍方支持的軍火公司,為了生產效率和速度,我們就需要大批的廉價勞動力,屆時我們可以回國去大批招收華工,相信有法國公使和美國公使出面,政府也不會說什么。

人到法國之后,白天做工,晚上上學。校長自然由蔡先生來擔任了,我們可以聘來法國老師,普通人教他學機械、制造等等實用技術。

其中聰明的,法語學的好的,我們設法給他安排進法國大學學習。比如南錫大學,相信諸位知道我們公司與南錫城議員的關系還不錯!三位先生可想三五年之后,回國之人,就是數萬技工,幾千大學畢業生。如此往復循環,只要戰爭未停,那么我們軍火公司就一直需要工人,如此往復循環,不出十年,就是數十萬的人材!”

“數十萬自法國學成歸國的人材!”

李石曾、蔡元培、吳稚暉三人面面相覷,數十萬經過正規學習的人材,那可以從相當程度扭轉中國人材不足之困境,就算是數十萬的熟練技工,也就可以為中國工業發展打下一個發展底子。

只是這個設想他們沒敢想過,而這位唐先生的胸懷不知有多大,這種話都說得出來。吃驚之下,三人不由仔細打量起唐云揚年輕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