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嫡一號

396 盛世安穩

說到這里她忽然笑一下,顫落睫下兩顆豆大淚珠,說道:“如果還有下輩子,除了教會你的兒女防人之心和殺伐決斷,你最好先教會他們千萬不要有個在外的奸生女兒,因為恥辱感和自卑感一樣,也是會給人帶來滅頂之災的。`”

院子里有了短暫的靜默。

楊峻盯著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一下,眼角也有水液在光。

“你是第一個這么罵我的人,不愧是我的女兒。我還是很為你驕傲的。”說著,他變換了一下姿勢,將支著地的劍提起來,轉眼又倏地插進了自己胸膛,然后抬眼看她道:“你既然說,我從來沒有為你做過什么,那我就為你死一次好了。”

他連同胸口的劍一起倒下地去,十指抽搐了幾下終于不再動彈。

沈曼望著他,眼淚一涌而下,身子像是紙片,在風里不住地搖晃著。

徐鏞很快帶人前來將楊峻尸體帶出去。聞訊的端親王與程筠他們也悉數趕了過來。

沈曼依然攥著那把匕站在那里,沒有失聲痛哭也沒有悲愴。眾人紛聚在她不遠處的香樟樹下,均不知該說些什么以打破這幕凝重。`

“沈曼!”

徐瀅掙開宋澈沖上去,將她緊緊抱在懷里,“跟我回去,天色不早了,你該去歇息了。”

她這輩子應該是還沒有為誰流過什么眼淚,但眼下卻有些抑制不住。

她不佩服她的冷靜,不贊嘆她的勇敢,因為她知道她所有的冷靜與勇敢都是用她所承受的痛苦換來的。一個人的出身是最無奈的事情,很多以愛的名義傷害著無辜的人的那些人,他們的愛再執著也不感人,再堅貞也不可貴。

“我已經沒有去處了。”沈曼輕輕掙開她,仍攥著那把匕,“從進來起我就沒想出去。我姑母視我如同己出,我不能再回去使她為難。沈家并沒有對不起我,非但沒有對不起我。反而老太太自始至終對我疼愛有加,我不能再回去拖累他們。

“我是逆賊之女,我也不想讓你們去為我求情留活命,這樣只會弄得滿城風雨。使得我以及有恩于我的人們名聲更加不堪。這所有的錯都是楊峻犯下的,沒有道理他死后還讓無辜的大家來替他分擔罪行。”

“可是你也是無辜的!”徐瀅緊捉著她的胳膊,“誰會相信那瘋子的鬼話?你根本就是沈家的大姑娘!”

“我不能再自欺欺人了。`”她平靜地望著她,從頸間取下個金鎖來,“即便是天下人都不相信。我也做不到再心安理得地回到沈家去。這個金鎖是我們老太太給我祈福求來的,我托你一件事,你幫我轉告給她,就說我對不住她。”

“沈曼!”徐瀅手有些顫,“你難道想尋死嗎?”

“我別無生路。”她說道,“這世間少我一個不少,多我一個卻有些多余。我相信如果你是我,大約也會這樣選擇。”

徐瀅無言以對。

她抬起匕抵著心窩,退開兩步沖她笑了笑,兩行淚滾下來。手腕就開始用力。

“慢著!”

徐瀅突然厲聲喝住她,然后沖上前去攀住她手腕,“你口口聲聲說你對不住沈家,那你可對得起楊家?你是楊峻的女兒,那就是楊家的子孫,楊峻雖然被逐出去了,但你身體里流的還是楊家的血!如今楊家兩個孩子還沒解毒呢,你這就樣死了,真的安心嗎?”

沈曼怔住。她這剎那失神間,宋澈已經快如閃電般將她手里匕奪了下來。

“可是楊家孩子的毒我也沒法兒解!”她說道。“我知道你是想救我,可是誰也救不了我了,就算你今日奪了我的刀,我也還可以再找第二把刀。”

方才手起刀落生死關頭她沒有失聲哭泣。到這會兒,她情緒竟然有些不受控制了。

“你就當我是自卑也好,懦弱也好,我眼下就是不想面對你們,我也沒有臉面對所有人。我骨子里是驕傲的,我越是驕傲。越是看不起自己的出身。你何不讓我灑灑脫脫地去呢?”

“你就算不想面對我們,也不用死。”

徐瀅道,“天地之大,怎么可能會沒有你的容身之地?楊峻和衛氏的罪孽不應該由你來承擔,你如果就這樣死了,也還是以奸生子的身份死去!日后人們提到你,不會認為你是朝廷的功臣與清白的大家閨秀,只會以不堪的稱呼來提及。

“人總歸是有一死的,你能擁有如今這一切,都是源自于你養父的教導,你總不忍心讓他死后還聽到世人對他疼愛有加的女兒各種不齒?你何不也讓自己將來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以清白的身份堂堂正正地離去?!”

沈曼望著她,沒說話。

徐瀅輕吐氣道:“給我三個月時間,如果我沒有找到妥善的辦法,你想做什么我都不攔你,可行?”

旁邊沉浸在一片惋惜中的程筠也立刻上來:“沒有非得用死來解決的事情,來殺楊峻我們都全憑了你的,這次,你也聽聽我們的。”

端親王雖說折騰了一晚上,但實際上最后沒花絲毫力氣便把事情了結了,還是很暢快的。

見狀趕緊順著兒媳婦的話表態:“理當如此!你還是此案最大的證人呢,再怎么說好人做到底,你也先幫我們跟朝廷了解了這案子再說。——我看這么著,你就跟著世子妃回王府去,總沒有押著個女孩子去大理寺過夜的道理。”

說完又深怕沈曼反悔的樣子,趕緊招呼起眾人道:“都收拾收拾,收尾的收尾,歸府的歸府!鬧騰了一整夜,肚子都餓了。”

徐瀅讓素錦帶著沈曼上馬車,沈曼掙脫不過,只得默然從了。

程筠目送她們離去,原地默站了一站,才又上馬離開。

天邊已經漸漸露出魚肚白,當然在漫天的火把光下并不顯眼,但這一整夜的紛鬧終于是接近尾聲,街頭巷尾的人們連招呼聲都顯得清脆而精神起來,那些因為避難而舉家旁遷的人們,半路上聽到消息,又歡欣鼓舞地回轉來了。

天子腳下,又是一幕盛世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