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六十七章早朝

“咚~”

卯時,午門城樓上的古樸凝重鐘聲在整個紫禁城上響起,一聲接著一聲,喚醒了大地,迎來了新的一天,也迎來了嶄新的大明朝。

寒風拂過金水橋,水波粼粼之下,眾官員裹緊了身上的官袍,雖然在休沐中被召集,但他們卻沒有任何的煩悶。

因為他們都知道,昨天夜里,紫禁城內發生了大事件!

空氣之中傳來了一股血腥味兒,群臣們隱隱能夠看到,東華門前殘存的血跡,以及周圍……滿臉肅殺的士兵!

眾臣面面相覷。

“昨夜發生了什么事情,莫非是于少保帶兵平亂了?”

“看來孫太后、太上皇想要趁著陛下病重,發動一次突襲……不過究竟是誰贏了,咱們要去拜見陛下,還是迎立新君啊?新君是沂王,還是襄王世子?”

“哼,無論如何,這群賊丘八又要掌權了!我輩讀書人,豈能被這些泥腿子騎在頭上、吆五喝六,當真是乾坤顛倒,朝綱倒轉啊!”

“……”

群臣們竊竊私語的聲音在太和門前響起,按照常理來說,早朝時其實不能竊竊私語,糾察御史會在一旁記錄,然后給皇帝打小報告。

不過今天的情況顯然是不一樣的:畢竟就連御史都很好奇發生了什么,自然同樣竊竊私語,對于當前的局勢進行自己的看法。

內閣學士王文氣定神閑地站在隊伍的最前方,對于昨晚的動蕩他自然知曉,身為景泰帝的嫡系,天還沒亮王文便已經來到了殿外等候,正好看到了朱祁鎮被錦衣衛拖著往仁壽宮方向去。

看到這一幕,王文便已經胸有成竹,自信了起來。

而其他臣子還在議論紛紛,消息顯然是沒有王文如此靈通。

“陛下駕到!”

伴隨著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周圍的大臣們紛紛俯首,山呼三聲萬歲后,方才高聲呼喊道:“臣等參拜陛下,恭祝陛下圣安!”

“朕安!”

忽然,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在他們耳畔響起,這道聲音十分熟悉,但又有些陌生,讓臣子們為之一愣。

“太宗陛下……”

禮部尚書胡濙(ying)更是精神一震,喃喃自語,老邁昏聵的眼光下,思緒似乎被飄到了很遠。

他想到了多年以前,在那個明媚陽光之下,見到的殺氣騰騰的新君!

他是建文二年進士出身,曾奉太宗皇帝之命前往各地追尋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乃是朱棣極為信任的臣子,后來宣宗臨終前,他也是和三楊并列的托孤大臣。

只不過當年的他年輕氣盛,現在的他垂垂老矣!

若是太宗皇帝在,焉能有土木堡之變?!

這幾年來,他常常如此憤懣不平的想著,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今日竟然在這里,再一次見到了太宗皇帝!

王翱也是感到震驚無比。

他乃是永樂朝的進士,自然是清楚這道聲音的主人到底是誰!

太宗皇帝!

這,這……

如同胡濙、王翱這般的五朝老臣,于景泰朝其實不在少數。

誰讓仁宗、宣宗兩位皇帝壽命短,而正統年間皇帝留學,景泰不過八年呢?

他們在聽到朱棣的聲音之后,皆是一震,感到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感,部分人甚至還惶恐萬分,心中惴惴不安。

那些惶惶不可終日者,便是雖然沒有參加石亨行動,但也提供一定幫助的官員。

“都起來吧。”

又一道平穩的聲音響起,這道聲音帶著些許蒼白無力,但可以聽出,這便是本朝景泰皇帝朱祁鈺的聲音。

眾臣紛紛抬頭,這時候的他們才驚訝的看到,廟堂之高,竟有三位穿著龍袍的皇帝坐在三把龍椅之上。

中間的,自然是太宗皇帝朱棣,左邊的則是本朝景泰帝,右邊這位……穿著一身道袍,但卻出奇的有帝王風范,看著就有一種不好惹的感覺。

“這位是太宗皇帝,你們應該認得。這邊是嘉靖帝,乃是我大明后世皇帝,上天庇佑我大明,在得知了統庶人朱祁鎮及廢后孫氏、叛逆石亨、徐有貞、楊善等人意圖篡位后,特地祖宗顯靈、后代馳援,一夜之間平定叛亂,使我朝未曾出亂。”

朱祁鈺淡淡開口,說出了一個令眾臣感到匪夷所思,卻又合乎情理的事情。

畢竟朱棣,他們都是見過。

朱祁鈺根本找不到冒充者!

