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翼鷹揚

20章 共和之軍

第五季和會之旅20章共和之軍

平安夜!圣善夜!一切都安靜,一切都明潔!

平安夜!圣善夜!

使牧羊人觸目而栗,光榮的溪流遠從天堂流下,天使吟唱哈利路亞;

1918年12月24日的夜里,歌聲在法國南錫城那幢綠色小樓當中響起來。一個新的年頭即將來臨,唐家的小寶貝也渡過了他兩歲的生日。

家里的鋼琴聲聲之中,人們坐在燒得火熱的壁爐前,聊著天。今天,這兒除過了在法國沒有家庭的人之外,其余幾乎全都不在這兒。

“紅色伯爵”里希特霍芬領著自己的未婚妻回去自己家中,朱斌候與巴頓的妹妹尼塔,也前往了美國,去見巴頓的家人。當然,朱斌候所去,自然也是有任務在身的。

巴頓,這位美軍方面的戰神,這位為了戰爭而生存的將軍,此刻卻在經歷最不得意的時段。不但因為裁軍,坦克旅的軍費被大幅消減。甚至,他又降回了和平時的軍銜,成為一名少校。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對于巴頓來說,就仿佛生命即將結束一樣。無聊的社交應酬,雖然他也可以應付裕如,但對于一個戰場上的將軍來說,這是他不那么喜歡的生活。

知道巴頓現在即將進入到這種平靜生活,而“苦不堪言”,同時為了避免將來,他不得不持起馬刀,對付昔日自己手下的,向美國政府討要戰爭時期,承諾福利的士兵們,這樣一種中以使任何優秀軍人黯然神傷的行為,唐云揚要朱斌候給他帶去慰問的同時,也給他帶去了機會。

沒有說出口的話是——“這樣的優秀戰將,留給別人用,那不成傻子了!”

搜集知名的戰將,同樣是唐云揚來到歐洲的目的之一。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既然敢不把中國列入到即將開始的巴黎和會的五大成員國之一,那么自然要好好給他們搗搗亂。要讓他們知道,沒有中國的利益,那么誰的利益都沒有。

關于這件事,剛剛秘密從愛爾蘭回到南錫的戴笠,給唐云揚帶來了好消息。

“長官,我們的‘中華會館’在都柏林有一個不大的社團組織,他們才剛剛成立,還沒有什么實力。不過,我們已經通過他們與新芬黨,在英國議會選舉中,新芬黨取得空前勝利,在103個議席中,取得73席……不過……”

1919年1月,當選為英國議會議員的新芬黨人,拒絕前往英國,在都柏林組成愛爾蘭國民議會。接著宣布成立愛爾蘭共和國,建立各級政權,組建武裝“愛爾蘭共和軍”。這就是新芬黨的新打算,畢竟去了英國議會,就等于承認了英國與愛爾蘭的關系,那么愛爾蘭成為有一定獨立權利的“自治領”的機會,就會消失掉。

“這次,我也秘密見到了新芬黨的主席德.瓦勒拉和副主席格里菲思。并與他們交換了一下意見。就目前來說,他們打算發起武裝斗爭,而我們與他們取得聯系卻是一個相當合適的時候,他們正在尋求大的武器供應商,及可以資助他們完成獨立意愿的勢力……”

唐云揚的目光這時落在壁爐前,與艾琳娜.蓓爾坐在一起,熱烈的說著什么的簡.梅林的身上。一件黑色的線織毛衣,完全展現了她那曼妙的腰肢,怎么看上去都是一種享受。

而另外一個是艾琳娜.蓓爾,唐云揚死活就是弄不明白,她是英國人,有什么比在英國呆著過圣誕節更好的事情哪。雖然她的父親并不在英國,但這也是不是她非得跑回來,在這兒過圣誕節的原因哪!

“賊他媽,你都不懂圣誕節是人家一家人過的!”

瞧著艾琳娜.蓓爾的唐云揚稍稍有些冒火,他怎么都不明白,這個艾琳娜.蓓爾怎么就如同自己生命之中的對頭一個樣呢?

戴笠雖然不確定,唐云揚是不是在聽,但他依然還是執行著自己的職責,小聲的繼續報告。

“可是,我通過當地情況的了解,我恐怕愛爾蘭共和軍的力量還是太小,而且他們的合作條件相當苛刻,他們似乎不愿意因為他們與英國政府的爭斗,而使英國在國際政治事物當中受到影響!”

