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三十八章 全軍覆沒的八旗先鋒,溺斃的阿濟格

“敗了,我軍敗了!”

“快跑啊,明軍那邊下了懸賞,殺一個韃子給十五兩!快跑啊。”

“你跑什么啊,我們又不是八旗,我們是綠營假韃子啊!”

“你他娘的剛被充進新綠營,啥事兒沒有,老子跟著八旗屠殺了不知道多少漢人,是包衣牛錄,能一樣嗎?!我先搶著過浮橋了!”

“……”

戰場上更加混亂了。

之前只不過是耿仲明部的小潰敗,現在是整體的大潰敗!

“轟隆隆!!!”

火炮聲竟然再度響起,灤河岸邊瞬間就塵土飛揚。

雖然這次打的不是開花彈,但也是實心彈丸,落在泥土之中,也是狠狠地揚起泥土,更有不少炮彈打在了浮橋上,直接讓一條浮橋給折斷了下來!

俞大猷躍馬揚鞭,率領伏波營在后面追擊,不過好在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明軍的騎兵數量不多,不敢貿然深入,只能配合步兵一起推進,這倒是讓阿濟格喘了一口氣。

不過當他逃到了灤河岸邊,打算前往召集西南方向抵御明軍進攻的回澤部一千二百余人時,卻發現回澤部也已經丟盔卸甲,朝著灤河邊跑來。

甚至于,還比阿濟格快上一些。

阿濟格錯愕萬分,快走兩步,上前直接抓住回澤的衣領,怒斥道:“怎么回事兒,你那邊怎么也敗了?!”

驟然被阿濟格抓住衣領的回澤也懵了。

他一路逃竄過來,也是指望阿濟格本部的八旗兵給予追兵迎頭痛擊,怎么阿濟格這邊也輸了?!

“蒙八旗呢,蒙八旗在干嘛?”阿濟格氣急敗壞地喊著,“快讓蒙八旗的騎兵去纏住明軍,八旗子弟,渡河,渡河!”

回澤聞言,當即哭喪著臉,對著阿濟格匯報出了一個重要的情報:“王爺,蒙八旗投敵了!奴才就是被蒙八旗從側翼把陣型給沖散了了!”

聽到回澤的聲音之后,阿濟格不由精神一震,臉色大變。

蒙八旗叛變,是有可能的。

雖然說是滿蒙一家,但這就和美國所謂的不歧視黑人一樣,屬于口頭上的正確,嘴上說著正確,該歧視還歧視,背地里死命剝削。

在清朝的統治下,蒙古人丁大幅度降低,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加以限制,孝莊大玉兒雖然是蒙古出身,但剝削起娘家人來,那可是最狠的。

在這種環境下,如果蒙古騎兵叛逃,那也不是不無可能的!

蒙古兵,在明朝是明騎兵,在清朝是蒙八旗!

“追殺過去,陛下許諾,砍掉他們的腦袋,有數不清的富貴,更有爵位等著我們!”

“殺,殺!”

“……”

遠處傳來了一陣蒙語沖鋒的騎兵,阿濟格打眼一看,瞬間被嚇得魂不附體。

是蒙古騎兵,確實是蒙古騎兵沖鋒的風格!

不過……

阿濟格也明顯的發現,這些蒙古騎兵并沒有披著清軍的甲胄,而是明軍。

一時之間,阿濟格也有些狐疑,不過現在也不是他思考這些的時候了,面對已經快到面前的蒙古騎兵,阿濟格毫不猶豫,直接朝著浮橋上跑去,甚至根本顧不得其他八旗兵!

而這也不用阿濟格提醒,一個個滿洲兵們爭前恐后的朝著浮橋上踏去,這浮橋本來就搖搖晃晃的,在這等爭搶之中,瞬間側翻,大批滿洲兵跌落水中,拼命掙扎。

就連滿清的鑲黃旗旗主,入關之后被多爾袞于軍前冊封為英親王的阿濟格也慌亂之間落水,一瞬間便感覺身子如同灌了鉛一樣,朝著水下沉去,口鼻皆被河水填滿,嗆了數口,只能拼命掙扎,想要浮上水面。

“王爺,速速脫下甲胄,灤河水深,莫要沉底啊!”

早早抵達河對岸的耿仲明見到阿濟格落水,瞬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里,立馬怒吼道:“快救王爺,救王爺啊!”

本來戰敗就已經犯了大罪,回去之后可能會被清算。

倘若英親王阿濟格都折損在這里,那么他耿仲明回去,豈不是……

耿仲明都不敢想了,但他又別無選擇,根本就無法投降明軍!

尚可喜被俘,尚且一死。

而他當年做的可比尚可喜過分多了,豈不是要遭受十八般酷刑?!

在耿仲明的吆喝聲中,立馬就有兩個不怕死的包衣奴才下水,打算去撈阿濟格上去,結果已經趕到岸邊廝殺一通的‘蒙古騎兵’見狀,當即哈哈一笑,彎弓搭箭,一瞬間就將那兩個不怕死的包衣奴才給射殺!

蒙古騎兵?

他們確實是蒙古騎兵,但他們可不是蒙八旗。

他們,是來自洪武朝的明軍騎兵!

當年跟隨洪武帝北伐北元的時候,明軍之中不知有多少騎兵是蒙古人出身,而永樂帝時,朵顏三衛更是名滿天下。

蒙古騎兵,向來就是明軍騎兵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朝初期的騎兵列陣之中,蒙古騎兵的占比約有十之二三!

洪武朝援助的三萬軍隊之中,騎兵占比八千人,其中有兩千蒙古騎兵。

而這兩千名蒙古騎兵,便是方才在回澤部與明軍激戰之時,從側翼殺出,直接擊潰回澤部的明軍!

至于滿清的蒙八旗在哪兒……他們有點運氣不好,剛越過山丘便被明軍的騎兵主力發現。

明軍騎兵主力主要是以洪武朝和嘉靖朝的騎兵為主,崇禎朝原本的騎兵及順軍投降騎兵為輔組成,共一萬五千余人。

而蒙八旗僅僅有三千人。

而且,洪武朝的騎兵們大部分都是經歷過北伐的精銳騎兵,打蒙古騎兵自然是信手拈來。

在人數居多、且提前做好埋伏的情況之下,僅一個沖鋒,蒙八旗便潰敗,蒙八旗慌不擇路,到處亂跑,已經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在明軍騎兵的射擊之下,滿洲八旗瞬間死傷大半,一千多的滿洲兵過河者僅僅只有一百余人。

而河水之中,那墮入水中的英親王阿濟格也不停地掙扎著,大腦中的意識已經被洶涌而來的水淹沒,只剩下一片空白。

他不停的在水中掙扎,雙臂慌亂的拍打著身邊的水,濺起的水花,不斷往下沉的身體讓他感受到了死亡發出的冰冷訊息。

窒息襲來,猶如閻王正緊緊地勒住他的脖子,而腳底下無比的沉重,似乎……河底有無數的冤魂正在拉住他的腳,把他不停地往下拽!

最終,這位曾在錦州之戰中屠殺上萬明軍,追擊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隨軍征戰朝鮮的滿清名將最終溺死在了這條川流不息的灤河之中。

滿清入關的先鋒軍,除分兵八千,攻伐北平府的鑲藍旗主濟爾哈朗部外,僅有懷順王耿仲明及百余殘兵逃出!

幾炷香后,阿濟格的尸體被明軍從河底打撈了出來。

明軍發出一陣陣勝利的呼喊聲!

“殺虜,殺虜,殺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