并且,身邊的錦衣衛中,也不乏他們當年眼熟之人!

甚至于,有個混在錦衣衛里的錦衣甲胄少年,頗有宣宗的氣質。

而于謙也沒有在朝臣序列之中,反而和錦衣衛混在一起,身旁的便是他的女婿,錦衣衛千戶朱驥。

“皇天浩蕩啊!”

胡濙泣淚如雨,在歷史上的奪門之變之后,胡濙便辭官回鄉,不再為朝廷效力。

而有些官員則是臉色十分難看,不過還不等他們有所反應,一旁的朱厚熜便如同點名一般張口道:“曹欽,曹鉉、曹鐸何在?”

聽到了朱厚熜的點名,群臣之中武將序列的三人臉色十分難看,其中一人臉色煞白,甚至已經癱坐在地上。

朱厚熜看向了不遠處的錦衣衛,倒是沒有選擇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反而張口道:“朱驥,其父既然已死,那將此三賊就地誅殺了吧。”

說來倒是有些可笑,于謙活著的時候,他的女婿朱驥只是世襲錦衣衛千戶,在于謙被殺,憲宗繼位之后,朱驥倒是一路升任錦衣衛指揮使,倒是個謙謙君子。

朱厚熜倒是想給他一點表現的機會。

“臣在!”

朱驥沒有猶豫,出列拱手道:“臣這便去辦!”

伴隨著朱驥的首肯,幾名錦衣衛便如狼似虎的撲了上來,將這三個宦官曹吉祥的養子拖了下去,果斷咔嚓。

動作很快,眾臣甚至沒有反應過來,不少大臣們臉色鐵青,感覺到十分難堪。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而朱棣的聲音也在此時響起:“今日點卯,有幾人不在?”

于謙在一邊,鏗鏘有力的為朱棣回答道:“啟奏太宗陛下,應到五百七十四人,實到三百六十八人,缺二百余六人。”

他當了七年的朝中中樞,對于早朝的每一個人,記憶都很清楚,因此在掃視了幾眼,便能知道都有誰未來。

朱棣點了點頭,淡然道:“記下名字,那以后便不用來了。”

一語言畢,這二百零六人的官職便被擼下,準備赴任地方了。

于謙點了點頭,而群臣聽到這句話之后,心中一凝,更是感到惶恐莫名。

其中以王驥為首,更是忐忑不安!

王驥,正統時期名將,同時也是朱祁鎮的死忠,也是奪門之變的參與者之一!

不過可惜的是,奪門之變提前發動,王驥雖然清楚有這個活動,但家住的有點遠,石亨、徐有貞為防止事態有變,因此立刻發動,沒等王驥,以至于敲鐘之后,王驥喜氣洋洋來拜見新君,結果發現隊友全死完了,這讓他傻眼。

而他還存著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沒參加就沒事,誰料太宗皇帝與旁邊那位嘉靖皇帝似乎能夠知曉一切,令他這位平定東南的名將頭皮發麻。

不過就在他心存僥幸,打算蒙混過關之時,卻聽到了那一聲猶如死神般的聲音:“靖遠伯王驥何在?”

“老臣在!”

王驥硬著頭皮,出列拱手道:“陛下有何吩咐?”

“說說你和石亨、徐有貞的密謀吧。”

臉色蒼白的朱祁鈺冷笑一聲,手里握著來自嘉靖朝的史書,冷聲道:“你的同黨,都在那邊呢!”

朱祁鈺隨手一指,王驥下意識的朝著朱祁鈺所指的方向望去,卻看到了令他心臟驟停的一幕。

石亨的身上,有著一個一個觸目驚心的剮痕,被裝在木桶里,血水甚至滲在地面上。

徐有貞、許彬二人已經被削成了人彘,慘狀極為恐怖!

而張軏,則是人首分離,腦袋被挑了起來。

下場最好的則是楊善,自縊而亡,尸體靜靜的躺在推車之上。

他們幾個的尸體一出,更是令群臣膽寒!

而王驥眼前一黑,直接昏死了過去!