看起來似乎心不在焉的唐云揚輕輕點點頭,聲音低得幾乎使人聽不見。

“哼,那是一定的事情,畢竟他們還處于一個邦聯之中,這樣的沖突對于他們大家沒什么好處。”

邦聯,是一種松散的國家聯合體,各成員國有自己的憲法與外交、軍事等方面的事物。但他們同時又有著現體化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等方面的關聯。

稍稍頓了一下,唐云揚臉上的笑容絲毫使人看不出來,他正與一旁的戴笠計劃著什么。仿佛他只是一個由于享受著雪茄,而不能告訴自己家寶貝的父親那樣。離得遠遠的距離,瞅著自己家寶貝而笑逐顏開。

“告訴他們,我們可以接受這個條件,我們只是想要與他們建立更多的經濟方面的聯系。無論他們是購買軍火或者購買其他物資,我們都愿意與他們打更多的交道。尤其,與倫敦方面比較起來,我們更喜歡與性格直爽的愛爾蘭人打交道!”

戴笠在一旁輕輕的笑了笑,稍稍點了點頭,只輕輕回答了一句。

“是的,長官!”

接著,就離開這兒,悄悄出門去向自己手下去布置工作的展開。

這種看起來,中國方面相當吃虧的協議是很容易簽署的。愛爾蘭新芬黨領導下的共和軍,可以接受到一定程度的作戰訓練,也可以接受到一些與英軍一樣的諸如輕機槍、沖鋒槍之類的武器,好使他們可以使用繳獲的彈藥。

至于中國,則不會因為提供了這些援助,而在愛爾蘭或者英國獲取什么特殊的利益。唯一有的,僅僅是雙方可以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并將關稅訂到一個使雙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其實,看起來中國沒有什么實惠,其實打開了向英國傾銷產品的市場,就是不可以實際數額來衡量的勝利,尤其在新芬黨與英國關系不那么好,英國的黑幫也故意多掙一些陸路走私的金錢時,生意自然就好做的多。

如果近處看的話,這些利益似乎依然不大。可是要長遠看得話,英國政府因為與愛爾蘭共和軍的游擊戰對抗,因為要與走私對抗,因為要與侵入他們市場的,廉價而便宜的中國商品對抗,他們要花費的代價,絕對是相當巨大的一件事情。

而且只要愛爾蘭一天沒有屈服,那么這種對英國國力的潛在消耗,就將一直、一直持續下。對于英國本身的工業及其他方面的潛在損失,當然更不是一件簡單很容易計算的事情。尤其,為了對付愛爾蘭共和軍,英國就不得不持續保持軍費的花銷。

雖然,中國的擴軍也在花銷大筆軍費。然而,建設性的擴軍,與維持性的戰斗,消耗與收入恰恰是兩個相反的方向。中國的擴軍,會因為軍隊對于裝備的需求,而促使大量資本流入到本身就不發達的工業生產之中。

將會為中國剛剛建立的工業體系,提供足夠的內部市場需求。但對于已經相當成熟的英國工業市場,雖然政府也在花錢購買裝備,但這種長年對于國家建設費用的花銷,是無止境的一件事情。

一來一去的賬是很好算的,就個人而言,這種長期致使對方在某處消耗的手段,才是國際政治斗爭的焦點,才是大國博弈的勝出之道。

打個比方,就如同今天的中國,不得不頻頻面對附近地域的不平穩事態,不得不面對附近不友好國家的時時挑釁。

實際這里的小氣候,不過是國際經濟斗爭大環境下的必然影響。給中國軍力造成的影響是,既然得面對這樣近距離的挑戰,那么裝備及其他方面都必須向這種方式傾斜。

但長遠來看,中國就算有機會突破第一島鏈的封鎖,依然無法與早就以“在國際地區作戰中取得勝利”的理念指導下,形成的裝備及訓練優勢的部隊相比較。

如果縱向觀察歷史,大家就應當看得出來,這種布局大約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到朝鮮戰爭結束時為止。雖然我們在朝鮮戰爭時,對付聯合國軍打而勝之,但我們失去了占領臺灣的機會,也就失去了突破封鎖島鏈的機會。

這一結果,不但是美國佬的陰謀,也是老毛子某種程度的深謀遠慮,焦點就是——臺灣。至于目的,無論當時的蘇聯還是美國,都不愿意一個可以在國際上挺著腰桿說話的中國出現。斯大林在最后一刻食言,不派出空軍參戰。如果從蘇聯角度來看,自然是因為不會在“臥榻”之側,再造就出來一個強國所做出的決定。

如果從中國人角度來講,斯大林這狗東西不是好人。可是要從蘇聯或者俄羅斯人的角度來講,中國不能突破封鎖島鏈,就預示著蒙古的永遠獨立,就預示著南部邊疆的永遠穩固。

人不為已、天殊地滅,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